分享

蚩尤

 须弥神僧 2020-01-02

人物部落

在蚩尤部落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聚居点(后世所谓"城")、坟冢、祀祠等遗迹的记载,追溯这些遗迹,可以看出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以现其遗裔的线索。

关于蚩尤城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记:"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又引〈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县。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 新安县有蚩尤屋场等。

相关传说

历史学家把中国的上古时代称作“神话传说时代”,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其实就是“天神”二字,那时的种种事物几乎无不与“天神”相关。现在有不少学者认为应当运用“外星文明假设”来探索中国那遥远的“神话传说时代”的真相,笔者非常赞同这种观点。同时笔者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运用“外星文明假设”必须随时汲取当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当代高分子生物学的“人造生物”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我要讲的是上古赫赫有名的华夏第一战神--蚩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最为暴,莫能伐”,黄帝、炎帝都曾被他的“火弹”打得四处逃窜。从方方面面的古籍史料来看,这个奇特的蚩尤怎么看都像是一种具有极高水平的外星机器人。 

《太平御览》说蚩尤“食沙石子”,《述异记》说蚩尤“食铁石”,《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啖石”。而我们知道作为血肉之躯的一切动物都不可能是靠吃铁石过日子的。这种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外星机器人可能具有自动从矿物中提取能源的功能。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能“飞空走险”。这说明蚩尤应当与飞碟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所以它也能像飞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不仅如此,它还能在悬崖峭壁上飞奔自如,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它的“八肱八趾”,这么多抓手要在悬崖峭壁上飞奔,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龙鱼河图》说“蚩尤能吹烟吐雾”,《述异记》说“蚩尤能作云雾”,《太平御览》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蚩尤这种外星机器人可能具有从地下吸取水分,然后又把水分转换成雾气的功能,所以它能“作大雾”。其所作雾气之大,如《太平御览》所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泰山,三日三夜雾冥。”其所作雾气之大,竟能笼罩泰山三日三夜不散。 
     《玄女兵法》说蚩尤能“征风召雨,吹烟喷雾。”蚩尤不仅能作大雾,而且能够“呼风唤雨”,操纵气象变化。我们人类现在的科技也可以人工降雨,将来理当也可以“人工造风”,所以蚩尤这种外星机器具有“呼风唤雨”之术是可以理解的。 
     《玄女兵法》说“蚩尤幻变多方”,这“幻变多方”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总之是说蚩尤具有许多匪夷所思的能力。
   《管子・五行篇》说“蚩尤明乎天道”,《太平御览》说“蚩尤兽身人语”,这两条记述令人想象蚩尤在没有背叛黄帝以前还具有向先民讲述各种宇宙知识的功能。试问与当代“宇宙大爆炸说”非常相似的“盘古开天”神话会不会是蚩尤讲述给上古巫觋的呢?还有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流传的地球运转说(比哥白尼“地动说”早数千年)会不会也是源起于上古天神时代呢? 
    《春秋元命苞》说“蚩尤虎卷,威文立兵”,《太平御览》说蚩尤“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慈”。《路史・黄帝》说:“炎帝氏衰,蚩尤惟始作乱,赫其火弹,以遂帝,帝弗能征。”看到这段记述不禁令人目瞪口呆。因为这“赫其火弹”不就正是我们今天说的“发射炮弹”吗?而“赫其火弹,以遂帝,帝弗能征”这段话又把炎帝被蚩尤的火弹追打得四处逃窜的景象跃然纸上。 
       不仅炎帝不是蚩尤的对手,黄帝也同样甘拜下风。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艰难曲折,古书上说是“九战九不胜”,最后黄帝不得不祈求九天玄女帮助,才最终战胜蚩尤。从黄帝战胜蚩尤的方法上看,也同样说明蚩尤理当是一种机器战神。 
   《太平御览》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日:‘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那么九天玄女教给黄帝的“战法”到底是什么?从古籍看来主要有三:一是赐给他类似“遥控器”的“符”,以使蚩尤不能飞;二是赐给他“夔牛鼓”,以使蚩尤不能飞;三是教他用号角吹出“龙呤”的声音,以使蚩尤不能飞。

