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藕香残玉簟秋——千古词宗李清照(下)

 江山携手 2020-01-03


---公孙尚

人祸成灾不单行

如果国家不是那么风雨飘摇,日子就算凄苦一点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下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然而,宋高宗的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已经做了一年多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正在他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属下李漠带来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阴谋叛乱。作为过渡时期的官员,赵明诚这时候至少应该报告上级,或者调遣兵力作好平乱的准备,但他竟然当了可耻的逃兵——与另两位官员一道“缒城逃走”了,竟置全城百姓安危而不顾,这当中,当然也包括他的夫人李清照。

一代词宗-李清照

幸亏那位姓李的下属自己组织力量,平定了王亦的叛乱。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刻罢了赵明诚的官。《金石录后序》里边,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李清照只是非常客观、冷静甚至是很平静地对这事做了一个陈述。“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词人当时的心境我们无法揣摩,或许有埋怨,或许有失落,但是历经磨难的李清照,最终还是原谅了丈夫懦弱的行为,只是曾经的鱼水和谐之景怕是不多了吧。

归隐的途中,他们先到达了安徽的芜湖、当涂,在路过乌江时,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面对奔流不歇的长江水,她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起调高亢地表述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人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鬼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借古讽今,鞭挞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无堆砌之弊,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巾帼之志。因为此气节,因为此风骨,才使得婉约娇媚的李清照散发着异样的光辉。不知此时的赵明诚,是否深感羞愧。

就在赵明诚被罢免的三个月里,又接到了恢复任命湖州知州的文书,命运再一次眷顾了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按照宋代的官制的规定,官员去赴任之前,履新之前先要到皇帝那里去觐见,赵明诚先安排是李清照暂时在池州安顿下来,等到他面见宋高宗之后,意欲回来接她一起奔赴湖州任职。临行前,赵明诚千叮咛万嘱咐,怎舍得丢下她一人独守异乡,可没想到自己却出了问题。七月底,李清照忽然接到了赵明诚的来信,信上说,自己由于一路纵马疾驰,加上七月份的江南地区炎热难耐,又值此大暑之际,误食来了大量柴胡、黄芩等降温散热的寒性之药得了疟疾,病倒在了建康城。李清照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录后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宋高宗建炎三年,即1129年)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此后,这个世界只剩下李清照孤零零一人,所有的爱恨离愁说与谁人听?

一首《孤雁儿》诉尽离人之苦。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藤床纸帐,在古色古香的屋子里醒来于现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然而在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意境大抵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无法排遣。“沉香断续玉炉寒”,这一“寒”字,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此时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伴我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赤裸裸的展于眼前。“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想到园中的梅花,似在听一只笛音,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然“梅心惊破”,断了多少痴情意。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语点中心念间所想。“吹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典故。这里的“吹箫人”是赵明诚。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她倚栏同赏呢?词人回想当年循城远眺,踏雪寻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怆然感伤。一枝折得(引自南北朝时陆凯与范晔的典故,折得一枝梅花,赠与友人,形容两个人的情深意长。)寄与谁人?天上人间,四处茫茫皆不见,怎诉离殇?

、一叶孤舟自飘零

你自离去,怎舍得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清冷的世界里徘徊?

李清照南渡之初,曾做《添字采桑子》,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深情。“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窗前芭蕉尚有余情,怎奈别土又离家,唯有伴着“点滴霖霪”拭泪花。

1135年,金人再度南侵,李清照孤身一人,再次流亡到了金华,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又正当国运维艰,愁压心头,友人约她到附近的名胜之地双溪,游玩散心,去而无意,作《武陵春》为答: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泪先流。”第一次读这首词的时候,无来由的只记住了这一句。现在想来是这字字句句深入骨髓,痛彻心扉。那些美好的瞬间,那些美丽的词句,那些温暖的感动,还没开口早已泪如雨下。在李清照的心里,赵明诚亦如初见时一般,俊朗有才气。那些美好的时光就在指尖的罅隙里温存,却生生的剩下一个人想念。就算“风住尘香花已尽”就算“双溪春尚好”,怎抵得过心中千般万般的思念?

这首词简炼含蓄,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意味无穷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千丝万缕的愁绪,只怕是何物也承载不了!

然而,正当李清照怀着对于金兵残暴攻击的担忧和恐惧,带着“岿然独存”的那些文物,四处奔波时,一个令她更加恐惧、痛心的消息传来,说赵明诚生前将一把珍贵的玉壶献给了金国人。这可是卖国的罪名。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李清照对这个事的前因后果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交代。赵明诚在建康城重病的时候,有个张飞卿学士来探望,随身就带了一把所谓的玉壶,让赵明诚给他鉴别鉴别。此后却不知张学士所踪。李清照后来补记说,这不是玉制的,实际上是一把石壶,称之为珉,这种石头特别像玉,但非真玉。这样的传闻让李清照非常地惶恐。她在《金石录后序》里边这样描写她的心情“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李清照为了还丈夫的清白,遂一路追踪逃难的宋高宗,欲交所有收藏的金石文物,以证视听。数月的逃亡生活,使李清照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清平乐》这首词中,这样说: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曾几何时,在盈盈飞舞的雪花间,词人轻弄映日梅花。只是恐怕这样欢快闲适的景致再不能见了。(《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如今却是“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赏梅原本为的是排遣心头的忧伤,可是本来心情就不好,到头来不仅忧伤没有消除,反倒触景生情,激起更深的伤感,落得个“满衣清泪”。花开花谢终究是繁华一时的美丽,怎敌得过生活中的坎坷离合?况且伊人已去,孤寂清冷彷徨无助的时刻能依靠谁的肩膀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后来短暂离别又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早已不在。这样的日子只能用百无聊赖来形容,充满了词人忧伤怨恨的情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几多辛酸,几多哀愁。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况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句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为那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可见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有赏梅的闲情逸致呢!身世之苦、国家之难揉合在一起,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孤傲似一枝梅花的李清照,兀自飘零,走到哪里才可以靠岸呢?

