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学者游历史的“中原”

 老沈阅览 2020-01-04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九位来自文、史、考古、美术等不同领域的青年学者,选择了嵩山—洛阳这条代表中古时期“天下之中”的线路,与壮丽河山和数不清的文物古迹,来了一场行走与学术的邂逅,并写就了一本《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为什么选择嵩洛之旅为主线?那些隐于荒野、未被人知的历史现场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人文旅行需要怎样的知识积累与行前准备?

   在第12期市民文化客厅上,九位人文旅者之一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仇鹿鸣给出了他的答案。
   
人文之旅需要知识的积累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对于在专业领域做研究的人,我们的读者对象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一本专业著作大概也就卖几千册而已,真正的读者可能只有1千人左右。但这本书和我之前所做的工作有比较大的不同,它是我业余旅行的产物。

参与本书写作的同仁来自不同的领域,当然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的研究范围是以秦汉到唐朝为中心的,但出身于不同的学科,所以我们是专业的研究者、业余的旅行者。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想作为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他所看待的旅行可能和各位之前所感受和接触到的旅行有些不同。

网上流行一句话——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是需要一定的财力来支撑的,但它还有一个隐含意思是这个旅行是不需要准备的,所以最早的一个段子是梁朝伟飞到伦敦去喂鸽子。

但是我要请大家注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很好,可是很可能你只看到了自然风光,因为人对自然风光的感受是直觉式的,比如看到广袤沙漠、蔚蓝大海等,你觉得那些东西很漂亮、很美、很险峻,这是你的直觉所能感受的。这种直觉当然跟你的生活经验有关,比如生活在南方的人对南方的山水、园林就不会太惊奇,但看到北方的荒漠可能比较感叹,北方人到南方来看到这种小山小水可能会很有感触。

然而,所谓的人文旅行,它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行程的阅读。对于景点的筛选,取决于之前的储备。

我们旅行,基本上是集中在洛阳和嵩山的附近,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比较深厚、人文气蕴比较浓重的中原大地。这里并非一般的旅行者不能到达,但是我们选择的景点和得到的感悟却是不一样的。

很多景点是历史的误会

接下来我要讲讲我们所熟悉的,或者通过我们历史课本、一般历史读物所熟悉的中原,和我们看到的中原,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我们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从书本里看到的历史与我们在现场所感受的历史其实是有一些区别的。书本里的历史,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它是整齐划一的,但我们进入一个现场的时候,它其实是被打乱的。洛阳被称为是九朝古都,中国历史上哪几个王朝是和洛阳有关的呢?我想大家不会一下子反应过来,而且我们看到的历史遗迹往往只是历史的部分,它是残损的,是不完备的。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历史,缺少情景感,所以我们才需要去旅行。

第二,其实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很多误区,比如,关林是洛阳非常有名的景点,这个景点的介绍是这样的——关羽走麦城时被孙权所杀,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就以礼安葬了关羽,在洛阳城的南面。

但其实这是个历史的误会,现在的洛阳城是隋唐时候的洛阳城,而曹操是汉末的人,所以当时的洛阳城是另外一个洛阳城,是现在称之为汉魏洛阳古城的地方,曹操那个时候就有关林的话,它的位置应该是在汉魏洛阳城的南面,而不是在隋唐洛阳城的南面。我们不能说关林是现代人所造的假景点,但是它绝不是汉魏时代或者是关羽死后不久就形成的,其实它是明清之后,复刻出来的一个景点,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遗迹所在。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探寻的是洛阳盆地周边和嵩山的周边,洛阳是一个重点。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长安,就是所谓的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两个洛阳,一个是汉魏洛阳城,另一个就是隋统一之后,建立的隋唐洛阳城,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城。

我们来看看汉魏洛阳城是什么样的,从汉魏洛阳城现在考古的航拍图来看,这里就是一片农田,一般人看不出什么。但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一个楼线,按照现在考古工程的要求,考古人员只能挖这里的一半,它还有对称的另一半,这样是为了保护考古的遗迹。一般人会觉得这一堆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可看性,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很多人都去过北京和西安,北京和西安的老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个城市是方格形的,是有中轴线的,这也是中国古代城市或者说中国古代都城的明显特征,它有一个中轴线,横贯整个城市,整个城市非常对称,这样的城市非常适合用无人机来航拍,工整、好看。

但是中国的古城都是这样的吗?其实不是,我们来看看西汉的长安城,我们称之为典型的多宫制的城市。我们看不到市民所生活的区域,我们在现场找不到这种迹象,长安城里面填满的是各种各样的宫殿,这些宫殿可能使用的时间是有先后的,我们知道有所谓的未央宫、南宫、北宫等,但是我们也不能明确地判断哪一个宫殿起到了最核心的作用。

