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邬思道从半隐到全隐,从李卫处到田文镜处,顺序大有讲究,不可颠倒!

 逝去即历史 2020-01-04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半隐”的第一站先到李卫处,第二站再到田文镜处是有讲究的,这个顺序万万不可以颠倒。

1、邬思道和李卫的关系比较亲近,李卫可以为他打掩护。

邬思道和李卫在雍正潜邸的时候早就相识。

当时雍正奉旨到江南筹款赈灾,前脚让年羹尧把从“大牢”中救出来的邬思道送到京城,后脚就带着“小叫花子”李卫等三人回到了京城,那时候邬思道就和李卫相识了。

邬思道对李卫有救命之恩和提点之情。

当年太子二次被废的导火索《百官行述》事件,如果不是邬思道提出让人监视年羹尧,并推荐了李卫(依据剧情猜测推荐了李卫),李卫可能就会和高福一样被灭口了,这是邬思道对李卫的救命之恩。

李卫到京城述职之时,邬思道又当面提点李卫,不要“忘本”,要时刻记住四爷的恩情,这样才能走得远。

所以邬思道凭借着和李卫的这些交情,先到李卫处,李卫自然会为邬思道遮掩一二,比如说李卫把邬思道“卖给”田文镜其实事先就没有给雍正汇报。

2、邬思道和田文镜不认识,邬思道通过激怒田文镜造成被“赶走”的事实,实现自己“全隐”的目的。

邬思道到京城后并没有和田文镜见面,两人并不认识。

田文镜到京城后因为追缴国库欠银事件被贬,和邬思道并没有见面的机会,也不知道邬思道在雍正“夺嫡”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李卫将邬思道介绍给田文镜时也没有提到邬思道以前雍正谋士的身份。

田文镜并不知道邬思道其实是“半隐”在李卫身边,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幕僚。虽然在“诺敏案”中邬思道起了大用,但是每年八千两银子的代价和邬思道的付出,让田文镜不胜恼火,最终将邬思道“赶”走了。

邬思道顺利的从田文镜处实现了“全隐”。

3、转介绍和机会,雍正信任的基础不同

邬思道是李卫“转介绍”给田文镜的,所以没有先前到李卫处的过渡,邬思道不可能自我推荐到田文镜处。

而且邬思道去田文镜处也是伺机而动,选择的是田文镜为了“山西藩库银”发愁的时候,以此做条件,才顺利地进入田文镜的幕府。

雍正信任李卫是因为他的“忠心”,信任田文镜是因为他的“性格”或者说是他的为人处世的风格。

因此邬思道第一站到李卫处能够让雍正更放心,第二站到田文镜处被“赶走”也符合田文镜的做事风格。

综上所述,邬思道从“半隐”到“全隐”,从李卫处到田文镜处是非常讲究,经过了周密分析的,顺序不可颠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