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三戒AAA 2020-01-04

对于帝国来说,扩张是其本质。然而,对于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大清帝国来说,有些与众不同。清帝国的扩张经历了从努尔哈赤建国开始到乾隆帝时期,持续扩张的时间几乎长达150年。最终,这个诞生于中国辽东的汗国,扩张成为一个疆域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清帝国的最初和全盛版图对比

对于世袭王朝来说,统治者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要保持3代人的锐意扩张都很难得。那么,清帝国为何能保持这么长时间的扩张动力,并最终成就庞大的帝国的呢?

一、从努尔哈赤到清太宗时期:生存的压力

这是清帝国的奠基时期,从建州卫开始,到据有整个辽东,再到控制漠南蒙古,再到取得朝鲜的臣服。扩张的主要原因是脱离明帝国的附庸,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并有支撑国民经济的物资来源。

努尔哈赤原来不过是明帝国的建州卫指挥使。由于父祖被杀,受到明朝边将李成梁的特别关注,逐渐壮大。首先在李成梁的帮助之下统一了建州女真,其次统一了海西、野人、建州女真三大部。成为辽东炙手可热的势力。这时努尔哈赤已经与明帝国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但名义上还是明帝国的藩属。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而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称天命汗。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正式与明帝国决裂。此后,努尔哈赤虽然不断的战胜明军,但主要还是明军进攻而后金防守,努尔哈赤的进攻以掠夺物资为主。因此,实际上努尔哈赤是在争取独立而已。

到了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改国号为清,后金汗国才正式成为清帝国。皇太极的眼光较乃父长远,他将目光放到了漠南蒙古,通过多次战争,打败了蒙古林丹汗,成为满洲及漠南蒙古共同的皇帝,皇太极还让朝鲜成为了他的藩属国。

在对明的策略上,从辽东入关多次失败后,皇太极尝试通过漠南蒙古绕道长城外的古北口等处直接进入到明帝国首都北京附近。这使得明帝国大受其患。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但同时,皇太极多次欲开启与明帝国的和谈,在皇太极眼里,明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是难以征服的。因此,这时期的清帝国并没有要征服、吞并明帝国的打算,对明帝国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只是为了取得与明帝国平等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关系,并从明帝国那里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

但因为明帝国统治阶层的不知变通,和谈破裂。在这过程中,皇太极及满清通过降将和正式的外交,更加熟悉明帝国的事务和实力,为后来入关奠定了基础。

二、从顺治到康熙前期:入主中原的野心

这是清帝国入主中原的主要时期。清帝国的疆域从据有辽东漠南蒙古,到完全据有汉地。这一时期扩张的原因是多尔衮看到了入主中原的机会,决定率领清军入关夺取中原汉地,后来的整个顺治帝时期和康熙初年都是在完成这一目标。

明帝国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覆灭。吴三桂的投降使得摄政王多尔衮意识到这是一个入主中原绝佳的机会。随着成功占领北京,满清统治者的野心开始膨胀,想要占据明帝国两京十三省所有的疆域。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顺治初年,清帝国刚占领北京时的局势

实际上,这时候的满清主力军队不过10余万,人口也远不及中原汉人,是没有实力占据整个明帝国故地的。这从南明的多次反攻成功和清军在广西、江浙等地的多次大败可以得知。

这时期的中原十分混乱,各自盘踞的南明势力、从北方失利的李自成、张献忠余部,还有各地的乡绅势力。但清帝国的战略策略十分成功。

  • 首先,利用占领中原正统首都北京的优势,将农民军定性为消灭明帝国的敌人,而把自己塑造成为明帝国的继承人。为崇祯帝发丧、定谥,并宣布录用前明官吏等等。这一系列的政治作秀很是让一部分士大夫归附于清帝国。
  • 第二,重金高爵诱导汉将的投降,让他们充当先锋,而将满洲主力布置在后,既能够监督降军,又能够在降军失利的情况作为第二道防线,稳住阵脚,防止在进攻失利时大面积溃败;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 第三,清军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蚕食汉地,不贪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注重在战略上的压倒态势;
  • 第四,清帝国利用各地盘根错节的乡绅势力对明帝国和农民军都不满的情况,每占领一地便以中华正统的名义大力拉拢当地盘根错节的乡绅士大夫。这样清帝国在很多地方逐渐站稳脚跟。

