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恒星的体积和质量是成正比的,体积越大意味着质量越大。通常情况下恒星的体积是可以通过观测直观感受到的,而它的质量则随之有了大概答案。然而这样的判断并不准确,因为恒星也分为不同阶段。 人类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大部分星星实际上都是宇宙中的恒星,白天太阳的光芒盖过了所有的恒星,只有到了晚上它们才获得表现的机会。人类通过肉眼看到的多数星星都普遍很小且泛着较为微弱的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实际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也不意味着它们的亮度不如太阳。相反,银河系中很多恒星在质量、体积和亮度上都超过了太阳若干倍,那么人类探索宇宙这么久了,是否发现了宇宙最大的恒星呢?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一般的恒星都处于主序阶段,因此被称为“主序恒星”,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恒星。主序恒星是一种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氢核聚变的天体,并且对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光线。据天文学家长期的研究发现,质量越大的主序星体积也会相应变大。当恒星内部的氢元素燃烧殆尽时,它们就会从主序星阶段演变成其他阶段,内部的氢核聚变就转化为了氦核聚变。 这时候恒星就会表现出与主序阶段不同的特征,例如外层次剧烈膨胀、恒星散发的颜色日益加深等等。一旦脱离了主序阶段,恒星的体积和质量一般就没有关联了,体积越大并不代表质量就越大。而这一类型的恒星往往在体积和质量上要比主序恒星大得多,因此在讨论宇宙最大的恒星是哪一颗是,需要区分体积最大和质量最大这两个概念。 据了解,在人类目前已发现的所有恒星中,一颗名为“R136A1”的恒星质量是最大的,几乎是太阳质量的320倍左右。然而这样一颗“巨无霸”并不在银河系内,而是在从属于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系中,距离太阳系大约有16万光年。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虽然R136A1的质量要比太阳大得多,但它几乎完全是靠体积取胜的。因为观测发现该恒星的直径比太阳大30多倍,但是密度还不到太阳的2%。 说完了质量最大的恒星,再来了解一下体积最大的恒星。盾牌座UY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体积最大恒星,大约是太阳的50亿倍。这就相当于把太阳和盾牌座UY放在一起比较,太阳就仅仅是一个像素点而已,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距离地球大约有5100光年的盾牌座UY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体积,完全是建立在它比太阳半径还要长1700倍的半径上。而盾牌座UY的质量仅仅只有太阳的10倍左右,两者之间就像一个充了气的篮球和一颗玻璃珠。 科学家表示,这仅仅是人类目前观测到最大体积和最大质量的恒星,在观测范围之外还可能存在着打破这些纪录的恒星。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的探测技术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观测范围扩大,将会有更多未知的宇宙空间展现在人类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