、再嫁风波惹泪痕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诉尽了李清照身心所受之痛。国家支离破碎,生活分分离离,爱人猝然长逝,晚年又颠沛流离、孤苦无依。上阕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写尽恍惚、寂寞、悲伤的意境。(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乍暖还寒的十月,即是气候冷暖不定,心里的冰冷才是最难将息的吧。纵使三杯两盏淡酒却也压不住晚风带来的忧伤。雁过处亲戚离散,再也无人捎来安慰,如何是好?

下阕以“满地黄花”写起,你看那满地的菊花都枯槁憔悴,容颜俱损了,我一个小小的弱女子又能如何呢,只能独自“守着窗儿”,看“梧桐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诉诸听觉,更添愁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我想在没有比这一句更能恰如其分的诠释心中愁苦的了。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写尽了李清照历经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所以历代词评家都称之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此时已快到垂暮之年的李清照,还在终日漂泊。1132年,她在杭州结识了自称是赵明诚好友的张汝舟。命运是否再次眷顾了这位才情恒溢的女词人呢?

时任杭州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的张汝舟,经常来关心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对她嘘寒问暖,照顾有加,尽数甜言蜜语。在最适当的时候,恰巧出现了那么一个人,愿意给你依靠,给你温暖,是不是每个女人都会为之动摇呢!虽然李清照愿意下嫁张汝舟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但是至少她希望她以后的生活能够安稳。所以她被媒人“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所打动,顶着世俗的压力再嫁了张汝州。只是好景不长,结婚之后才发现,张汝州对她关心是假,贪图她的钱财是真。其实在《金石录后序》中这样记载“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此时李清照的手中,金石字画已所剩无几。张汝州失望了,所以经常虐待她,“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而李清照也终于看到他的真面目,举止行为粗俗,简直是个下三烂的市侩,实难同他厮混下去,更谈不上安度晚年了!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中录有李清照的《上内翰綦公(崇礼)启》记录了她此时的心境,“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此时恰巧张汝舟以不正当手段得官的事情又被李清照知道,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她不得不向官府检举了张“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两。后托人设法九日后被释放。至此,仅仅维持了100天的第二次婚姻仓惶结束。后来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中这样描述误嫁张汝舟过程:“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然而,这次短暂的再婚与离异风波却成为李清照一生最具争议的经历,为她招致了无数的讥笑与苛责。王灼称她“晚节流荡无归”,晁公武评价她“无节操”;陈振孙说她“晚岁颇失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载:“易安再适张汝州,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对这样的评价李清照不是没有预料,她知道此一举将会置自己于流言蜚语的旋涡之中,“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但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不正是自己的尊严与幸福吗。在“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的孤苦晚年,她有权利寻找生活的依靠和心灵的慰藉,所以她毅然再婚:只是遇人不淑,所以她决然离异。在这场悲苦的再婚风波里,却也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了词人的独立与坚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追寻,在繁华落尽的世间,最后只能一人拭泪痕,那颗破碎的心该如何安放?

、金石诗词养天年佛曰:人间风雨本是一种磨练。只是这样一次一次的磨难对于李清照来说是不是苦了一点。还好词人刚毅的心支撑起一颗强大的灵魂,在艰难的时光里,超然淡泊,安静的歌唱。

剩下的时光里,她用自己的笔记录往昔和赵明诚温暖的岁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她的世界一如初见时澄明绚烂。赵明诚生前所做的《金石录》,凝聚了他们二人所有的热情,李清照怎忍心搁置,后潜心作《金石录后序》,叙述夫妇收藏古藉、器物聚散之事,文笔凄婉。时至今日,《金石录》仍是文物鉴定、文史考索领域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在金石学领域享有尊崇地位。

而此时正是宋、金对峙时期,国家的命运还在旦夕之间,作为李清照,对这个时期的时代的风云也是尤其关注。宋高宗绍兴三年五月,朝廷派了吏部侍郎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前往金国探望宋徽宗和宋钦宗,意欲打探金国虚实。李清照在《上枢密韩肖胄诗》曾这样高度称赞韩肖胄: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意思是说,韩肖胄将个人与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出使金国,堪为朝廷的榜样。她在诗中,还称赞胡松年出使金国,好比荆轲刺秦一样壮怀激烈。“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国难当头之际,使者们肩负朝廷使命,出使金国,国人们都为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生死的精神而感慨泣下,这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这样评价:(此诗)不仅歌颂了人民永远不会对敌人屈服的爱国主义精神,清照殷切希望恢复失地、拯民水火的热烈感情,也充分流露出来了。

