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时训练 | 区域地理之世界主要区域(一个大洲、五个地区)

 沐沐阅览室 2020-01-03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亚洲

1、23456

五个地区

7、89101112

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33~334)

读“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1~4题:

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地沼泽面积广大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青藏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增加
4.图中Ⅰ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前几年河流下游经常出现断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流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
B.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
C.Ⅰ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D.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下游因断流所造成的危害

解析:  1.C  2.C  3.B  4.B 
本题组考查40°N沿线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关键是确定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第1题,E为图兰平原,位于中亚地区,而伊拉克位于西亚地区,此区并未受到冰川作用影响。第2题,F为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所在地区气候干旱,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第3题,H为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G为帕米尔高原。第4题,I河为黄河,上游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南水北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游因断流造成的危害。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3日18时41分,土耳其发生7.3级地震(震中见图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回答5~6题:

5.本地为地震多发地带,主要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6.图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5.D  6.B 
第5题,从图中所示范围来看,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第6题,图中甲流入黑海,乙流入里海,丙、丁流入波斯湾。因里海属于内陆湖,故乙属于内流河。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回答7~8题:

7.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  )
A.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C.挪威、加拿大、瑞典
D.俄罗斯、芬兰、加拿大
8.黄河站在北京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解析:  7.A  8.B 
第7题,读图可知,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因此答案为A。第8题,黄河站和北京的南北方位很容易确定,黄河站位于北京以北,再考虑经度,黄河站靠近0°经线,而北京经度为116°E,因此黄河站位于北京以西,故选B。

2011年5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增长减缓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正在逐渐恢复,该地区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目前已经回到了本世纪头十年中期高峰时的水平。201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增长率为5.5%,2012年为6%。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第9~10题:

9.1995年至200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农业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农业产量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农业产量增长不明显的原因是(  )
①长期的殖民统治,内部结构不合理,片面发展一种或少数几种作物,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粮食生产却相当落后,大量缺粮 ②耕作方式和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③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且常受旱灾威胁 ④有些国家政局动荡,影响生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面对世界其他地区农业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精英们开始为本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献策献计,有以下四点,你认为有利于本区实现农业较快增长的是(  )
①加强与农业先进国家与地区广泛合作,改善区域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种植比重,增加农业产量 ②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③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区域合作,维持区域长期稳定 ④增强抗灾和减灾能力,如对寒潮准确预报与及时防范等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9.B  10.B 
第9题,结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干旱、动荡等具体实际情况可知。第10题,结合上题原因可推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关键注意非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资金、技术、机械、育种等相对较落后,必须与农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合作,才能提高农业产量;人口的迅速增长抵消了大部分农业增长,致使人均农业增长较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缺粮严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民族矛盾、暴力冲突较多,而影响农业发展。非洲是干旱大陆,发展农业主要受旱灾影响。

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34页)
11.洼地是指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不包括人工开掘和大河腹地的低洼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有世界陆地上最深的洼地,其位于                  裂谷带的北部,为阻止其水位下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引地中海(或红海)的水。 
(2)E高原地势比青藏高原平坦,主要是因为其形成时间较早,长期受到                         作用的影响。B、D两地自然带有明显的不同,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 
(3)C地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原因。
(4)简述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河流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世界局部区域图为背景,侧重于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地有世界陆地上最深的洼地死海,它位于东非裂谷带的北部、地中海东侧,由于水源补给量减小和过度蒸发等原因,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第(2)题,青藏高原形成时间较晚,所受外力作用比德干高原要小,故地势比较崎岖。第(3)题,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有关。第(4)题,图示区域主要位于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导致河流大致呈放射状分布。
答案:
(1)东非
(2)外力侵蚀 由沿海向内陆
(3)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灌溉。
(4)图示区域主要位于亚洲,其总体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高山地带,大致呈放射状分布。

12.(2012长春调研)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个地形区气候特征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说明乙地种植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分析甲、乙两个地形区地势演化趋势及原因。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出甲位于巴西高原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乙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第(2)题,乙地位于藏南谷地,具有地势比较低、热量较丰富、临河水源丰富等特点,因此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第(3)题,甲地形区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地势将变低;乙地形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势将继续升高。
答案:
(1)甲:(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乙:(高原山地气候)全年气温低,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强)。原因:地势高。
(2)乙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中。高原上谷地地势相对低平,热量条件好,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谷地平坦,利于耕作;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
(3)甲:地势将变低,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断被侵蚀削低。
乙:地势将变高,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水平挤压褶皱隆起而升高。


以上资料由吕老师编辑整理发送,欢迎加入沐沐地理课堂学习与交流。若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