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干货(9)|星空拍摄的细节建议

 外双楠 2020-01-04

当我第一次拿起相机时,就有着拍摄璀璨星空的心愿。作摄影师的日子里,无数次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依然抱着相机坚守户外,只为记录下辽阔宇宙的壮丽景观。

拍摄的季节

我最推荐的就是春夏之交,大约5、6月左右时节,此时尚未有之后雨季的厚重云层,银河不仅拱桥正悬,中心部分还可以看到诸多的细节。反之在冬季,银河角度已经接近竖直,并且大多是缺乏色彩的悬臂部分。

下图是我今年2月拍摄于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海上银河,可以明显观察到,我当时虽然努力地尝试通过构图上的创意来提升美感,但是依然无法掩盖银河黯淡的缺陷。

拍摄的环境

要想得到满意的拍摄效果,需要专门寻觅机位。我将拍摄的外部条件归纳为“三无”:无光害、无满月和无云层。这里我推荐 Lightpollution MapCalendar 365MeteoEarth,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辅助我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

摄影干货(四)|风光摄影的常用软件、网站

网页截图

拍摄的器材

机身:天文改机》全画幅单反进行改造过的天文机会有更少的噪点,此外能拍摄出普通单反无法得到的红色星云效果;而非全画幅机器则因为感应器较小,无法使用真正的广角焦段进行星野拍摄、并且产生较多的噪点。

镜头:大光圈定焦》普通变焦。同等情况下,光圈越大、则为了保证进光量的ISO感光度越低,画质越好。目前,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大多只到2.8,而以适马为代表的定焦镜头则可以做到1.8乃至1.4,非常给力。

此外,还需要一个稳成狗的三脚架和一个能计时的快门线(拍星轨会用到)。

下图我是10月拍摄于川西冷噶错的星空。用的是适马 20mm F1.4 的定焦镜头,ISO感光度可以降低到2000,成片回家用电脑屏幕看,画质非常干净,少有的噪点也能轻松去除。

拍摄的设置

光圈:开到最大。

曝光:500法则,即 500/镜头焦距=最长曝光时间,以避免拖轨。

感光:在确定光圈和曝光时间后,根据试拍的直方图调整感光度,一般是从 ISO 800开始,有时候要升到 ISO 3200。

对焦:手动对焦,开相机背屏,对着一个较亮的星星放大至极限,然后拨动对焦环直至这颗星星完全清晰。

其他的拍法

星空摄影,除了单张,还可以尝试 全景接片星轨摄影

拍摄全景:需要准备一个有刻度的云台,如果是球星云台则只能拍摄单排接片,而三维云台则可以多排接片。

拍摄星轨:相比于通过上百份单张星空堆栈而成星轨的方法,我更倾向于细节上较完美的单张成像。此处需要一个可以计时的快门线,光圈 F4~8,ISO 800左右一般就可以了, 之后把曝光时间安排在30分钟以上。

最后的总结

拍摄星空真的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在合适的季节,提前做好功课之后,跋山涉水找到合适的拍摄地,往往现场还要忍受的冰雪、寒风等考验。此外,准备专业的器材和根据现场的调试情况设置参数一样决定着拍摄工作的成败。

虽然这一切都是如此的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每次看到最终的成片,我依然会觉得之前的努力是值得的。这就是风光摄影的魅力吧。

以上!~

感谢您的阅读,您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我会及时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