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家徇真讲解“颠倒饮食”的第二大原则

 手图 2020-01-04

Cosmic Consciousness 来自散家徇真之颠倒饮食 00:00 19:28

颠倒饮食第二大原则:减少损耗。

     什么是损耗?

      你买辆车,天天跑,过几年十几年就磨损成废铁了。人不是车,损耗更复杂,不知道损耗在哪里,想减也减不了,减少损耗还是个认识问题!吃饭,要消化,消化胃就得动,动就会带来损耗。消化食物并不仅仅是胃在动,肝心脾肺肾、胆肠子膀胱都得为你这口饭动起来。动,损耗就来了。不动行不行?也行也不行,说不行,是不吃饭人会失去水谷精微的滋补饿死;说行,是一些修家会服气以充,但这些修家是经过离固后修行出来的,并不是我们常人能做到的。两个熟人碰面,会问一句中国人特有的问候语:

      问:“吃过了?”

      答:“吃过了。”

      什么是吃过?老祖宗早就有告诫:吃中守过。只是我们说了几十辈几百辈,话是记住了,但祖训早忘得一干二净。我们中国人吃饭用的筷子,标准长短是七寸六分,也是在时时告诫后人,人有七情六欲之乐,同时也有七情六欲之过,需认过识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颠倒饮食的第一大原则告诉我们:物无美恶,过则成灾。为什么不能过呢?

      因为“过”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损耗。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约有70%以上的损耗是因各种“过”而带来的额外损耗。

      过,走字底一个寸。带走字底的字都有一个共性,或明或暗表示着某种痕迹、轨迹。寸的本意指手下一指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手下一指有脉,脉动,叫寸口,中医把脉的地方。所以寸的意思除了有长短法度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暗指脉动、人心、节律。寸口处除了有脉动,还有一个特点,寸处最细,很容易受制于人,是人薄弱、脆弱之地,又隐喻人的缺点,容易受伤、受制于人的地方。

      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最重要的是认识什么是过,才能减损降耗。过就是心迹,而且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缺点、短处等流露的痕迹叫过。

      一个人的所过之处,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给别人留下什么?如果是满地的伤痕与伤害,你可否想过,过往的自己有什么过错?往往带给自己与他人的伤害全部是由自己的人性、心理、性格中的缺陷所至。现在身体有了各种毛病,求医医不得、问药药不灵,可是否有人从这个“过”字上找过答案呢?

      小孩回来说丢东西了,大人会问,你“找过”了没?这里的找过是什么意思?找过,口头语的意思是丢了东西沿着行走、活动的足迹找找看丢哪里了。为什么说是找过?其更深的意思是老丢东西,应该有什么坏习惯,让你反省本过。

      过是生活中对人身心最多最大的损耗与伤害,对身而言,集中体现在饮食上;对心而言,集中体现在性格上。

      有个词叫一分为二,这个词很有意思,按中国人的哲学,事物都应该是一分为三的,上中下,左中右,里中外,为什么叫一分为二?

      这是因为我执中,事分左右为二,看事看物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中”这个点放进去,而是从事物中择出来,执中傍观。这种认识事物的心态、角度、境界才能客观而无耗,是守过的至高境界,这才是善、是修养、是无为、是真正的守。

      大能看事识物一分为二,糊涂人看事认物也是一分为二,此二非彼二,此二是彼二。糊涂人是认,大能是识,此中差别如天堑,原来只是颠倒了。

      颠倒饮食既是恢复还原脾胃功能之法,也是修行入道之门。对这两大原则的认识所悟不同,决定着未来收获成就的多寡。

      颠倒饮食,又叫守过,与颠倒运动中的守气,是我散家修行的双守法门。所谓守过,就是查察生活中的不足与伤害,如果吃冰箱里拿出来的黄瓜会伤胃气,那就守住这个原则,不吃。

      守过,又是守心迹,什么事什么人从你心中划过或停留,带给你的是什么,伤害还是温暖?你的心迹又是什么样的状态,郁闷还是喜悦,温情还是伤悲?这遇人历事后表现的种种心迹,同样需要我们守住。

      很多很多的过,又都是贪心的结果,不贪,很少出过。所以,守过,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守贪念、贪欲、贪心。守住这些过,灾祸就少。

      民以食为天,又吃五谷得百病。不管你是谁,只要吃饭,就会生病,你就是个医学教授,同样会生病,生病就表示有过,为什么会有过呢?因为你不知何为过,如何守住过。守住这个过,不仅不会生病,而且随着你的修正,认知会越来越中正,举止言行也会向中正靠近,损耗就会越来越少,身上的各类慢性病也会随之逐渐消退,需要多长时间就能见到这种守过带来的好处呢?三个月!

