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感到焦虑和困惑,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从愤怒到妥协,逐渐变得冷漠。 你拼命努力,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发现现实的残酷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你多么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你,宽慰你,可你也明白,那种无力感是没有人能感同身受的。 这世界上所有的苦难说到底都只能我们自己承受。 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芸芸众生,总有一些波折需要我们面对,总有一些黑暗等我们来闯,无论何时总有需要独自面对的日子。 2020年第一本好书分享,来自周国平老师的《灵魂只能独行》。 1.人类个体之间痛苦的不相通,也许正是人类总体仍然快乐的前提。 2.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大众需要差的文学艺术,那是一种文化消费,但没有人需要差的哲学,因为哲学无论好坏都成不了消费品。 3.我们普遍对生活意义之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的本性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 4.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担当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 5.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6.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7.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8.人还有内在的精神性需要,其实质是对生命意义的寻求,这种需要未得到满足人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盲目的存在,因此感到不安。 9.从单纯到复杂,再复归成熟的单纯,名之智慧。由混沌到清醒,再复归自觉的混沌,名之彻悟。 10.面对无可逃避的厄运和死亡,绝望的人在失去一切慰藉之后,总还有一个慰藉,便是在勇敢承受命运时的尊严感。 读一本好书,品百味人生。 今天的好书分享就到这里,我是汀汀,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吧,爱你哟。 关于人生的意义你想到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