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邻座的那个小伙子(Fiction)

 布鲁斯邓bdtcis 2020-01-03

街道不算宽敞,但很干净、整洁。

我们进了一家小饭馆,点好了菜,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这天天气很好,太阳虽然上午九点后才完全露出脸来,可你着什么急啊,这不,雾都散去了,天空一片蔚蓝。

我跟我家老头子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往事。我头发早白了,他头发也白了。老天爷给他留了点面子,满头白发中,还夹杂着几缕黑发。

彻底轻松了。几年前,我们就彻底轻松了。孩子长大了,用不着我们管了。孩子的孩子?老头劝我,一个劲地劝我,想开点,我们年纪大了,还能有多少年?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生活,随他们去了。

孩子们要搞什么丁克。现在流行这个吗?你永远也不知道年轻人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也罢,我们愁得头发都白了,再怎么劝诫、打骂,都没用。随他们去了。

我问老头,要不要喝点酒?

老头说,大中午的,这顿酒,先省了,晚上再喝。

我怕他不喝酒一个人闷得慌。

老头看了我一眼,那表情似乎在说,你看我这人,就是这样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了,说完了,就结束了。吃饭。

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一家子。真的是一家子。小伙子三十多岁,四十岁差几年。那个小女孩大概十来岁的样子。那做妈妈的——她又做妈妈了,肚子老大,怕是快要生了,也就三十岁出头吧。

他们在店里看了一圈。

“老板,没位子啦?”做妈妈的问。

“确实没有了。要不,你们等等?”老板娘尴尬地笑了笑。

“没位子了,我们就去前面看看去。”

说着,做妈妈的转身朝外走。一家子人也跟着往外走。当你有个小家伙在肚子里时,你说走,就是两个人一起走了。

“好咧,你们先去前面看看。”老板娘应和道。

他们已经走到门口了,马上就要迈出门去了。

“楼上,楼上可以吧?”当服务生的小伙子在旁边插嘴道。

“楼上可以。”做妈妈的立马回答道。

那个小伙子看了这位准妈妈一眼,我估计他在犹豫,你能爬上楼吗?

准妈妈朝楼梯那里走去。准爸爸没说什么,也跟着上去了。

我不知道老头子这会儿脑子里在想什么。想起我们的儿子了?这小子现在能耐着呢,在什么大公司当什么领导,隔三差五出差,一会儿美国一会儿新加坡,忙得要死。好说歹说,好不容易劝他结婚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什么时候生小孩啊,我们身体还好,可以帮你们带。”

他刚结婚那阵子,我时不时地这样提醒他。他嫌我烦。后来我也不说了。转眼,就是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头发,从还不是那么白,到现在,已经全白了。我懒得管他的事了。我跟老头子两个人,每到天气好的时候,就到处游玩,活动活动。

没有小家伙哇哇哇地吵着、闹着,倒也清闲。只要不盯着那种事去想,我们反倒落了个逍遥自在。

我们又相互看了一眼。

我知道他看到那小伙子,准二胎爸爸,想起了我们那个每天都在东奔西跑的儿子。如果他顺了我们的意,我们的孙子,也跟那小女孩差不多大了。但这事是不能强求的。没有就没有。

我给老头子和自己又倒了一杯茶。

那小伙子一家从楼上下来了。我们隔壁那一桌的人走了,老板娘吩咐人收拾桌子,把小伙子那一家又安排到楼下来了。

这样,我们就成了邻座。他们靠门,我们靠里面,靠窗。我坐的方向,能看到外面的大街。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出来,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是年轻人。放假嘛,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成双成对,跟我们一样,也到这里来了。一家人一起来的,不在少数,可这一家,尤其引起了我的注意。

“你点吧。”小伙子将菜单递给了准二胎妈妈。

准二胎妈妈,摸着那菜单,大概翻了几遍,也没选出来中意的菜。她把菜单递给小女孩。她喊了声小女孩的名字。

“你喜欢吃什么?”

我们邻座的那个小伙子,这会儿有点不耐烦了?这冲动的性格,像极了我家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也像极了十年前我家那个任性的孩子。

我懂他的心思。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们有他们的方式。他首先是愿意遵从准二胎妈妈的意思,但准二胎妈妈,怎么说呢,摸着那菜单,很是有些纠结,于是,这小伙子将菜单拿回来了。

“一个大菜,两个小菜,再一个汤。吃饱,吃好,结束。”小伙子三下五除二把菜给点好了。

他问小女孩,你想吃什么,给你也点个菜。

看来,他们家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特地为孩子点了个她爱吃的菜,还点了份汤。这个安排非常合理。

他把菜单还给老板娘。

“就这样了。不纠结。”小伙子说道。

“对。不纠结。”老板娘应和道。

他们坐下来,倒上了茶。

刚才他们进来的时候,发现没有位子了,估计老板娘也在纠结:要不要让他们到楼上去?他们愿意去么?

