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黄河防洪工程

 文化龙乡 2020-01-03


黄河史上最初的防洪工程,可上推至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逐水草而居”的先民们为防止洪水侵害,用“水来土挡”的办法修筑一些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及附近的耕地保护起来。共工氏“壅防百川”和“鲧障洪水”的传说,就是对该方式的形象描述。禹治水时,采用了疏导法,即所谓“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大禹以水为师,能够根据水流运动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疏浚排洪,比共工氏和鲧的治河方法前进了一步,实现了从单纯的消极的防洪到积极治河的转变。    

真正意义上的堤防工程,至少在西周时就已出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从该警语所表述的内容上看,当时的堤防应小有规模。到了春秋中期,堤防已较为普遍。中原诸侯国之间盟约中提到的“毋曲防、无曲堤”,“无障谷、毋壅泉”等,指的就是不要沿河筑堤,不许拦河筑坝,堵塞河道。战国时,诸侯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的现象仍然存在。大概在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后,“决通川防”,这一混乱现象才基本结束。不过,该时期的堤防,质量较差,靠它防洪还是没有把握的事,从上述将决堤比作极危险的事情,就不难看出。    

西汉以后,随着黄河洪水灾患的日趋加重,在不断完善堤防工程的同时,分洪、滞洪、防险、河道整治等治河工程措施也由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宣帝地节年间(公元前6966年),为畅通下游河道,避免堤防冲决,由朝廷组织实施了多处裁弯取直工程。另外,还在一些险工险段采用石料衬砌的方式来护堤,称石堤。这一做法,与今天的堤防护岸或护坡颇相似,主要是为了抵御水流的冲刷,保护堤身安全。东汉时,又诞生了“八激堤”,堤防上有了埽工的雏形。王景治河“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工程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北宋时,埽工大兴。天禧、天圣年间(10171023年),黄河下游两岸共有埽45处。每一埽就是一处大堤险工。明清时,兴建减水闸、减水坝用以分洪、滞洪,不仅有效减轻了堤防的压力,还收到了“蓄清刷黄”的功效。另外,为清除河道淤积,实现洪水畅泄,该时期还多次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疏浚工程。“疏、浚、塞”一时成为治河工程措施的主要手段。    

纵观治河历史,尽管历朝历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防洪工程颇具规模,但受生产力水平、建筑材料及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所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工防是防汛抗洪的物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防洪的险恶局面长期难有改观,这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防洪工程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处理洪水提供了调(水库调节)、排(河道排洪)、分(分洪滞洪)等多种措施,彻底改变了历史上单靠堤防工程防洪的局面,为战胜洪水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堤防工程面貌一新。经过4次大规模的培修加固,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标准化堤防建设的实施,黄河下游两岸1400多公里堤防已初步成为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水上长城。   

 埽工技术快速发展。埽工是堤防的桥头堡,具有控导主流,稳定河势,防止大堤冲决的重要作用。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更多的新型坝垛应运而生。按工程结构性质划分,有压载沉排、管袋、混凝土桩、坝网护根石和散石进占等5大类10余种。目前,仅黄河河南段就建成这样的新型坝垛20多处上百道,修建的混凝土桩坝近20公里   

 河道整治——为防汛抗洪赢得了主动权。历史上,因缺少规划,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多属被动应招,直到堤坝发生险情时才临堤下埽进行抢修,往往因措手不及而招致决口。新中国成立后,在有利防洪的前提下,本着因势利导、左右岸兼顾的原则,从控导主流、稳定河势出发,有计划地开展了河道整治工作。在利用、完善已有险工的同时,还在滩区修建了大量的控导护滩工程,重要河段的河势因此而得到控制或基本控制,在防洪固堤和引黄兴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蓄滞洪工程——防御异常洪水的制胜法宝。早在195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政务院上报了处理异常洪水的意见。当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作出《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同意兴建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分洪工程,同年即初步建成并投入运用。1956年开辟大功分洪区。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1965年后,伊河陆浑水库和洛河故县水库相继建成。1970年代后,为解决山东窄河段的防洪、防凌问题,修建了垦利和齐河两处展宽工程。2000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竣工。至此,“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兴建大型骨干枢纽工程,是近现代以来工程防洪的重要方式。这里,还十分有必要对三门峡、小浪底两座里程碑式工程的巨大防洪防凌效益做一简单交代。如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潼关站入库流量有6次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在水库的滞洪调节下,最大下泄流量8900立方米每秒,极大减轻了下游防洪负担和漫滩淹没损失。1977年最大入库流量154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为89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为42.2%,相应花园口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另外,通过运用水库调节凌汛期的河道水量,推迟了开河时间或造成“文开河”的有利局面,对安度凌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运用,则进一步全面提升了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一是利用其巨大的防洪库容直接对下游河道的流量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花园口的防洪标准;与其他干支流水库配合,基本解除了下游的凌汛威胁。二是利用其死库容拦蓄泥沙,大大减缓了下游河道的淤积抬升速度。同时,有了小浪底水利枢纽,丰富了水库调度手段,为各种来水来沙条件下实施调水调沙提供了可能。2003年,黄河遭遇多年未遇的“华西秋雨”,中下游干支流相继发生了10余次较大的洪水过程。在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调节下,有效缓解了下游的防洪压力,直接防洪效益超110亿元。据测算,如果没有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调蓄,黄河下游河道流量将达6000立方米每秒,滩区100多万人受灾。另外,通过连续多年的调水调沙,下游河床相对稳定、普遍下切,为滩区18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脱贫致富创造了好的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