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前您没喝她敬的茶,十年后也别吃她做的饭”

 相见相思 2021-11-02

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外国新娘在婚礼上给公婆敬酒,因为新郎父亲没有接新娘敬的酒,新郎愤怒踢翻了酒桌。

下面的评论自然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新郎的父亲太不懂事,你对新娘不满意可以私下沟通,或者不要去参加婚礼,既然去了就要顾全大局;也有人说,新郎做得太过分,父亲再怎么错,做儿子的也不能当场发这么大的脾气,这以后还怎么相处;还有人说,这个新郎并不是为了维护妻子,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朋友问我,那些评论你站哪一边呢?我说,我哪一边都不站,也哪边都不指责。因为如果我是那个新郎,我未必有他做得好。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我家的一位亲戚。

我那位亲戚结婚的时候,跟这个新闻里新娘的情况差不多。我们老家的婚礼上,是要给公婆敬茶的。她因为原本婆婆就不待见她,所以婚礼上,婆婆死活不接她递过来的茶。当时的场面也是挺尴尬的,她老公并没有像新闻里那个新郎那样当场大闹,而只是尴尬地把茶杯接过去放下了。

当然他们的婚礼也继续进行下去了,大家只当没看到那一幕。但可想而知,新郎新娘的心情以及新娘娘家人的感受是怎样的。

他们的婚礼结束以后,新郎就直接带着新娘离开了。那是十年前的事,当时结婚没那么看重物质。他们没有房子,只有一万一的彩礼,夫妻俩就用那笔彩礼在外面租了房子单独居住。有了孩子以后,也没用婆婆给带孩子,再苦再难都是夫妻俩挺着。

开始大概三四年的时间里,她老公都没有回过父母的家,还是后来,她婆婆谎称自己生病,把她老公骗回去一次,然后才渐渐有了交往,只是依然不密切。

今年,她婆婆身体不好,做了一次手术,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她老公就回去照顾了一段时间。她觉得作为儿媳妇,她完全不管也说不过去,毕竟这十年的时间,她老公对她非常好,就当是为了他,也该尽一个妻子的责任,替他分担。于是,她便在家炖了鸡汤给她婆婆送过去。

没想到,她老公当时就把鸡汤拿走了,没给他妈喝。他对他母亲说:“十年前您没喝她敬的茶,十年后也别吃她做的饭。我不是不孝顺您,您想吃什么我去买,但是她没义务给您做饭,因为您从未善待过她。”

此生,嫁一个全心全意维护你、为你着想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运的事。我这位亲戚是非常感动的,她觉得没有爱错人、嫁错人,以前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以后她愿意用更多的爱去回报那个维护她的人。

可你能说,这个老公的做法,就比开头说到的新闻里新郎的做法好吗?我觉得也未必。如果这件事拿出来被评价,我可以预见,依然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个男人是薄情的,为自己母亲的一个过错就记恨了十年。

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在我亲戚这件事上,是无法判断对错的。因为一个男人维护妻子并没有错,可一个男人这样对待母亲,似乎又算不上对。

但后来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总要纠结于结果的对错呢?如果这件事从来没发生呢?这件事本就不该发生的,不是吗?

一个母亲若真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非要去搅乱他的婚礼?

我们总是说,伤害往往来自最爱的人。可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这世间所有的爱都不该带来伤害,凡是带来伤害的都不是爱。

我更认同后者。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打着爱的旗号去做着伤害对方的事。可大多数情况,我们只不过是更爱自己罢了。你说你为了他好,所以去阻止他恋爱、阻止他结婚、甚至不惜在婚礼上给他难堪,可这些好,从来不是他需要的。

我们为什么总要在自己做错一件事之后看别人的反应,然后去评价他这样的反应是对是错,是否应该呢?明明这件事本就是你不该去做的。

就如同新闻里,新郎父亲没有接那杯酒;就如同十年前,我亲戚的婆婆没有喝那杯茶。

对于他们的儿子的做法,我无法去评价对错。但对于那些父母的做法,是早就错了。我从不提倡以错误的方式去解决一个错误的问题,然而我更希望,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要做错。

就让爱回归到爱本该有的样子,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