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好了明理 2020-01-03

当历史行进到距今约3000年的时候,周武王打败了商朝的帝辛,成功的建立了周在华夏的主宰地位。在思考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时候,周的统治者们选择了一个令后人争论不休的制度-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这项制度后来导致了周王室的没落,也导致了后世许多王朝的覆灭,分封制因此被广泛诟病。然而,这项制度的确那么不堪吗,它真正的意义在哪里?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1 周的分封

周王朝对于诸侯的分封主要有三个时期:周武王时期、周公/成王时期、周平王时期。而这三个时期的分封各有其必然性和政治意义。

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和后续一些列战争征服了殷商统治的核心区域和支持殷商的主要诸侯,但广大的殷商遗民和偏远中立的诸侯并没有彻底臣服于周。因此,武王时期主要分封的意义在于分化瓦解和控制殷商遗民、偏远诸侯,以屏蔽王室,巩固刚刚建立的周王朝的统治。

周武王时期,周主要分封的对象是文王的儿子们、殷商遗臣、先贤之后、还有重要的功臣。文王的儿子们如分布在殷商核心地区周边的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是为三监;分布东夷地区的周公旦(鲁国);另外,还有一些文王之子得封在今河南、山西一带,还有周王室远亲在召公奭得封于燕、太伯之后周章(吴国)得封于吴;功臣如太公姜尚得封于齐;殷商遗臣如殷商故地的商纣太子武庚、封于朝鲜的殷商遗臣箕子;先贤之后如黄帝之后封于薛、虞舜之后封于陈、夏禹之后封于杞。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周王朝第二个大量分封的时期是在周公和成王时期。分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重新处理殷商遗民和故地,其二是随着周的统治逐渐加固、征服范围更加广泛,更多的诸侯臣服于周,也有更多的与蛮夷接壤的土地需要镇守。

因此这一时期分封数量最多,成分也最复杂。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姬姓近亲,武王之子、周公之子,还有未得封的文王之子,共计数十人,他们分封的地方大多是周王畿的东、北两个方向。典型代表如封于唐(晋)的武王之子叔虞、封于卫的文王之子康叔等。他们爵位高、封地相对富饶,而且也距周的核心地区较近。

其次是未得封的功臣,他们大多是对周王朝建立有一定功勋的异性功臣,或与周王室关系相对疏远的姬姓宗室。他们大多封于与蛮夷交界的地方,用来抵御蛮夷势力的扩张。这一类诸侯在武王时已有所分封,这一时期主要分封的诸侯处在周重点防范的南蛮和东夷之地。比如为加强对于楚的防范,周在江汉间分封了邓、鄀、卢等,随、唐等诸侯。他们的地位处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

第三类是臣服的蛮夷酋长,典型的代表如楚国和徐国、淮夷等。这类诸侯的数量并不少,但却没有完全听从周,周对他们也并不信任,因此在分封体系中地位也很低,比如楚国仅仅是子爵。因为周也仅仅满足于他们表面的臣服和数量很少的纳贡。

在这之后,历代周王都有过分封诸侯的举动,但数量不多影响也不大。周第三个大量分封的时期是平王东迁之时。与前两次分封不同,这一次的分封是周王室的无奈之举。此时周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但因为秦郑等国的护卫才得以在洛邑站稳脚跟,周平王不得已将王畿故地封给秦、又在王畿内重新封了虢国,还对护卫有功的晋、卫、郑等进行了加封。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周王朝分封的诸侯数量由于史料的缺失并不好确定,但根据春秋时期存在的140余诸侯国可以知道,周的分封数量至少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那么,这些分封是否有助于西周的统治的巩固呢?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2 诸侯和诸侯的不同

综合来看,周对于诸侯的分封并未无差别,而是做出了多方利弊之后的选择。周分封的诸侯国根据地位可以分为四等:

第一等,同姓诸侯:大多在王畿附近或山西、河南一带。爵位较高,封地也较富饶。主要作用是帮助周王室镇守地方。典型代表如晋国、鲁国、郑国。

第二等,诸侯功臣:大多分布在陇西、江汉、东夷、北狄等地方。爵位从公到子不等,主要作用是帮助周王室镇抚蛮夷,他们的封地甚至与蛮夷呈犬牙交错之势。典型如齐国、秦国、燕国。燕国其实比较特殊,因为召公与周武王血缘关系疏远,主要是因功得封,地近北狄,因此倾向于第二等而非第一等。

第三等,殷商遗民:殷商核心地区。主要代表卫和宋。卫是以周王室亲近统治殷商遗民,宋时以殷商降臣统治殷商遗民。这是三监之乱平定后,走的统治者探索出的新的征服殷商遗民人心的方式。

