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莫过苏东坡

 赵小册 2020-01-04

文&音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点击绿标收听音频

一千多年来,苏东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我们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每到中秋节总会被想起的诗句。

还有我们平时常说的“胸有成竹”、“不识庐山真面目”、“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都是苏东坡创的。

我们去杭州西湖的时候,看到的苏堤,也是苏东坡修的。“西湖十景”里的“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就是苏东坡最初建的。 

还有化妆品“相宜本草”的品牌名字,就出自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另外中式快餐“东方既白”的名字,也出自苏东坡的“赤壁赋”。

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他跟好朋友泛舟湖上,美景明月,扣弦而歌,饮酒聊天,很是尽兴,不知不觉就在船上睡着了,不知东方之既白”。“东方既白”,就出自这儿。

除了刚才说的这些,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像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豆腐等等,都是跟苏东坡有关的美食。

从古到今,苏东坡之所以受这么多人喜爱,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诗词;一方面是因为他做地方官的时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有趣”。

他不像圣人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一个真真实实、有趣好玩的人。

苏东坡生性诙谐、爱开玩笑,跟所有的人都能打成一片,对人没有分别心。他自己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的确,“有趣”是苏东坡的一个很重要的标签。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跟苏东坡有关的几件有趣、好玩的事:

01

河东狮吼

苏东坡有个好朋友叫陈慥(zào),也就是陈季常。妻子姓柳,是河东人氏。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经常去陈慥家玩儿。

有一天,苏东坡等好朋友又去陈慥家喝酒,大家谈天说地,高谈阔论,饮酒作乐,彻夜不眠。

陈慥的夫人柳氏不耐烦了,就冲他们一声断喝。怕老婆的陈慥听了,吓的一哆嗦,手里的拐杖都吓掉了。

苏东坡开陈慥的玩笑,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调侃这件事,他说: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里面的龙丘居士说的就是陈慥了。于是从这儿开始就有了“河东狮吼”这个典故。

前些年香港拍过一部影片,就叫《河东狮吼》,是张柏芝和古天乐主演的,说的就是陈慥和柳氏夫人的故事。当然电影中多少有些虚构,我们就当是戏说版吧。

不过“河东狮吼”这句成语,倒是随着苏东坡的这首诗传开了。不知道当时柳氏夫人有没有想打苏东坡一顿的想法,呵呵。

02

不合时宜

苏东坡不止开朋友玩笑,也开自己玩笑。

有一天苏东坡退朝回家,饭后在院子里散步。

然后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问身边的人:“你们猜猜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有的人说“是才华”,有的人说“满是文章”,也有的人说“是满腹经纶”,苏东坡都摇头。朝云说:“这里面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说,对呀,还是朝云了解我。

03

猪肉颂

苏东坡跟别的诗人不大一样。别的诗人都写风花雪月、浪漫文章;可苏东坡却不拘泥于这些,他还写过一篇“猪肉颂”。

对,你没看错,这不是玩笑,苏东坡真的写过一篇有关“猪肉”的文章,就叫“猪肉颂”。

大概意思是说:“把锅洗净,少放些水,烧上柴,用小火慢炖。等着猪肉自己熟,别催它,火候到的时候,猪肉自然就味美了。

黄州猪肉好,价钱超便宜。富贵的人不肯吃,穷人不知道怎么吃。如果早晨起来吃两碗,那简直是太爽了。”

这篇“猪肉颂”,你在百度一搜就能搜到,刚才说的是大概意思,原文是这样的: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话说从古至今为猪肉写颂的人,大概也只有苏东坡这么好玩儿的人了。

04

紫金砚

有名的大书法家米芾也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两个人交往了二十多年。

同在一个地方时,两人经常见面;不在一个地方时,也会经常写信联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哥们儿。

米芾喜欢好砚,苏东坡也喜欢好砚。米芾有一方特别珍爱的紫金砚,苏东坡也特别喜欢,就借走了。

可是借走了之后,他越看越喜欢,就赖着不还了,他还告诉自己的儿子说,希望将来能把这方紫金砚给自己陪葬。

米芾一听就急了,赶紧冲过去把紫金砚抢了回来。关于这件事,米芾还写了一幅字,这幅字就是现在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紫金研帖”。

(↑ 米芾《紫金研帖》)

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

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里面说的意思是:苏子瞻(也就是苏东坡)借了我一块紫金砚,还嘱咐他儿子要放进棺材陪葬;

我知道了消息,赶紧要回这块紫金砚,这么宝贵的东西还是在世上代代相传为好,千万别跟苏东坡长眠地下。

哈哈,大文人苏东坡也跟好朋友耍赖。

05

一树梨花压海棠

除了刚才提到的米芾、陈慥,著名词人张先也是苏东坡的好友之一。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还写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见到张先的诗后,就写了一首诗调侃老友: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要说这可是诗词界的小黄文了。苏东坡开玩笑的这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在后来也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词。

苏东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民间就流传了很多真真假假的关于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

说的是苏东坡经常想开佛印的玩笑、捉弄佛印。可通常都是自己反被开玩笑,但他也不嗔不怒、不纠结,都是哈哈一笑了之。

说起来,苏东坡真是一个没有偶像包袱的人。他不像别的大家那样高高在上,他就像是身边的一个朋友,既有才,又有见识,还特别有趣。

也许正是这么有趣的苏东坡、这么接地气的苏东坡,才让大家这么喜欢他的吧。

- End -

点击蓝字可阅读其它文章 ↓↓

朗读者丨陈数:听从内心的声音,你才会最美

《红楼梦》里贾母的用人智慧(丫鬟篇)

终于见到蒋勋老师啦

有一种幸福叫“夏天买到一个甜的瓜”

赵小册,生于河北,客居江南。

晚上9点,用声音向你问好。

新浪微博:@赵小册的小花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