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者丨冯小刚谈自己的青春岁月

 赵小册 2020-01-04

(视频长13分25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5月6日是“朗读者”第一季的最后一期,主题是“青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冯小刚也在节目里谈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1 每个成功的背后

都有无数平凡日子的积淀

冯小刚年轻的时候是在部队文工团画画、做舞台美术。一个工作是画舞台的布景,包括设计;另外一个就是装台、卸台。一幕结束,下一幕开始,会有一个幕间曲,在这幕间曲里头,大幕关上之后,所有的人冲到台上来,你会看到所有的布景在往上升,下一幕的布景在往下降。有七八年的时间,冯小刚都在这个剧院的礼堂的上面拉吊杆。

我们现在都知道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知道他是著名导演。董卿在最开始的时候对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个调查,说“没有”看过冯小刚电影的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大家都看过。我想不止现场的人都看过,我们也大都看过冯小刚的电影吧,尤其是之前的贺岁电影,像“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等。

我们之前可能只注意到冯小刚成名之后的风光,却很少关注他在成名之前,在七八年那么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在剧院的礼堂上面拉吊杆。我想如果没有之前平凡日子的积累,也就没有他现在的成功吧。

所以在看名人故事的时候,我很喜欢看他们成名之前的一些故事,看他们还在平凡时候的一些积淀。其实每个成功的人都是这样的,在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平凡日子的积淀。

2 每个人的青春

都有一段青涩懵懂的时光

谈到青春岁月,谈到女兵,冯小刚说:“每个战士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文工团的女兵。”他这话一说,立马就逗乐了台下的观众。

冯小刚说,他在部队的时候,为了“偶遇”舞蹈队的女兵,会成心算计在她们经过的那个时间,拿着饭盆去食堂,希望能和她们打一个照面。但是有的时候自己走过去了,她们也没过来。冯小刚说他走到食堂,不甘心,就再走回到自己的宿舍楼,他说可能走三趟才能赶上。想想那画面,真的很像冯氏喜剧里的一个情节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这种青涩懵懂的时光,也不知道是甜,也不知道是苦,就像阳光下的青果子,虽然生涩,但也满心欢喜。是不是看到这段,你也想起了自己青春时光里的某个场景或某件趣事了呢。

3 每个人心里

都藏着一段告别的情景和心情

在谈到离开部队时那种不舍的心情,董卿读了冯小刚书里的一段文字:

我记得去城建开发总公司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本来我已经躺下了,忽然意识到明天我就沦为一名平头百姓,一种对军队的留恋让我心如刀绞。我起来重新穿上军装站在大衣柜前,望着镜子里的军人依依不舍。

我转过身来对母亲说:“您坐好了我给您敬个礼吧,您好好看看,明天儿子就不能穿军装了。”

母亲也很动情,露出了不胜惋惜的神情。她说:“你穿什么也不如穿军装好看。”

那一夜我一直穿着军装,抽了很多烟。天亮了才摘下领章和帽子上的五角星,郑重地交给母亲代为保存。

这也是一个很有共鸣的场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段告别的情景和心情。

我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告别的心情是:又有狂欢、又有悲伤。

狂欢的是,好像终于长大了、终于获得了自由一样。我记得毕业之前最狂欢的一幕是,毕业班都疯狂的撕书,撕了以后就顺着窗户扬下去,然后一边扬,一边兴奋的大叫。然后宿管的阿姨和老师们似乎也很理解我们这种情绪,没有横加阻止、大加训斥。我想他们是带着一种“既欣喜我们的成长、又留恋我们的即将离开”的一种心情,在包容着我们吧。

当然毕业之前,除了狂欢,还有一部分是忧伤。之前大家都没哭,但吃“散伙饭”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边吃,一边唱歌,一边说着分别的话。想想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如今马上就要天各一方,因为都是不同省份的同学,以后见不见得到还不知道,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尤其是唱到那几首经典的离别歌曲时,我记得有一首是张学友的“祝福”,还记得里面有几句歌词是:“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度过。莫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怕只怕泪水轻轻的滑落……”所有的人听了都心有所感,不止女生,还有从不见眼泪的男生,也都哭的稀里哗啦的。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一个离别的画面。在你的记忆里,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难忘的离别画面呢。

4 “我从来没有长大,

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董卿问冯小刚,怎样来定义“青春”这两个字。

冯小刚说:“我觉得应该是‘单纯’这俩字,我觉得就我现在,还是在青春里,我成为不了特别成熟的人。所以经常像陈道明、张国立,他们有时候会说:‘小刚你六十了,有时候还是很幼稚。’我把这当成对我莫大的一个表扬。我为什么要按着一个年龄去做,好像什么年龄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我依然是不着调的,依然是有点随心所欲的。”

的确,跟其他的娱乐圈人相比,冯小刚的确有点“随心所欲”,爱说得罪人的话,爱炮轰人,所以他有一个外号叫“小钢炮”。

说到这,想起昨天看到冯小刚这一段的一个场景。当电视里的董卿说:“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冯小刚”。我听了,就三跳两跳的跳到另一个屋子,对正在玩游戏的老公大喊:“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小-钢-炮”。听到“小-钢-炮”三个字,我们就哈哈大笑一阵,然后我又跑回去接着看的这段视频。

话题再扯回来,快六十岁冯小刚说,感觉自己还是在青春里,依然是不着调的,依然是随心所欲的。董卿对此很有感想,说说:“我特别喜欢阿瑟·克拉克墓志铭上的那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冯小刚听了这句话,立马竖起大拇指,说“说的太对了!”

这句话董卿很喜欢,她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我也很喜欢这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但从来没有停止生长。”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美好的一个状态。

 

很喜欢冯小刚选的这首诗:《当我开始爱自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诗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写的,是卓别林在自己70岁生日当天写的。这首诗很美,很有种豁达、通透和澄净的感觉,很适合我们细细的品读。为了方便大家留存,我就把文字版的放在下面吧。

当我开始爱自己(节选)

(卓别林)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

活着,

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真实”。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懂得,

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 

是多么的无礼, 

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尊重”。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

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才明白,

我其实一直都在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方,

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静。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自信”。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单纯”。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开始远离

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

还是事情和环境, 

我远离一切

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做

“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

这是“自爱”。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 

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 

现在我只活在

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 

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 

如此日复一日。

这就叫“完美”。 

我们无须再害怕

自己和他人的分歧, 

矛盾和问题,

因为即使星星

有时也会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天,

这就是“生命”

- End -

点击蓝字可阅读其它有关“朗读者”的文章 ↓↓

董卿,用“朗读者”唤醒大家心里的美好和感动

朗读者丨斯琴高娃献给母亲的深情朗读,看哭了无数人

朗读者丨致生命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告别(朗读者第7期“告别”有感)

朗读者丨汪明荃、罗家英夫妇斗嘴秀恩爱

朗读者丨赵文瑄为爱宠朗读

朗读者丨董卿朗读“红楼梦”

朗读者丨金士杰花甲之年喜得龙凤胎

董卿谈“朗读者”幕后的故事

细数《人民的名义》中的“朗读者”

银话筒 ( ID: yinhuatong7)

生活美学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的身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