《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于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龙鱼河图》云:“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黄帝出军决》说:“黄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一在前,天一备后,河出符信,战即克矣。’黄帝寤,思其符,不能悉忆。以知风后、力牧。风后、力牧日:‘此兵应也,战必自胜。’力牧与黄帝俱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大牢。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梦得符也。广三寸,表一尺。于是黄帝备之以征,即日擒蚩尤。”试问:这西王母所赐的“广三寸,表一尺”的“神符”到底是什么?这种能够操纵蚩尤令其动弹不得的“宽三寸,长一尺”的“神符”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遥控器”吗?这个判断还可以得到以下史料的佐证。 

黄帝内传》说:“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黄帝以馗牛皮为鼓,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遂杀之。”那么,这九天玄女为什么要赐给黄帝八十面“夔牛鼓”呢?这么厉害的蚩尤为什么听到“夔牛鼓”的声音就动弹不得了呢?这里我们首先要晓得“九天玄女”是谁?夔是谁?其余真相就可以洞若观火。考证过程限篇不述,这里我只能告诉读者古籍中讲的“九天玄女”也就是商代卜辞中的“帝女”,也就是卜辞中的“上帝”,也就是卜辞中的“高祖夔”。正如学术界公认的。商代卜辞中的“上帝”和“祖先神”(高祖)是二而一的天神,所以“九天玄女”、“高祖夔”、“帝女”、“上帝”等都是异名而同谓的。而“夔牛”就是飞碟,是古民以其“自然观念”对飞碟的“自然称谓”。请看高祖夔的夔字。其古文写法有三种,一是乒这种侧面象形字,二是纂这种正面象形字,三是篓这种会意字。注意,此三者就是先民的上帝的象形。蓦是由虿、会、组成的,虿是葵的头面部形象,余是什么?不喜欢飞碟学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而喜欢飞碟学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典型的飞碟形象(所以研究上古史,基础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具备某种与古史对应的基础观念,则古史永不可解)。会也就是上述古籍中所说的“夔牛”,因其形状像牛而又与夔有关。所以古人便以其自然观念赋予其自然称谓曰“夔牛”。其实古人与今人一样。他们也同样不知道那就是飞碟,他们也是以其蛮荒古朴的自然观念来审识和理解UF0现象的。例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中,有流波山。人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鸣,其名曰夔。”这里所讲的“夔牛”,今天的飞碟学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说的出自东海的上古飞碟:“其上有兽”说明就像古人把蚩尤视为“兽身”一样,他们也同样把飞碟视为“兽”。“其状如牛”显然说的就是会形飞碟。“苍身而无角”是说这种“夔牛”是银白色的飞碟,而且与牛不同的是它没有角。“一足”显然是指飞碟下方通常会发出的“光束”。“出入水则必风雨”把上古飞碟从东海中腾涌而出的景象跃然纸上。“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鸣”这也是飞碟案例中常见的景象。“其名曰夔”说明古人不仅把乒、薨这样的天神称之为“夔”,而且也把它们的飞碟称之为“夔”,蓦就是最好的例证。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黄帝内传》等古籍中所说的九天玄女用“馗牛皮”(馗夔同音相假)制作的“夔牛鼓”是什么东西了:是用飞碟的金属薄板制成的金属鼓。而“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就说明蚩尤这种与飞碟本质相同的外星机器人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就是它一旦听到飞碟的声音,就会立刻关闭系统而动弹不得。这从解析以下的古籍记载中可以得到进一步验证。