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已经六十七岁的李清照前后两次去拜访了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米芾的公子米友仁,请其在米芾的两幅墨迹上题跋。因这两幅字也是赵明诚所爱之物。

在这首《永遇乐》里,有李清照女人脆弱多情的一面,又表现出了刚毅顽强的一面,既有对美好生活和丈夫赵明诚的思念,又有情牵故土和国家危亡的伤痛。感时咏史,情辞慷慨,自成一家。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夕阳下,落日灿灿生辉,那似轻纱一样的云霭缓缓流过,景色如此美好,可是我如今又置身何处呢?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的哀叹。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会不会有风雨出现?这样惨淡的一问,带着多少“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孤寂。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婉言相拒,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酒朋诗侣”,可见她的朋友并不粗俗;以“香车宝马”相迎,又知必是富贵人家的内眷。)记得在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是在这正月十五日,早早的更衣打扮,帽子上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而年少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种恬然闲适和豪爽洒脱成了随风流逝的黄金岁月。“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让人心酸的词句不仅仅吟唱出个人的愁绪,更是体现出国破家亡的时代悲哀。

词人将浅显平易而富有变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在今昔对照中,写出了浓厚的国土盛衰之态和个人身世之悲。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须溪词》之《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这样写:“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强。后来的《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国土的深切怀恋。

时间走到了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临安走完了她七十二年的人生历程,在金石书画,诗词歌赋的陪伴下,安然入睡。

、红藕香残玉簟秋

笔歇至此,不禁轻轻哼唱了这首谱了现代词曲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隔了几个朝代的时空,我依然可以倾听词人美丽哀愁的心思。

真情是词之骨,词言情,贵得真。李清照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独树一帜,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一代词宗”。彭孙通《金粟词话》说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王灼《碧鸡漫志》这样称颂李清照:“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她的词被后人尊称为“易安体”,从“人比黄花瘦,”到“惜别伤离方寸乱”,再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透了变幻的人世……

摊开手边一首首心爱的诗词,或恬淡,或忧伤,又或涕泪连连。唯一不忍拭手的就是这红藕香残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六句,四平韵。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据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语淡情深,浑然天成。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满目的荷花香消尽,似昨日才刚刚绽放一般,直到触碰枕边玉席的凉意袭来,才恍然秋已悄然来临。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注定了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那无尽的清冷与孤寂似一泓不息的脉流穿透千年的时光,踏着苍桑沉默的烟尘岁月,清晰哀怨,缓缓而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言其悄悄然;“独”,曰其仅然一身。独弄清影,顾盼流连。纵是兰舟轻上,怎诉离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何以如此?直到“云中谁寄锦书来”方才豁然开朗。从晨曦微露到薄暮初升,从初春微暖缓入深冬严寒。倦了的,是容颜,不倦的,是那千丝万缕梦萦魂系的牵连。眺望秋际云天,原是企盼丈夫的“锦书来”。晏殊《诉衷情》有云“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秦观《减字木兰花》也有“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之句。可是直到雁排长空,月色微澜,空寂的天边却没捎来只言片语。而我只能执守于暮色前,站成一桢不变的风景,守望成一种企盼的姿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任时光荏冉,日复一日游走于指尖的思念,直至斑驳。而相思的愁苦依旧在侧。“花自飘零水自流”,借景抒怀,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时下见此景象,却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而其所借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凄凉别后两应同。写满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只是不及易安这一句词意鲜明,扣人心弦。随了浮云,逐了流水,几番花落,几番憔悴,终抵不住相思的侵蚀,淡了花容,失了颜色。李清照用最美丽的文字,给我们细细的临摹着时光的影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于是,所有的愁绪,横亘掌心,饮不尽,诉无言,似堆于眉心、挂于眼敛,却又无从舍弃。“情”要用“计”来“消除”它,其沉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特有的深婉细腻的风格展现无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种愁绪,似在摇曳的风里,又像在在飘零的雨里,纷至踏来。“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别人见得到,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不得见。即使偶尔舒展眉头,心头上的愁锁如何解开?!谁又能解得开?纵是满目繁华,伊人已不在!这样的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或许在李清照清冷孤寂的晚年,每每念及此处,也只有断魂的牵挂,在岁月的尘埃里愈显明晰透彻,了无尽头。

如果生命是一首千古不绝的词,我想李清照做到了,只因她那清丽婉转却令人蚀骨断肠的诗词,只因她那历经离乱却又终思国家安危的情怀,只因红藕香残留给世人的意味深长……

李清照的故居坐落在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畔的“清照园”。那里南傍百脉泉,东倚绣江河。每到深秋,菊花依然静悄悄地开放,它们陪着李清照,陪着“一代词宗”的每一篇诗词,绝世而独立。

至此,长呼一口气,眼睛湿润着写完了她的一生,仿佛,自己也走过了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