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你以为”也许只是“你以为”

 赵小册 2020-01-04

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江南的春天比北方长,秋天也比北方长。

虽然节气已经立冬了,可往窗外一看,还是满目苍翠的绿,只是偶尔点缀了一点点黄,仿佛老天才开始作画,才开始涂抹秋天的颜色一样。

阳光斜斜的照进屋里,洒在脚边、腿上,很暖、很熨帖。

一扭头就看到书架上的《红楼梦》,就抽下来随手一翻。

刚好看到宝玉挨打后,袭人去见王夫人的那段。王夫人对袭人一口一个“我的儿”叫着:

“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

只听这两句话,就能感到满满的欣赏和喜欢。

老实本分、乖巧柔顺,这是王夫人对怡红院首席大丫头袭人的评价。

 02 

与袭人的地位相似,晴雯也是怡红院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

可是与对袭人的春风拂面相比,王夫人对晴雯简直就是寒风凛冽了。

把书翻翻找找、找找翻翻,终于找到了晴雯见王夫人的那段。王夫人一见晴雯,就是满脸的嫌弃和看不惯:

“好个美人!真像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

 “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

晴雯走了以后,王夫人还愤愤的说:“这几年我越发精神短了,照顾不到。这样妖精似的东西竟没看见。”

 03 

这两个镜头是这么不同,对比强烈。

在王夫人眼里,袭人老实本分,一定是最妥帖的人;而晴雯貌美轻狂,一定是个“狐狸精”。

可是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第一个跟宝玉发生性关系的却是袭人,是那个在王夫人眼里最乖、最柔顺的袭人。

而那个被王夫人认为貌美轻浮、狐狸精一样的晴雯,一直到被赶出贾府、含恨而终,也跟宝玉清清白白。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白担了个狐狸精的虚名”。

王夫人之所以那样认为,就是因为她觉得晴雯模样俏丽、言谈不让人,就是个狐狸精的样子。

可是很奇怪,真正在性方面很大胆的女孩,不是晴雯,而是袭人。晴雯什么也没做,所以她觉得很冤枉。

我想如果王夫人穿越到现在,也看到《红楼梦》,也看到袭人和晴雯背后的样子,不知道她会怎么想。

 04 

很喜欢蒋勋先生对这一段的解读,他说:

“《红楼梦》的精彩在于,任何角色你都很难解释他是好还是坏,比如晴雯,她是一个生命的现象。

读《红楼梦》常常会让我们想到身边的人。

在中学时,教官规定头发一定要剪到耳朵上边,有一个女孩不肯听,一定要留长的;裙子一定要盖过膝盖,她就偏偏要露出膝盖来。

那个女孩最后被记大过退学,我还记得她哭泣的样子。

其实她什么也没做,她比那些私下做了很多大胆事情的女孩子要规矩得多。

晴雯就是这样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女孩子。作者对她有一种心疼,她好像惹人厌,好像是一个不规矩的人,可是她比很多不规矩的人还要规矩。”

有的时候真是这样,我们以为的,只是我们以为。

 05 

在《红楼梦》里还有一次,就是有一年冬天下雪后,大家在芦雪庵聚会,大观园里的姐妹们,还有王熙凤、平儿等都也来了。

吃完、洗漱以后,平儿的虾须镯却丢了一个,左找右找,踪迹全无。

后来王熙凤就让园子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最后终于查清了,原来是怡红院的小丫头坠儿偷的。

平儿去怡红院跟麝月说这件事的时候,提到一句话说:

“我们只疑惑邢姑娘的丫头,本来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再不料定是你们这里的。”

也就是说大家第一个怀疑的就是邢岫烟的丫头。

大家都觉得邢岫烟的丫头,小孩子家又穷,又没见过是世面,所以就被当成了第一个怀疑对象。

可这只是大家的以为而已。幸亏后来查清了真相,不然邢岫烟的丫头不是要背一辈子的贼名吗。

其实不管是王夫人对袭人和晴雯的“我以为”,还是大家对虾须镯失窃事件的“我以为”,其实都只是“我以为”而已。

不止传奇是这样,在我们的现实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

比如有的人以为同学会中最光鲜的那个同学,一定是顺风顺水、毫无压力,可其实我们并没看到他背后的努力、起伏和坚持。

比如有的人以为到了年龄不结婚就一定不幸福,可其实你以为不幸福的那个人,却活的圆满、自足而踏实。

也许很多“你以为”,真的只是“你以为”……

- End -

点击蓝字可阅读其它文章 ↓↓

“人在旅途”之“路上那些事儿”

小册读名著丨《傅雷家书》:谈爱情和终身伴侣的选择

赵小册,生于河北,客居江南,

做过电台主持,做过英文老师,

做过公司翻译,

其实最想做的,还是自己。

天南海北,不管身在何处,

始终相信:“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