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就聊聊《红楼梦》里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虽然是在闺阁之中业余教学,可却是个十足十的好老师。 我说的这位老师就是林黛玉,她的学生就是香菱。为什么说林黛玉是个好老师呢? 她在教香菱学写诗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还很善于引导和点拨。就是拿今天的观点来看,黛玉的教学也极富智慧,很符合教育的根本理念。 首先黛玉这个老师对学生很认真负责。香菱娇憨可爱,学诗学得特别投入,通常都是天一亮,忙忙碌碌地梳了头,就跑去潇湘馆找黛玉。 只要香菱一来请教,黛玉都会认真回答,认真讲解。宝钗开玩笑说,香菱都学魔怔了,都是黛玉引的她。 黛玉就笑说:“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哪有不说的道理。” 而黛玉也的确做到了“诲人不倦”,对待这个学生很是认真负责。 当香菱要跟黛玉学诗时,黛玉就先给香菱讲了最基本的规则,说: “写诗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要是果然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可以的。” 还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要是意趣真了,连词句也不用修饰,自然是好的,这叫‘不以词害意’。” 黛玉在介绍了最基本的东西后,就给香菱安排了具体的任务,让香菱先读最经典的诗: 先是王维的五言律,细心揣摩透熟了,再读杜甫的七言律,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等人的一看。 黛玉让香菱一步一步地把这些诗揣摩透了,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出了个题目,让香菱试着做。在每个阶段中,黛玉也给与香菱最具体的指导。 你看黛玉的教学是很有层次的:先是整体介绍;然后让学生读最经典的东西,打一个好底子;然后再留适合的作业实践。 这可以说是很合理、很循序渐进的一个教学计划了。 黛玉很善于根据香菱的情况留合适的作业。第一次的作业是让香菱读王维的诗。 可是王维的诗也有很多,香菱的起点并不高,如果一下子把太多的东西丢给她,一方面是消化不了,容易有挫折感,一方面也不容易抓住最精华的东西。 所以黛玉就给香菱划了重点,让香菱读红圈划的,有一首念一首。有不明白的,问宝钗也可以,来潇湘馆问自己也可以。 后来香菱在读好了王维的诗后,黛玉测试了一番,觉得香菱能品味出王维诗的一些味道了,就让香菱读杜甫的律诗。后来还留作业让香菱试着写诗。 黛玉写诗的题目也不是随便乱留的,而是选了一个跟香菱生活很贴近的主题,黛玉说:“昨天晚上的月亮很好,你就作一首月亮的吧。‘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黛玉的作业不仅跟香菱的生活贴得很近,还放宽了限韵的要求,这非常适合香菱当时的阶段。所以黛玉每次留的作业也是很合理的。 黛玉很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比如香菱在读完王维的律诗后,黛玉就问她:“共记得多少首?”香菱说:“凡红圈选的我都读了。” 黛玉又问:“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说:“领略了些滋味,不知道对不对,说与你听听。” 黛玉说:“正要讲究讨论,才能长进。你说来我听听。” 然后香菱讲了一些感悟,黛玉就又引导说:“这话有了些意思,不知道你从哪些地方见得的?” 香菱就举了两三首诗,详细说了自己的感觉,觉得哪个字用的好,觉得哪个句子就像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哪个场景一样。 你看,黛玉从易到难一步一步的引导,先是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再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谈感想。 经过黛玉这一番循序渐进的点拨,香菱也对自己读过的诗有了更深更好的感悟。 在最开始学诗的时候,香菱说:“我只喜欢陆游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听了,就知道香菱缺乏对经典的认知,就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为不知道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在黛玉看来,初学一定要学经典,所以就让香菱先读最经典的王维、杜甫、李白等人的诗,这样就比较容易打好底子,比较容易有一个好的格局。 后来黛玉让香菱试着写诗,香菱写了一首。黛玉看了说:“意思倒是有,只是措词不雅。都是因为你看的诗少,被他束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你看黛玉是先鼓励,再指出问题和根源所在,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让香菱再试。 香菱第二次写了之后,众人问怎么样,黛玉评说:“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黛玉每次都是先肯定香菱的进步之处,再指出问题。黛玉每次的点拨都能恰到好处,指出香菱的关键问题所在。 后来香菱苦志学诗,终于写出了“影自娟娟魄自寒,精华欲掩料应难”,还有“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好诗。而这一切也离不开黛玉的教导。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黛玉作为老师的几点特质吧: 01 认真负责 02 善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03 善于留作业 04 善于引导 05 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今天是教师节,祝我的老师,你的老师,还有身为老师的朋友,节日快乐! 一想到自己上学时的老师,就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又走进那个熟悉的学校大门,然后顺着台阶一直走一直走,又走到熟悉的教室,又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样…… 说到老师这个词,再扩大一点说,其实父母、身边的人、带给我们影响的人,甚至天地万物,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给我们点拨。 在去年的教师节前夕,我录了一个几分钟的音频,题目是“教师节快乐丨老师趣事一箩筐”,点击下面的第一个链接就可以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