《通典・乐典》说:“蚩尤率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令吹角作龙呤以御之。”这里的“帝”可能指黄帝,也可能指天帝(九天玄女)。“吹角作龙呤”就是用号角吹出龙呤一样的声音。那么,为什么模仿“龙呤”就可以抵御蚩尤呢?为什么蚩尤就这么害怕“龙呤”之声呢?首先我们须知道“龙”是什么?笔者研究认为,中国上古之龙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生物之龙,日本大阪市浪速区瑞龙寺所藏龙标本很有说服力,加上商代以及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龙的雕像等都说明,在远古时代地球上可能真的存在这种奇特的生物。二是飞碟,从大量古籍资料看,古人可能因其“自然观念”而赋予飞碟以“龙”的自然称谓。如《仙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说郛》引《奚囊橘柚》曰:“轩辕游于阴浦,有物焉,龙身人头,鼓腹而遨游。问于常伯,伯曰:‘此雷神也。有道则见。见必大雷雨而拔木,君亟归乎!’须臾雨大至,雷电交作,阴浦之木尽拔。”这类资料所说的“龙身人头”很可能是指飞碟及其中的乘员,“大雷雨而拔木”也是一些飞碟案例中所见的现象。《说文》曰:“夔,神也,如龙,一足。”这显然是《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所讲的飞碟夔。《说文解字》解龙字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潜渊。”《管子・水地篇》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隐于深渊。”这些解释显然都是两种龙在传说过程中被合二为一了。尤其应当注意的是:甲骨文龙风二字写为 (龙)、 (凤),上方都有 字的简化体 ,以标志其隶属上帝,说明远古的龙凤都可能是外星人带到地球来的一种奇特生物。同时上古也把飞碟称之为“凤”,如《世说新语・西风本纪》日:“弃乃巨神之胄……世人称后稷,为西周先人。一日,涉山林,传稼穑,路遇清潭,百果被覆,弃捧而啜之,顿觉心驰神往,血脉贲张。然有风西来,啁啾不已,烈日穿云,风呼地动。弃道:神物也!遂令匠人仿之。”试问:这种“烈日穿云。风呼地动”的“神物”不是飞碟是什么?还有那“被五色而游”的“神”不是闪耀各色光芒的飞碟是什么?所以,“帝令吹角作龙呤以御之”其实就是用号角模仿飞碟的声音从而使“尤不能飞”!这个蚩尤也很奇怪,它听不得飞碟的声音,一听到飞碟的声音就静止不能动弹,这理当是外星人有意的设计! 

蚩尤之死

       尤其是古籍中关于蚩尤之死的记载,更把蚩尤是机器人这一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路史・蚩尤传》曰:“黄帝转战,执蚩尤于中冀,而殊之,爱谓之解。”注意这里的“殊”、“解”二字,袁珂解曰:“殊:断绝、分离。”而“解”无疑就是“分解”、“拆散”的意思。“殊之,爰谓之解”就是说把蚩尤这个机器人拆散成了零部件。《皇览・冢墓记》曰:“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所谓“身体异处”、“别葬之”。都是说黄帝把蚩尤拆散成了零部件,并且还把这些零部件“别葬之”,即埋在不同的地方。这很可能说明蚩尤这种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外星机器人还有自动组装的功能,所以才“别葬之”。 
        《皇览・冢墓记》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说下来的蚩尤坟仅两处,一处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叫“蚩尤冢”,另一处在山阳钜野县,叫“肩髀冢”。“肩髀冢”显然是说这里埋的是蚩尤的“肩膀”和“大腿”(髀)部分。由此推知,那么“蚩尤冢”就理当是埋的其头部和躯干。《皇览》又说“蚩尤冢”常有“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即说“蚩尤冢”中常有红色光束发向天空,并经久不散,就像挂在空中的绸缎一样,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蚩尤旗”。这显然是这种机器人身躯中的能量在向外发光,说不定还具有召唤其主人来修复自己的作用。《晋书・天文志》曰:“蚩尤旗,类彗而后曲,象旗,主所见之,天下有兵。”《梦溪笔谈》曰:“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这些应当都是后人的附会之说。 
     《云笈七笺・轩辕本纪》曰:“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林。”郭璞解日:“黄帝得蚩尤,械而杀之,已摘其械,化而为树也。”《山海经-大荒南经》曰:“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注意这里“械”字的反复出现,“械”者“机械”、“器械”也,这也同样明显指示了蚩尤的“机器”性质。 
  《龙鱼河图》曰:“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由此可知。蚩尤在上古时代具有多么巨大的、无人能胜的强大威力,当天下复扰乱时,黄帝挂出蚩尤的图画,天下人以为蚩尤没死,于是万国皆来臣服于黄帝。这再次充分证明蚩尤“华夏第一战神”之至高地位。

涿鹿之战之所以有多种不同地点是因为蚩尤部族在战争中多次迁徙;战争的起因是部落间的复仇和争夺财物;土地雷神和玄女是黄帝的部落联盟;蚩尤食沙石是食盐之误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