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狐狸的踪迹》

 皮皮中尉 2020-01-02

《狐狸的踪迹》是英国历史学家戴维·欧文为德国元帅隆美尔作的个人传记。之所以如此命名,在于隆美尔驰骋于“二战”时期的西欧和北非战场,尤其是在北非沙漠中开创了辉煌战绩,被世人誉为“沙漠之狐”。
提起名人传记,任谁都曾经看过那么一两本,无非是从名人的孩提时代一直写到人生垂暮,青少年和晚年多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重中之重则是主角成就事业的关键期,这是名人传记的写作套路。何况如今市面上的传记太多,有的含金量十足,有的则是为了炒作,实在鱼龙混杂。正因如此,我才想聊聊自己二十多年前看过的这本《狐狸的踪迹》。
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往往具备几种突出的素质。首先文笔要过硬,因为这是表情达意的基本技能。其次要有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否则无法解读浩如烟海或晦涩难懂的历史材料。最后还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否则也就无法参透历史人物的心境,进而对历史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戴维·欧文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而他写的这本书也就有了独特的魅力。

如今关于隆美尔元帅的各种传记至少有上百种,译成汉语的也起码有二十种以上。但这部写于1977年的传记,在我看来是最有味道最富内涵的一种。因为作者没有囿于隆美尔的历史定位和军功战绩,而是把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平凡的男人、丈夫、父亲,一个穿着军装的普通人,进行全景式的陈述。

在书籍开头的序言部分,作者用一种平静的笔调,事无巨细地描写自己如何走进伦敦一家不起眼的战争博物馆中狭小的储藏室,又是如何找到一个蒙着灰尘的盒子。作者在盒子里看到了隆美尔元帅的部分遗物。一两本字迹潦草的《隆美尔战争日记》,几张发黄的私人照片,一根保存完好的元帅节杖,还有一枚镶嵌金质像叶、缺了一角的“铁十字勋章”。凭借勋章缺损的痕迹,作者立即推断出,元帅当年遇空袭受伤时,胸前佩戴的就是这枚勋章。

跟随着历史学家的脚步,我们似乎很容易找到一种“寻宝游戏”的刺激感,仿佛自己就身处幽暗的历史隧道之中,随时随地会遇到惊喜的发现。

阿拉曼战场一瞥

在这整部传记中,作者就是用一种后辈追寻前辈、不断发现历史真相的态度,在讲述隆美尔的一生。得益于他写作的时代,他先后采访到了很多当时依旧健在,曾经和隆美尔接触过的亲朋故旧,意外发现了很多关于传奇元帅的逸闻趣事,甚至还获得了一些未曾公布过的珍贵史料。

尤其难得的是,作者为了写作,和元帅唯一的儿子,70年代刚刚卸任斯图加特市长的曼弗雷德成为了莫逆之交。通过他们之间无数次的促膝长谈,作者得以了解元帅作为父亲在生活中的种种印象。

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写作条件,《狐狸的踪迹》自然不同凡响。看过这本书的我,自那之后很喜欢隆美尔,不是因为他的辉煌战绩,更不是因为历史定位,而是因为一个男人的宝贵品格。那位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其实就是一位不屈不挠、热爱家庭、不失幽默,但又兼具冲动莽撞性格缺陷的复杂集合体。而这样的人物,往往才是真实可信的。

说到不屈不挠,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例则是年轻时期的隆美尔上尉,在“一战”意大利战场的壮举。司令官为了激励部下夺取敌军控制的山峰,下达了悬赏令,谁能第一个攻上顶峰,就能获得殊荣“铁十字勋章”!年轻的隆美尔上尉身先士卒,一举拿下了顶峰,不料这个“第一”的桂冠却被误记在另一名连长的头上!

