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草衔环报君恩

 赵小册 2020-01-04

文丨赵小册  图丨赵小册

 01 

江南的水多,桥也多。在这许许多多的桥里,就要数古镇的那些桥,最古典、最有江南的韵味了。

在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一弯河水穿街而过,河水隔不远就有一座弯弯的、高高的石拱桥。水上的桥和水中的影子,天衣无缝的合成一个圆圆满满、温温润润的圆。

江南的桥,有不少都是这个样子的。在江南的桥中,有一座桥,虽然样子和其它的桥差不多,但它却有一个很特别、很好听的名字,叫“报恩桥”。

报恩桥的桥头,立着一个石碑,写着报恩桥的来历。来来往往过桥的人,见到这个石碑都要来看一看。

报恩桥本来是一个没有名的、简单的木桥。明朝的时候,当地有个商人叫冯克安,因为追随东林党人,被专政的宦官一党所害,全家被杀,只有年幼的儿子冯伯卿死里逃生。

冯克安遇难前,把三箱金银秘密的寄在当地的商人朋友奚家。奚家一直坚守诚信,历经两代人的时间,多年寻访冯家后人。后来终于在几十年后找到冯伯卿的下落,把三箱金银交还给冯伯卿,了却了“完璧归赵”的夙愿。

当时的冯伯卿穷困潦倒,得到了这笔银子后,绝处逢生。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重振家业,成为大富。

冯伯卿不忘报恩,准备了六箱金银,亲自送到奚家,还把当地的一座木桥改成石拱桥,取名“报恩桥”。

乡民们都感动于这个故事,于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02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种报恩的故事,总是觉得很感动。其实在大家喜欢的故事中,有很多也是关于报恩的。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就是一个报恩的故事。

林黛玉本来是一株绛珠仙草,因为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所以这绛珠草才能久延岁月。后来绛珠草修炼成了绛珠仙子,却一直没忘记这份恩情。

有一天神瑛侍者下凡投胎,绛珠仙子就决定追随报恩,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因为报恩,所以才引出后来林黛玉、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故事。

白蛇传也是。传说白素贞本来是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一天小白蛇被捕蛇老人捕获,差点有杀身之祸,幸亏一个小牧童求情,救下了小白蛇。

后来小白蛇修炼成蛇仙,就来到杭州西湖找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也是因为报恩,才有了白素贞、许仙和白蛇传的故事。

你也许会说,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可经久流传的神话故事、大家都喜欢的神话故事,里面一定藏着某种动人的密码,这密码就是人们心里对知恩、报恩的赞赏和感动吧。

 03 

西汉的开国大将韩信也是知恩、报恩的人。

韩信小时候父母双亡,日子过得很艰难,常常没有饭吃。所以只好到城下淮水边去钓鱼,钓到了就可以卖几个钱,钓不到就饿肚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有个为人家漂洗的老妇人,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一连很多天都是这样。

韩信非常感激,对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您。”大娘却生气地说:“我是看你可怜才送饭给你吃,哪图什么报答!”

后来韩信被汉高祖刘邦赏识,拜为大将,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侯拜相。

韩信回到家乡楚地后,就派人四处寻找,终于找到当年的那位大娘。韩信对她谢了又谢,并赠千金作为报答。大娘并不图这些钱,可是推辞不得,只好领谢而去。

韩信这“一饭之恩”的故事,也很让人感动。

 04 

前几天在苏小旗的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让我很有感触。她说:

“六月份到现在,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大号,尤其是简爱,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我会在以后单方面、头条、单勾相继推帮助我的你们。

当然,更感谢你们的阅读和转发——我永远记得,我的基础粉丝,都是朋友圈的你们一次又一次转发后积攒下来的,这是我公号读者高粘度的最主要基础。能做的,就是继续写。也许以后公号会跟博客一样渐渐式微,直至没落,但我会一直用文字表达。”

我很喜欢这条朋友圈,也很喜欢里面那种知恩、报恩的感觉。

苏小旗在感谢帮助过她的人,而她确是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做公众号以来,苏小旗和小富女都曾经给过我帮助。她们自己说这是举手之劳;可对于我来说,这种帮助却像现在外面的秋阳一样,温暖而又熨帖。

她们都是有自己风格、有自己姿态的人,文字也很有质感。每次她们的公众号推送之后,我都会感兴趣的点开,她们的公众号也在我的置顶公众号之列。

对了,如果你感兴趣,也欢迎去做客哦,去她们那的路是:

公众号:苏小旗;

简介:生如蚁而美如神;

ID:huanyan-su。

公众号:小富女;

简介:外在云淡风轻,内心富丽堂皇;ID:beauty-life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