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卧雪听风阁主 2020-01-03
斜河涧村广化寺遗址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广化寺位于村南,沿白龙沟南行约1公里,在沟北有一处坐北朝南的院落,这就是著名的广化寺。广化寺为佛教建筑,背靠巍峨的九龙山,寺旁有一潺潺的清泉从地下涌出。寺庙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一进院落。寺院在3棵千年银杏树的掩映下,环境优雅清新。此寺建于元代,也有人认为是建于金代。有山门一间,砖仿木结构,硬山调大脊,琉璃瓦顶带吻兽,面阔2.8米,进深1.6米。正殿三间,十分轩敞,殿内原供有释迦牟尼,金妆肃穆,四周墙壁绘满壁画,有四大金刚、哼哈二将、护法伽蓝、诸天菩萨。殿前悬挂有一口巨大的钟,并有一通高约1米有余的石碑。另有北配殿三间带两间耳房,南配殿三间亦带两间耳房。配殿内供奉树神、成王等民间崇信的神圣。在正殿南侧有影壁一座,砖砌琉璃顶,墙壁上有一佛龛,内供有弥勒佛。广化增有3株古老的银杏树,院内2棵院外1棵,最粗的1颗直径2.038米,要4个人才能合抱;最高的1棵达28米。古银杏树两株为一级、一株为二级,每年果实累累。在清代时,广化寺是文人雅士的钟爱之地,留下的名人诗作达几十首之多。古老而沧桑的银杏树见证了广化寺曾经的兴盛和破败的历程。广化寺过去香火很盛,进入民国时期开始衰败,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现在仅存南北配殿和几棵古老的银杏村,已经很难再恢复旧貌了。
    《门头沟区政区通览》:位于村南白龙沟约1公里,建于元化,背靠九龙山,寺旁有清泉涌出。寺内三棵银杏树,最粗的一棵直径2.03米。有山门一间,砖仿木结构,硬山调大脊,琉璃瓦顶带吻兽,现在仅存南北配殿和几棵古老的银杏树。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文保牌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今被围入采摘园中,院内有大狗,未近前。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寺内三棵银杏树,最粗的一棵直径2.03米。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桑峪村广慧寺

    广慧寺位于桑峪村东北约二里的山上(931路公交南辛房下车,北行约4公里)。《门头沟文物志》:广慧寺明永乐十五年(1947)创建。佛教建筑。广慧,广弘慧力之意。慧力,佛教“五力”之一,指智慧有除烦恼的作用。《宛署杂记》载:“广慧寺,在狮山下。永乐丁酉,朝鲜僧懒赞来朝,筑精舍。成化戊子(四年),太监张轩等重建,易名为寺,吏部员外张骏记。正德元年,太监王念等重修,大学士刘忠记。”
    广慧寺坐北朝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约3亩。寺有内外山门各一间,内山门,硬山大脊灰筒瓦,有吻兽,方门洞,门楣嵌石额“敕赐广慧禅寺”,现只存木门框,面阔3.15米,进深1.55米,门前有影壁,正殿三间,面阔10.90米,进深8.4米,硬山大脊灰筒瓦,带吻兽,双层方椽,排山沟滴,石望板,前后出廊,四扇五抹门,六级踏步有垂带,殿内后山墙有壁画。东西配殿三间,西配殿面阔10.1米,进深5.75米,硬山清水脊,石望板,前出廊,四扇五抹门,门窗为斜棱格及工字锦,四级踏步。东配殿剩残址,东西厢房各两间,现无存。正殿前原立有二座石质小塔,已拆毁。东西厢房前有棵白果树,高达20余米,东侧树冠被折断。正殿内原来供奉三座佛像,廊前枋上挂有铁钟一个,今无存。
    寺内现存残碑二通,在国家图书馆存有碑文拓片,其一为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敕赐重修广慧寺记”,其二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重修广慧寺碑”。”
    寺内原有洗衣池,饮水池,殿前有花园,并有地穴十三处。
    该寺布局严谨,设计巧妙,别具一格,有其独到之处。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广慧寺坐北朝南,南北长38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约3亩。寺有内外山门各一间,内山门,硬山大脊灰筒瓦,有吻兽,方门洞,门楣嵌石额“敕赐广慧禅寺”,现只存木门框,面阔3.15米,进深1.55米,门前有影壁,正殿三间,面阔10.90米,进深8.4米,硬山大脊灰筒瓦,带吻兽,双层方椽,排山沟滴,石望板,前后出廊,四扇五抹门,六级踏步有垂带,殿内后山墙有壁画。东西配殿三间,西配殿面阔10.1米,进深5.75米,硬山清水脊,石望板,前出廊,四扇五抹门,门窗为斜棱格及工字锦,四级踏步。东配殿剩残址,东西厢房各两间,现无存。正殿前原立有二座石质小塔,已拆毁。东西厢房前有棵白果树,高达20余米,东侧树冠被折断。正殿内原来供奉三座佛像,廊前枋上挂有铁钟一个,今无存。此庙现已修复,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广慧寺相传比潭柘寺建得还早,最初是汉初,一些和张良交好的文臣武将就追随他,在桑峪营造的会馆——“广弘慧力”。因崇尚张良的足智多谋,后来取名“广慧寺”。历史到了大明永乐十五年(1417),正式建成寺庙。明正德年间还重修过。到了清朝,广慧寺曾是京城太监们避暑的场所。民国时期,随着旧社会的没落和新社会的兴起,广慧寺渐渐断了香火,僧众流散不知去向,庙堂颓败逐渐凋零败落。新中国成立后,为建小学把广慧寺拆除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治沙垦荒,把“广慧寺”的遗迹也清除了,只保留了两棵千年古树。直到2 006年,才开始招标重建。2011年终于重现。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重建的“广慧寺”,大致上具备了寺庙的基本功效,建有庙院,影背,山门,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三间,左右配殿南侧各建有两间便房。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正殿文殊殿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西配殿地藏殿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东配殿观音殿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观音殿后身所在的东跨院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西配殿地藏殿所在的西跨院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古井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从后山俯视广慧寺
  




井泉龙王庙遗址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龙王庙碑 在井旁南侧山坡之上摩崖石碑一通,“明代嘉靖四十二年掘井碑记“,碑文中有“井泉龙王通海之神位”等的字样。
    《京西进香古道》:龙王庙原址在村中街南井旁,今已无存,在南侧山坡上还存有一块石碑,碑上有“井泉龙王通海之神位”的字样。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门头沟区文保牌
  
门头沟区的寺庙(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