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牧村中避雨,这首五律抒写瞬间的动态,令人如闻似见

 江山携手 2020-01-03

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他从小刻苦好学,才华盖世。他的散文注重务实有为,喜爱谈兵论政,在情感表达上理智冷静。他的诗歌轻倩秀艳,仿佛一位风华正茂的佳人,含情脉脉,秀而不媚。后人曾如此评价,“杜牧之诗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下面介绍的是杜牧村中避雨,这首五律抒写瞬间的动态,令人如闻似见。

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这首诗是杜牧于开成四年春,由宣州到长安做官时途经南阳,在南阳城西农家避雨时,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描写村野风景的小诗。诗歌前半首描绘所经村庄的优美景色,开篇就极富诗情画意,“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首句点明时节和地点,诗人欣喜地看到,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一个“过”字,描绘出遍村柔桑,欣欣向荣,短短两句,则境界全出。

诗人连日赶路,虽然希望不顾疲劳,早日到达目的地,不过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道路泥泞,他不得不暂时停下脚步。可是诗人的笔端却依然显得很轻松,“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柔风细细、杨柳依依,春雨点点、池塘曲曲,这两句以典型的风光景物,渲染出春天里村庄的柔美清新。娉娉、点点,叠词连用,不仅显得音韵和谐,而且充分展现出杜牧诗歌轻倩秀艳的显著特点。

后半首则表现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也蕴含了诗人的赞美与感谢之情。诗人随意找到了一户人家避雨,主人也异常好客,不仅赶紧让他进门,还热情招待。“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颈联真是传神写态的妙笔,“蓑唱”,可见牧牛儿的天真烂漫;而“篱窥”,又恰到好处地传示出村舍女孩的好奇与羞涩,令人如闻似见。

主人殷勤招待,客人也丝毫不客气,“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行路征人松开半湿的衣衫,在村里歇脚,村主人热情地用鸡黍招待客人。尾联描写村情,景实情真,更呼应诗题。 杜牧半生落魄,才不经用、有家难回,平时见多了冷眼,听惯了非议,如今忽然得到热情的接待,他感动之余也借助笔墨,将这份真情记载在诗行,让后世也有幸感受这份真情。

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且深受后世好评,主要因为作者写活了村景,又融入了真情。诗人写景并非静态地描绘,而是动态地展现,更点出了一个“行”字。

在诗人笔端,春是流动的,景也是多情的,“春半”二字,显示出仲春的来临。此外,“过、垂、回”三个动词,也强化了风景的动态美。诗人还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及嗅觉,令人感到一种无比的愉悦和审美感,更彰显出村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