      这个守过,就是颠倒饮食应时时把握的核心,把握的越好,损耗就越少。

      认识到生活中的伤害才可以避免伤害,这谁都懂,不用我讲。可事实是你习惯于伤害而不知其是伤害,因为你一直生活在颠倒中而不自知。

      颠倒饮食会教你如何守过,如何避免伤害,没了新的伤害,身心就会充满精气、正能量。

      经历过颠倒饮食后,大家或许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无伤害,什么叫自愈力,什么叫简单,什么叫中医,什么叫大道至简。

      简单到你一听想放弃的感觉,可就这么简单的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带来的惊喜却往往出乎意料。

     中医在追溯人的病因时总结出三个致病病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外因指风寒暑湿燥火因太过而客侵人体,造成伤害,伤害还是因为这六气因过成邪而对人造成不该有的伤害。内因指情志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过,照样会对五脏产生损耗而受到伤害。

      怎么才能减少这些损耗而不至于让人受伤害呢?

      当然是认识,我经常说,一切都是认识问题,你不认识,自然会身处伤害而不自知,把伤害当习惯,把因过而带给人的损耗当作正常,所以你很有文化、很有水平、很会养生,照样身体会出毛病。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隐藏在生活中的颠倒。大家称我“老师”,显得尊重有礼貌。叫久了,我就会在大家面前注意这个“老师”形象,就会动心思什么话能说,什么话有损老师这个光辉形象,这么动心一想,产生了心动的痕迹,动心即伪,带给大家的就会是各种言行举止的装逼,久了就表里不一了,就会有违大道的“纯”与“真”的要求,内外产生心理负压,持续久了,就装累了,累就是病。有人说,那叫你老师,你别装啊!不装不行,因为活人的三要素:饮食、男女、虚荣,告诉我们,做到不装比装更难。谁可否想过,叫一声老师竟然会产生这一系列的损耗?这种心神损耗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充斥在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为什么我在群里会“瞬飞”每一个违反群规的人?就是想告诉在颠倒还原驻颜养生营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耗散一点点心神,既无对错,何必浪费心神时间呢?要养成不耗散心神处理问题的习惯。认识力越高,能不耗散心神而就能处理好的问题也会越多,什么叫修行,这就叫修行。

      认识力不足,一言一行都透露着伤害,不仅损耗自己,还会给身边人带来无谓地伤害。比如出口就是埋怨,动不动就表情夸张发火嗓门大,怨耗散的是脾气、怒耗散的是肝气。过早成为黄脸婆、满脸肝斑,就是这么一天天、一次次攒出来的。认识不足,人就会无聊空虚,即便身不动,心也静不下来。一个人呆家里,坐着躺着,心里也会有乱七八糟的事飞来飞去,留下一道道痕迹。好多人喜欢静坐调心,但认识力不足,很难骑在马背上让马乖顺,很难拴住老猿不上窜下跳。认识力不足,静坐时,灵界也是龙虎齐吼,很难把它们安顿下来。身不静,伤后天之脾。心不静,损先天之圆。灵不静,耗的直接是人的生机。身心灵三界之损耗,是生命的轨迹。而生命的轨迹,又深深烙印在人的容颜上生活中。如何“慎独”“格物”,认识力是根本,减少损耗是目的。

      人之心神损耗,主要来自饮食身,男女心,虚荣灵。真正因钱因权因名的损耗并不大,况且这些物最终还是为了满足身心灵这三界之需。坚持颠倒饮食只要求我们关注身安就行了。这是最简单版的颠倒饮食。

      如果想要驻颜,就要学会入静。入静的状态下,切视闭听,看不见看而看得清,听不到听而听得细。随时入静是散家独有之法,因静入坐叫静坐。不静而坐,是坐静,能不能静还两说。坐而求静就颠倒了,或许真有能降龙缚虎、骑马拴猿的牛人,那也是强扭的瓜,是苦修,会很累,累就是耗散。

      为什么要静呢?

      静是把损耗降到最底的一种状态。掌心纹细而密,就是心神五脏损耗而产生的痕迹。把手掌伸出来看,很多细纹刺破心包纹了,那你就是个内心很不安的人。如果刺破心包纹的细纹很少,而且心包纹离生命线又远,这样的人,欲望就少,内心就安稳,不是修行人也比修行人更能随遇而安。一块顽石,以流星的姿态划过大气层,被消失是分分钟钟的事,如果放院子里当板凳坐,坐个百十年仍就光滑坚固。很多人会讲,静可使人身心合一,这话不假,身心合一的人没烦恼没喜乐,是很悠闲。但五脏之气都被你耗的连它自己都不够用,你拿什么实现身心合一呢?

      颠倒理论讲起来,很复杂。但颠倒饮食执行起来却很简单,我甚至用十多个字就能说完。无非是两大原则,第一大原则:物无美恶,过则成灾;第二大原则:减少损耗。

      大道至简,莫不如此。

温馨提示:

散家徇真原创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