第四等,臣服酋长:大多在蛮夷地区。他们本就有自己的控制范围和人口,不过是周王室重新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而已。但他们愿意臣服,是因为周王室的强大,这类诸侯基本等于羁縻统治。典型代表如楚国、徐国、淮夷。

另外还有一类是三皇五帝的后人,这类分封如陈、杞、薛等,主要是用来装点门面。春秋战国时这类没有一国崛起说明了这一点。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周的分封体系,利用第一等、第二等诸侯来稳固已占领地区的统治,利用第三等、第四等诸侯来控制殷商遗民、瓦解分化蛮夷部落,同时第一等、第二等诸侯还起到对第三等、第四等诸侯的监视和防范。

这一策略,就当时的社会发展、交通状况、文化传播速度来说,不可谓不高明。因此,诸侯国对于西周更多的征服、渗透蛮夷势力,扩展统治空间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如果认为分封制就只是如此,那肯定是片面的,周王朝还通过文和武两个方面的制度和策略来保证分封制的实行,准确的说保证诸侯们的臣服。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3 中原秩序的建立

为了更好的保证分封的诸侯对周王室保持臣服,稳固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时,在周公等人的努力,《周礼》出台了,这便是“文”的方面。

由于文献的毁坏和遗失,《周礼》的许多原文已经难以看到,但是《周礼》的对于统治秩序的一些内容基本是可以明确的。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其一,《周礼》的核心是周王在整个体系中的绝对主宰地位。《周礼》规定,小宗必须臣服于大宗,还对对大宗小宗及其继承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其中周王是最大的大宗。通过这一规定,周王室明确划分了地位等级,并保证周王是最高等级。

其二,《周礼》对于各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权力和义务比如对于诸侯军队数量的限制,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作战的规定;还对各等级之间的交往礼仪、婚嫁礼仪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一些列的规定保证了等级制度的相对稳固性,有利于团结中上等级的诸侯和卿大夫,赢得他们更多的支持。

其三、《周礼》还进行实行了诸侯监察制度。周王会向重要的诸侯国派出执政大夫或相,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政府报告诸侯的动向。他们名义上是帮助诸侯治理国家,但最重要的是对诸侯起到监视的作用。这也从一方面保证了诸侯对于周王室的臣服。

总的来说,在当时还没有“法”的概念,而《周礼》以礼仪的方式,对于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卿大夫的行为规范,做了详细的约束和规范,基本上就等于西周的宪法。

与法律不同的是,《周礼》的强制性偏弱一些,而引导性更加强烈。因为周的强大,周王朝通过武力、文化渗透相结合,这套秩序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诸侯的认同和遵守。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而周王朝,也就凭借《周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治秩序和文明体系,将四周的部落标榜为“蛮夷戎狄”,而将周王室和顺从周王室的诸侯标榜为中原,因此,或许可以将这一套秩序称之为中原秩序。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4 东都洛邑和成周八师

而稳固分封制的武力方面的措施是东六师、西六师和成周八师的建立。实际上这才是周的分封制得以建立的根本因素。而这其中,成周洛邑的营建和成周八师的建立最具有代表性。

周武王克殷之后,就有营建洛邑的打算。在周公时期这一计划开始进行实施。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加快了洛邑的营建步伐。

周成王亲政时,经过周公、召公等人的努力,洛邑正式建成。在洛邑营建完成之后,周成王和周公亲临洛邑,举办了盛大的仪典。成王亲政之后,周公长期镇守洛邑并主持东方的政务,在此驻守的军队命名为成周八师。

周为何要一心营建洛邑和分封制有着莫大的关系。刚刚提到,周分封的诸侯主要集中在东夷和江汉间,而要从军事和地理上威慑诸侯们,最好的地点莫过于洛邑。

西周分封制分析:到底是一项失败的制度,还是无奈的选择?

而且,洛邑得以命名为成周与周成王有着莫大的关系。周成王之“成”,有历史学家解释为有成绩、万邦咸休(诸侯臣服),洛邑恰在成王时营建完成,而洛邑的命名恰恰又是“成周”。

这说明,洛邑的营建和成周八师的驻守,对于诸侯们臣服于周,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周成王谥号为“成”,更说明成周的营建是周成王时期的主要政绩之一。


所以,分封制不仅从分封的时候就已经有着相当的政治考量,而且它并不是孤立的。中原秩序和诸侯分封在制度上相辅相成,配以周王室镐京和成周洛邑的武力威慑,共同构成了西周的分封制度。实际上,这已经是当时能做到的最全面、最有效、最先进的统治方式了。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周王室武力强盛的基础之上。(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