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进行期末考试,忙于复习的小伙伴儿是不是遇到很多做来做去还会错的错的题呀,知道什么原因吗?那是你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些内容,今天小巍老师给你盘点一下初一地理期末考试的“拦路虎”——等高线问题,让我们共同打到它,顺利跨过去,取得好成绩。 看到如蜘蛛网一样的等高线我们小伙伴是不是有点晕,马上大脑短失灵,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其实我们小伙伴没有找到解题的窍门。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条等高线的海拔高度,记住等高线是不相交的(陡崖)除外,你要一条一条研究他们海拔高度。 其次:要区别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最难区分的是山谷和山脊 再次:我们还要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工程选址 (1)水坝选址:选在峡谷处,峡谷处工程量小,盆地内蓄水量大。 (2)公路修建:一般要求公路修建在平缓,地势起伏小,不穿越过多等高线的区域。 (3)饮水工程:一般选择在河流上游高于目的地的河段,使水可以自行流淌,且上游水质相对好。 (4)攀岩活动:适宜在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开展 (5)漂流活动:适宜在河流落差大的河段(即等高线密集的山谷处) 开展 (6)登山运动:从坡度较小的缓坡(即等高线稀疏处)登山较容易 
3.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 B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4.该地区最高峰是( ) A.A B.B C.C D.D 5.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甲、乙两个居民点的直线距离约是( ) A.1000米 B.500米 C.5000米 D.200米 解题思路:3.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 ) 解决此题关键是:知道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海拔高度和等高线地形特点。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适合种植业发展;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中间比较稀疏,周边则比较密集;丘陵海拔在200米到500之间,等高线稀疏,偶尔有封闭的曲线;盆地等高线周围高四周低。 5.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 ④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决此题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山谷处有河流流出,同时你要知道水往低处流 
答案要写在留言处,并且写出你的解题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