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 「聊生活,聊经典,爱天地,爱人生」 孙悟空VS贾宝玉 孙悟空和贾宝玉,一个是《西游记》的主角,一个是《红楼梦》的主角。两个人看似隔着十万八千里,可骨子里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出身、性情、悟性,还有很多地方都很像,接下来我们就一样一样地看: ▲ 图片来源:83版《西游记》& 87版《红楼梦》 01 出身相似 两个人的出身都跟石头有关。孙悟空是从东胜神州花果山的一块石头里蹦出来的。 而贾宝玉的那块玉最初也是一块大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丢在大荒山无稽崖下。 两块石头都是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最终有了灵性。 而两块石头的数据也有相似之处。孙悟空那块仙石是3.65丈高,2.4丈围圆。相关数字是365和24。 贾宝玉的那块石头则是12丈高、24丈方。女娲补天一共炼了36501块,用了36500块,就剩这1块没用。 这两块石头的相关数字里都有365和24。而这两个数字刚好和中国古代周天的365度和24节气相合。这两个数字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两个维度都有了。 孙悟空和贾宝玉都是由石头而生灵气,可见他们两个的出身很像。 02 性情相似 两个人的性情也很像,都是骨子里很叛逆,不守规矩,都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 孙悟空不用说,大闹天宫、大闹龙宫、大闹地宫。不管天上的神仙也好、观音菩萨也好、唐僧也好,大家对他一致的称呼都是“你这泼猴”。 贾宝玉在贾府也一样不守规矩,无法无天。世人不会说的话,他偏说;世人不会做的事,他偏做。人们都说他淘气异常,性情乖张,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可以说孙悟空和贾宝玉在性情上也很像,都是“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 图片来源:83版《西游记》& 87版《红楼梦》 03 悟性相似 他们两个的前身都是受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所以悟性都很高。 孙悟空学艺的时候,菩提祖师在他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到里面,把中门关了,撇下众人。 孙悟空就知道是三更时从后门进,要秘密传道给他。菩提祖师见他果然去了,就说怪不得他是天地生成的,不然,怎么能猜透呢。 后来有次取经路上为了降妖,观音菩萨变成了妖精的模样。孙悟空看了就笑说,这到底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菩萨回了一句:“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孙悟空听了这话立马就顿悟了。 宝玉也是,从没去过农村的宝玉第一次到村庄里,看到那些锹、镢、锄、犁等东西觉得很好奇,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小厮们告诉他后,他说:“怪不得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为这个了。”脂砚斋看到这儿评说:聪明人自然是一喝即悟。 还有宝玉本来没有悟透情缘,以为所有的女孩儿都喜欢他、都钟情于他一个人,可是他一看龄官和贾蔷的感情,立马就悟了情缘,知道人生情缘各有分定,都是每个人各得每个人的眼泪罢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孙悟空和贾宝玉都是天分很高、悟性很强的人。 04 机缘相似 他们两个都有宝物机缘。孙悟空有如意金箍棒,贾宝玉有通灵宝玉。这都是物不离身、身不离物的宝物。 他们也都有高人机缘。孙悟空遇到的有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人。他们有的教孙悟空本领,有的在取经途中暗中护持。 而贾宝玉遇到的有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宝玉投胎的时候,是这两个人带着去投胎的,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也是这两个人出来保他性命的。比如贾宝玉和王熙凤姐弟俩中魔法的时候,就是他们来护持消灾的。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也都有个限制和惧怕。孙悟空最怕的是唐僧念紧箍咒,一念就头痛欲裂。 而贾宝玉最怕的则是他的父亲贾政。只要贾政一叫,贾宝玉就跟头顶上打了个焦雷一样。这么看贾政就是贾宝玉的紧箍咒了。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俩都有真真假假的问题。《红楼梦》里有个真假悟空,孙悟空是真悟空,六耳猕猴是假悟空。 而《红楼梦》里也有真假宝玉,有个贾宝玉,也有个甄宝玉。 可见孙悟空和贾宝玉都有宝物机缘、贵人机缘、真假机缘等等。 05 结局相似 这两个人的最终结局还很像,都皈依了佛门。孙悟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被封为佛教的斗战胜佛。 而贾宝玉则是在红尘富贵中修行,一步步堪破人生,也彻底领悟,出家为僧。两个人最终都皈依了佛门,都悟到了“空”。 这么看下来,孙悟空和贾宝玉还真是很像:出身相似、性情相似、悟性相似,机缘和结局也相似。 开句玩笑,要是在一本书里呀,这两个人说不定就拜了把兄弟了。 要说《西游记》和《红楼梦》同属四大名著,按理说这四大名著应该是花开四朵、各表一枝才对。可为什么《西游记》的孙悟空和《红楼梦》的贾宝玉偏偏在骨子里、在根源上这么相似呢? 想来想去,觉得大概是两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到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吧。 比如我们的文化向来崇尚玉石、崇尚悟性、崇尚真性情、崇尚机缘。而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恰好和这几点都合得上。 说到底,《西游记》和《红楼梦》都是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而这两部书也正是中华文化这根古藤上结的最好的两个瓜。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