其实嘛,他们愿不愿意上楼去,你是不知道的,除非你问。你只管问一句,问了就知道了。这没什么好纠结的。后来又来了几对吃饭的客人,都被安排到楼上去了。这就很好嘛。做生意就要这样。

说到纠结,我可是深有体会。手头的钱不够,想买的东西太多,你就没法不纠结。一旦你形成纠结的习惯,就算你有那么一点钱了,也会习惯性地纠结,而你还发现不了。我们不能理解年轻人,因为我们太纠结,有时候把事情想得太复杂。而年轻人呢,似乎是说话做事不过脑子,立即就去做,立即就说了。那是因为他们心里不纠结。

老头子盯着那年轻人看。好家伙,想起我们的儿子了吧,两个小伙子有什么不一样?那精神面貌,对待家人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你得这么看年轻人,或许你觉得他们太鲁莽,太直接,好像不稳重。不过,你不觉得那么做,比起我们来,要生机勃勃么?”

我猜老头子脑子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跟年轻人在一起啊,我也变得年轻了。”这是老头子经常跟我说的话。

他看着我们邻座的那个小伙子,那生机勃勃的样子,言谈举止之间,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你得花点心思才能领会。他刚才的行为看上去简单粗暴,其实是在决断。

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些事。那时我们很穷。我们手里只有那么一点点的钱,接下来还有几件大事要办呢,可不能乱花。我记得,那一年我刚怀了孩子,老头子想让我吃得好一点,偷偷地给我称了一斤肉。我反倒把他给骂了一顿。

“我们没钱,你不知道吗?孩子生下来,要吃的、穿的,万一生个病,进了医院,那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以后各种麻烦事,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孩子长大了,要上学。家里各种开销,你父母那边的养老……”

每次说到这里,我就很是忧愁,忍不住就哭了。我们缺钱,他倒好,买了一斤肉。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可我心疼啊,我心里都快疼死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每每想来,总还是唏嘘感慨。

眼前这一家子,吃得可欢呢。

“多吃点肉,吃饱,吃好。”小伙子说道,“吃完了,再喝点汤。”

这心态真好。他已经有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肚子里那个,马上要出来了,生活压力大着呢。奇怪的是,没有看到他脸上有什么愁怨。他不知道接下来会有多大的压力吗?还两个孩子。

买套房子就够他们一家子挣扎一辈子了。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出来玩。他肯定不是什么大富人家的子弟,也不像是大富大贵的人。这样的小伙子,我见了太多了。

我听我儿媳妇讲了她的几个朋友的事,那可真是把我给惊到了。不过,我们那时候更艰苦,这么做,也能理解。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呀,吃穿总不成问题了吧?不过,关键是你要肯花钱。

“她要存钱买房。”我媳妇告诉我,“她们夫妻俩每个月也能存个万把块钱。不过这钱一进银行账号,就取不出来了。”

“我跟我闺蜜说,你这是何苦呢?两个孩子,还有你老公,总是跟着你们吃咸菜馒头,从来没见你买过肉,这没有生活质量呀。”我媳妇告诉我,“我闺蜜讲,我跟你不同。我没你那个命。”

“我闺蜜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带俩孩子出去玩,从来不给他们买零食吃。有一次,我要给他们买,她都不让。她说,别养成坏习惯了。出去玩,凡是要门票的,她都不去。”

“她老公有一次说膝盖疼,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论是营养不良,要加强营养。我看她那两个小孩,都干瘦干瘦的,对食物和玩具充满了渴望,可她就是死命地抠,不给。”

说到孩子这个问题,我没有继续问下去。问得多了嘛,她肯定以为我在问她生孩子的事。话一讲开,就讲不清楚了。

我儿子跟媳妇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说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所以才决定不要孩子。没受多少教育的人,才不停地生生生,生出了又不好好地教养。

我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像是不负责任的。我估计他在想,既然生下来了,就要好好地养,从小就带着到各个地方看看,增长见识,眼光别太狭隘。

吃饭的时候,他们没有讲这些道理,但我敢肯定,以前他们夫妻之间肯定相互讨论过。我跟我老头子,不知道争吵过多少次,后来才慢慢达成了一致。

他们还没有经历难的时候。没有经历过失业,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应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最平稳,最平安的时代。如果他们经历像我们那样的生活,能不能经得起折腾?他们可是过得太顺利了。

我们那年代,虽然穷,可也生了好几个孩子。只是我们生得少,只一个。现在年代不一样了,不好比较。

我对他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只希望他一直这么生机勃勃,对什么都充满热情。等他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再去回想以前的事吧。不管以后将会遇到什么,他们都能挺过去的。只要坚持下去,一路这么走过来,就能像我们这样,顶着两头白发,坐在这饭馆的桌子前,心无挂碍地吃着、聊着,还能心满意足地观察年轻人的生活,这就够了。

祝你们好运。

我这么想着,牵着老头子的手,走出了饭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