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恶无近刑 是二混子的养生刻画?

 QDLF888 2020-01-04

文/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大意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只会让人疲惫不堪。因为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就因为生命短暂,活着不容易,供养双亲尽享天年也不容易,那保命养身,就要抓住在社会中的生存规律和保养身体的规律。

《人间世》篇写到这样一位一身邋遢,混一副无赖模样的游世高手:

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项,会撮指天,五官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疏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疏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食十束薪。

大意是:支离疏这个人,两颊贴近肚脐,肩膀高过头顶,发髻直指天空,五官朝上翻着,胯骨权当两肋。他磨针替别人缝补衣服,足以养活自己;用簸箕筛谷物,足以养活十口人。朝廷征兵,支离疏大摇大摆地走在他们中间,也不担心被挑中。朝廷有大型徭役之时,支离疏因为身体残疾,也可以不参加。朝廷赐给老弱病残粮食的时候,支离疏享受三钟粟、十束柴火。像身体如支离疏般支离的,犹然可以养活自己得享天年。

     这位支离疏活得很自在,他病残得不成样子,却可以缝洗衣服、簸米筛糠过活。兵役徭役来了,正常人要逃匿躲避,他可以大摇大摆,政府赈济贫困,他又可以安享三钟米十捆柴。这就是“无用”的好处。

    可是在这位“无用”高人的身上,我们看不到战国时隐者形象通常有的那种自尊自重,这是一个“二混子”的形象。什么干净自尊全都没有了,只要有好处就得意洋洋,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支离疏的混子气息,不在于全身怪病,而在于安然地以怪病为武器谋求好处。在这以“无用”为用的满不在乎的混子形象中,隐者传统暗中坚持的最后一点自尊被消解了,只剩下一个再无任何精神分量的“活着”。

  上面《养生主》里面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生,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其中“为恶无近刑”一句,古今注庄者,鲜有直接承认庄子认为可以做坏事。庄子怎么能提倡做坏事呢?但事实上庄子在这里说的就是可以做坏事,只要不受刑法制裁就行了。

     这里的关键不是庄子鼓励人“为恶”,而是对做人是否应有某种准则满不在乎。活命就行,并没有什么原则,没有什么精神上使人安慰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做点坏事?为什么不能因做坏事不受惩罚而得意洋洋?

     “为恶无近刑”这一段就有这种语含嘲弄的得意洋洋,与“庖丁解牛”从骨节缝隙中批刀入去的得意洋洋,支离疏甩着膀子在抓兵役的官差前大摇大摆的得意洋洋是一样的。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难道不是二混子的生活刻画?二混子本身也不追求多深的知识,他们的形象也不可能追求什么自尊,搞多深的名誉财富,他们只注重活着,故而可以,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但这种解释对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