满腹委屈的隆美尔在争辩抗诉无效的情况下没有泄气,而是带着连队长驱直入,深入到意大利人的后方,连续攻破了敌军三道防线!一连三天三夜的猛打猛冲,使隆美尔这一百多人的队伍,光是俘虏就抓获了上千人!终于,他如愿以偿地戴上了勋章,并始终珍视为人生最大的荣耀,一直佩戴到后来遇到空袭受了重伤为止。

说到热爱家庭,隆美尔元帅的表现着实与战争纪录片中大相径庭,和众多年轻的父亲一样,在妻子孩子面前尽显局促生疏。比如他曾在自己一整排学员的面前,要求八岁的儿子登上跳台,再勇敢地跳进游泳池,好显示自己的权威。没想到胆小的儿子宁肯趴在台上哭,也不肯跳下来。隆美尔恼怒地大喊:“给你两个选择,要么跳下来继续当我的儿子,要么走下来别管我叫爸爸!”结果,儿子在学员们的哄笑声中走了下来,把爸爸羞得面红耳赤!

有一个经典的片段,更能体现出隆美尔的家庭观念。由于他要求儿子练习越野跑,结果曼弗雷德摔伤了手臂。他担心被妻子知道要受到责骂,就偷偷跟哭泣的儿子做交易。只要儿子不再哭,而且告诉妈妈这伤口是自己不小心摔出来的,就奖励他五马克!儿子照办了,于是就得到了五马克的“封口费”。

另一个片段则体现出隆美尔对妻子的爱。他在成为德国陆军最年轻的上将后,经常在法国驻地受到无数德国女兵的追捧示爱。他在给妻子的信中专门提到了这一场景,还不无得意地说:“看着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兵,我都要忘了自己都快五十岁了!真是兴奋得快要晕头了!不过,一想到你,我就恢复了正常。”一个坦诚面对妻子,甚至有些沾沾自喜的顽皮男生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片段,恐怕比厚厚一摞的战史和照片更具备生命力。

阿拉曼战场一瞥

但是,隆美尔也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比如他面对指挥水平明显不如自己的同僚,就经常不留情面,在公开场合让对方下不来台,为自己树敌不少;比如他明显表现出对“清理”犹太人政策的不满,公然拒绝枪杀抓到的犹太俘虏;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元首”无限忠诚,为了这份忠诚,他忽视部队尚未集结完毕弹药不足的实际,强令装甲部队发起猛攻,导致损失惨重;还是由于这份冲动,他心直口快,公然向希特勒建议考虑与西方单独媾和,这也导致他被怀疑被牵连,最终被迫自杀的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特点,隆美尔还具有德国斯瓦比亚人特有的狡猾逻辑。他为了渲染“非洲军团”的艰苦作战环境,想出了拍摄纪录片的主张,并让士兵在暴露于强烈日晒下的坦克装甲板上煎鸡蛋。可惜由于温度不够,镜头始终拍不好。于是他就让士兵在装甲板下点燃酒精灯帮助加热,直到把鸡蛋煎熟。这一组后来引爆德国国内关注好评的公关镜头,不仅为“非洲军团”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广泛赞誉。

《狐狸的踪迹》就是这样,褪去历史人物的光环,把隆美尔当作一个普通人,用普通人能够感同身受的各种片段来烘托映衬,最终将一个真实的人物呈现给读者。

当然,不单单是平静,作者也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情绪,引导读者内心产生更大的波澜。比如全书的最后一段。

当狂风呼啸,天空弥漫着炙热的飞沙走石,沙漠风暴又开始怒号时,或许人们会再次听到一个斯瓦比亚人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吼叫:“Angreifen!(德语:进攻)”接着便是一声渐渐远去的呼喊,“冲啊!”于是装甲纵队的发动机响起了雷鸣般的吼声,朝着东方,向敌人滚滚而去。

想当年,十几岁的我读到这段话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作者 戴维·欧文 资料照片

最后,我还想聊聊我手边这本《狐狸的踪迹》最后的踪迹。当年我到上海上大学时,这本书被我塞进行李箱,陪伴我走过了三年零七个月的大学时光。临近毕业时,一位好朋友的父亲坐在我们宿舍里,拿起这本书读了几页之后,就很期待地向我提出,想借阅一段时间。虽然不舍,但毕竟是长辈所求,我只好割爱。可之后毕业、找工作、人各天涯,我竟和好友断了联系,这本书也就踪迹全无了。

想来实在惋惜……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爸鼻马迷”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