在这样的策略引导下,清帝国很快将势力扩展到陕西、河南、山东一线,占据了战略优势。尽管南明势力和农民军余部在看清了这一切之后联合对付清帝国,也挽回不了战略局势。虽有反复,但很快清帝国就确立了在中原的统治。康熙二年,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朱由榔被缢杀于云南,清帝国基本统一了明故地两京十三省。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康熙年间,清帝国初次占领全部汉地

在这之后,吴三桂等三藩曾有过短暂反叛,但最终被康熙帝扑灭,并不完全算疆域扩张,此处不论。这个时期,清帝国除了领土的急剧扩大,统治者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偏居东北的小国君主,到君临万邦的中华帝国皇帝。这种心态的变化决定了下一个阶段的扩张。

三、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帝前期:不得不应战

这一时期清帝国与周边的台湾郑氏政权、蒙古准噶尔汗国及蒙古残余势力、西藏势力进行土地和人口控制权的争夺。而扩张的结果是清帝国将台湾、青海、新疆等广大地区并入了疆域,并加强了对于西藏的控制。而究其原因,与政权对清帝国的不断骚扰、觊觎,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清帝国是不得不应战,而皇帝的相对英明促成了战争的胜利。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康熙时,清帝国开启与准噶尔的战争

1、清帝国对台湾的征服:台湾奉明朝正朔,因此在清帝国统一明故地,以明的正统继承者自居的时候,台湾的郑氏政权便必须要提上日程了。而同时台湾郑氏政权还不断的骚扰东南沿海,这加大了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决心。康熙二十年,郑成功之子郑经死,年幼的郑克塽继位,幼主继位给了康熙帝绝佳的机会。两年后,施琅率清军攻占台湾。

2、清帝国在西北方向的扩张:准噶尔汗国强大起来之后,想要统一蒙古,重现成吉思汗时期的荣光,于是准噶尔汗噶尔丹不断的骚扰与清政府关系密切的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蒙古诸部中一向臣服于清帝国的喀尔喀蒙古向康熙帝求援。这是清帝国与准噶尔及蒙古势力战争的起源。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清帝国与准噶尔及其后继者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了乾隆帝时期。经过康熙帝与准噶尔的三次大战、雍正时期艰难征服罗卜藏丹津、乾隆时期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和大小和卓,这场战争才最终取得胜利。虽然持续了三代人,但清帝国的收获也不小,青海、新疆、内外蒙古被纳入清帝国的疆域。

3、清帝国对西藏的统治:清帝国对于西藏的征服更多的是统治力的加强,从藩属国到真正建立统治机构。早在顺治时期,西藏达赖喇嘛就觐见顺治皇帝,得到顺治帝的册封,成为西藏地区宗教和政治的首领。康熙帝时期,也有对班禅额尔德尼的册封。

但清帝国对于西藏一直是没有派驻军队和实际的统治机构的。而西藏也多次爆发反对清政府的叛乱。终于在乾隆帝时期,将金瓶掣签制度化,并在西藏派驻军队。这也算是清帝国疆域的扩张。

帝国的炼成:7代人150年的扩张,方才造就大清帝国1300万版图

清帝国的全盛版图

这一时期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以往中华帝国的羁縻统治区,清帝国几乎取得了全部的胜利,因此这是清帝国能够建立巨大版图的原因。同时,也是清帝国扩张的最后一个时期。

到1760年左右,经过大约150年的扩张,大清帝国的版图扩张到约1300万多平方公里,达到极盛。

虽然乾隆中后期的大小金川叛乱、一直到道光时期的张格尔叛乱,帝国境内并不安定;同时,清帝国与周边的缅甸、越南(安南)也发生了战争,但主要是稳固现有疆域,也并没有太大疆域的扩张。因此,可以说,此后清帝国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稳定现有的疆域,而没有再向外扩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