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堤防故事(十六)版筑不时操

 文化龙乡 2020-01-03

黄河堤防故事(十六)版筑不时操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写给其弟杜颖的一首诗中的词句。“版筑不时操”,描述的是临邑县主薄杜颖带领民众为防洪而不断修筑堤防的场景。其实,这句诗也颇能反映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的黄河堤防状况,只是“不时”的跨度要大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治河活动鲜有记载,以致清人胡渭在研究黄河史后发出了“魏晋南北朝,河之利害不可得闻”的慨叹! 不过,局部的治理仍未停止。魏晋之际对引黄入汴口门的整治和北魏后期的崔楷治河建议,就是两个突出的例子。据《晋书•傅玄传附傅袛传》称,黄初大水后,荥阳汴口石门冲毁,导致黄河、济水不断泛滥,为解除水患,邓艾写了《济河论》,提出治河意见,并发动民众重建了东汉时的石门工程。晋武帝时,汴口再次被洪水“侵坏”,傅袛出任太守后,组织人力兴修了一道草土围堰“沈莱堰”,平息了水患。

《魏书•崔辩传附崔楷传》不仅记述了北魏的水灾情况,还比较完整地记述了六世纪初的一次治河规划和治河活动。传记中,崔楷首先分析了黄河连年为患的原因,并提出实施筑堤、分疏的治河对策。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然“用功未就”,即把崔楷“诏还追罢”,修了个半拉子工程。

隋代没有治河的记载。唐代河患记载虽有增加,但见于文献的治河活动不过三四次而已。如开元十四年的济州治河。时任济州刺史的裴耀卿,在未奉朝命的情况下,率领民众抢护堤防,“躬护作役”。但就在工程正在进行时,裴耀卿却接到了调任宣州刺史的任命。他担心走后工程半途而废,便加快施工进度,直至“堤成”,才“发诏而去”。裴公一心为民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百姓,济人特立功德碑一座,以示纪念。

五代时,统治中心移至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直接危及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后唐、后周、后晋的治河活动随之增多起来。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唐庄宗李存勖因曹、濮等州连年为河水所溺,命右监门卫上将娄继英帅军修筑酸枣县(今延津县)堤防。因“未几复坏”,次年又命平卢节度使符习再修。同光五年,邺都组织15000人修卫州界河堤。长兴初年,因河水连续多年溢决堤防,滑州节度使张敬询组织人力修筑了酸枣至濮州的“二百里”长堤。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宋州节度使安彦威在堵塞滑州决口后,又筑堤堰数十里。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针对当时的严重河患,于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命宰相李谷督帅“役徒六万”,用1个月的时间堵塞了澶、郓、齐等州的多处决口。另外,这一时期的堤防管理养护也得到了加强,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依据文献资料,唐代的河患比魏晋南北朝多,平均13年多发生一次河决、河溢。五代时,河患增多,平均3年一次。在文字表述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全称“河溢”,泛滥地点也不确定;唐代,河决、河溢并称,多数有决溢地点和简要灾情;到了五代,“河决”多于“河溢”,地点和灾情也较详细。单从这些情况看,基本符合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规律。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东汉故道历经数百年,河床淤积加重,灾害势必加重,灾情当然也会越来越引起国人的重视。

这里,还很有必要对东汉故道能够长期相对稳定的原因做一简单交代。据《黄河水利史述要》分析认为,首先是王景治河后黄河下游有了一条比较理想的河道。这条线路入海距离短,比降陡,河水流速和输沙能力大,加之南岸有泰山余脉阻挡,北面是淤高了的西汉故道,河水从一条比较低洼的地带通过,这就给黄河下游河道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黄河下游多个支流、湖泊分水、滞蓄洪水、泥沙的结果。东汉以后,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这些分支、湖泽和旧道,从大河分流洪水,削减洪峰,相应也就减轻了堤防的压力。同时,也分流了泥沙,减缓了下游河道淤积抬升,延长了河道寿命。

第三,是中游植被转好,水土流失减轻。东汉以后,黄河中游人口大量减少,大批耕地由农转牧,植被情况可能有所改善,水土流失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这样,也就相应地减少了黄河的泥沙含量,延缓了下游河道的淤积,使河道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

最后,是社会原因。魏晋南北朝和五代,社会动荡,政权频繁更迭,势必导致堤防的削弱、破坏,致使黄河长期处于自由泛滥状态。而泥沙淤积范围的扩大,又进一步减缓了主河槽淤积抬升速度,河道相对稳定就成为可能。唐代,正史记载的黄河决溢不多,则可能与当时藩镇擅权、地方割据,漏记河决、河溢有关。另外,唐书中的大水记载,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也包含了黄河决溢,只是由于大水发生后,汪洋一片,决溢难分,地方当局未加核实或统计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