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与音乐是什么关系?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1-02

「今日荐书」每个喜欢梵高的人,都有一个感动自己的理由。每个人都基于对梵高的爱,被自己的理由感动着。比如怜惜、比如孤独、比如坚持。本书主要内容是音乐在梵高绘画中的的影响,并探究了音乐在19世纪晚期文化中的地位。

这本引人入胜的书首次对梵高(1853-1890)一生中音乐和声音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赞美诗、圣咏到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再到简单的鸟鸣,音乐代表了梵高艺术表现的终极形式。

他认为,通过模仿音乐,绘画可以清晰地表达深刻的真理,并给观者带来持久的情感冲击。本书中,作者娜塔莎·维尔德霍斯特仔细研读了梵高大量书信中有关音乐的典故,并重新审视了这一时期的艺术理论,刻画了音乐在19世纪晚期文化中的地位。

梵高不仅赞赏音乐所激发情感的能力, 并且将音乐的题材和技巧融入他的作品中,比如著名的绘画《花瓶里的向日葵》,他把这幅画描述为“蓝黄相间的交响乐。”  

本书对音乐和声音对梵高的意义进行了广泛的探究,包括他在歌声中成长的经历所产生的影响,对梵高的作品提出了引入入胜的新见解。

象征主义诗人阿尔贝·奥里埃曾赞扬梵高是“单纯而真诚的艺术家。”但他悲观地认为,除了与他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他的画将永远不能为人所理解。就在阿尔贝·奥里埃讲此话的同时,加歇医生看了梵高被人冷落的油画作品,梵高作品中深刻的孤独和对生活的热烈渴望深深打动了他。
 

1888年4月,35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阿尔勒,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向日葵是梵高的崇拜物,因为在他的眼里,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也是他苦难生活的缩影。

《向日葵》有着单纯的色面和明确的造型,是梵高同类作品中的优秀之作。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像一团熊熊的烈火,那样的华丽,那团烈火似乎想要将每个观看过它的人的心燃烧,让每个观看过它的人震惊于梵高的想象力。

梵高一生创作了共十一幅向日葵,其中有十副在他死后散落于世界各地,只有一副保存在梵高美术馆。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多次描绘《向日葵》。梵高嗜画向日葵,因向日葵是追求拜日的农民之花。画向日葵即画太阳,也是自画,使太阳、向日葵及梵高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初看见这幅画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积极阳光。向日葵,顾名思义就是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花。从中,我也体会到了向日葵的精神——“无论多高多大,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

目录

第一章 听觉的颜色

第二章 家庭音乐

第三章 音乐邂逅

第四章 解读音乐

第五章 聆听鸟鸣

第六章 感官领域

第七章 绘画音乐

第八章 梦想和现实

第九章 音乐的慰藉

第十章 交响乐的颜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