汉魏洛阳城最早的奠基其实是来自于东汉王朝的,根据文献记载,我们大概能够复原东汉时期洛阳城的基本形式,它基本上也秉承了所谓多宫制的特点,它有南宫和北宫,之间有所谓的副道相连接。这样的城市跟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西安和北京还是不一样的,这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资料的记载比较倾向于这样的改变是来自于北魏时代,但现在根据考古学者对洛阳城的发掘,基本可以确定这样的改变是发生在曹魏时期的,是曹魏第三个皇帝时期改造洛阳城的结果。而我们现在航拍到的这个洛阳城,它的两个宫并成了一个宫,出现了一个中轴线,虽然这个中轴线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这就是历史的变化。

再往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北魏时期的洛阳城就是一个对称的城市,而且在两边又增加了所谓城邦式的结构,这样就构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长安城和洛阳城的景象。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的话,你进入到这样一个现场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好看的,你可能会看到这里的大道比较宽阔,有高耸的台子,然后看到曹魏到北魏太极殿的遗址。但是你对中国历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你才能知道这一切背后其实是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变化的。

走出打卡式的旅行

接下来讲讲我们去的另一个地方——嵩山。嵩山其实并不高,但它却是平原上突然隆起的一个高耸的山脉,就会给人很壮阔的感觉。

提到嵩山,很多人就会想到少林寺。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影《少林寺》和金庸小说的流行,少林寺成为一个非常知名的景点。但坦率地说,少林寺的规模其实是在红了之后慢慢扩充和复建的。

我们在少林寺可以看到什么?一个就是游客最多的叫少林寺的常驻院,其实这个地方文化价值并不是很高;还有一个是少林寺最早的院子,但是是在山坡上,去的人比较少,还有一个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去世之后存放舍利的塔陵。

我们通过这个塔能看到什么?这个塔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标志,佛教在北魏传入中国,接着在唐代达到鼎盛,建造了非常好的佛堂,但后来慢慢衰落,到了明代少林寺就只剩下了这座塔。

我要讲的最后一部分,叫作真假函谷关。历史上确实有两个函谷关,从战国到汉朝的函谷关和从汉朝到清朝甚至到民国时候的函谷关。这两个函谷关现在都成了旅游景点,一个看上去修复得很新,很有气势,如果大家在百度上搜索函谷关的话,前10个选项中大概有9个都指向了这个位于灵宝的函谷关,而另一个函谷关似乎无人问津,没什么可看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情况完全相反,没什么可看的函谷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申遗点,在这里有很多的考古发现。

虽然看上去不好看,但它原来关门前的道路被保存着;尽管它没有做复原,但下面都是考古挖掘,还提供了简单的考古现场和一些解说,可以让我们感受这样一个关城在古代大概的规模和构造,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迹。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也是虚假信息泛滥的时代。你靠搜索引擎所能获得的信息很丰富,但未必是准确的,或者说未必有足够的知识含量,所以,你更需要走出打卡式的旅行或过度商业化的旅行。

旅行其实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我们只是通过旅行反映出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与思考,希望大家能更享受旅行并在旅行中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读者:在众多中国古迹当中,我们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看,才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特点或脉络?

仇鹿鸣:比如说在洛阳,这里是一个都城,一般的游客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什么样的,除了我刚讲的中轴线,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祭祀建筑。

中国古代都城并不是一个宜居型的城市,很多时候是象征着王权的,像北京现在就保存着非常多的祭祀遗迹,天坛、地坛、历代帝王庙等,这样的遗迹在洛阳和长安也都有。所以在中国古代,都城可以看的要素就是城墙、城门、宫殿、中轴线、祭祀等,以这个为重点大概可以理解中国古代城市是怎么样规划的。

如果看佛教的建筑,也很简单,一种是寺院式的,比如白马寺、少林寺;另外一种就是石窟建筑式的,这两种都是佛教当时非常常见的表现形式。

当然,因为石窟建筑是雕刻在山上的,所以一般保存得比较好,看石窟式的佛教,一般来讲就是看它的雕刻和书法的体系。看寺院式的,可以通过佛像看出历史的变化。

读者:为什么说这次旅行、这本书是个“意外”?

仇鹿鸣:这次是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临时起意进行的旅行,我们并不带着任何的任务去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旅行是介于公私之间。公的一面就是我们都是研究这个时代的人,私的一面是这个旅行是完全私人化的过程。

旅行线路的选择也偏向我们自己的兴趣。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去过洛阳了,我们去的洛阳的景点最有名的是龙门石窟。此外,还有洛阳博物馆,其他的便是没什么名气的、分散在城郊的地点了。不带着任务去旅行,只是从兴趣出发,可能会看到更多。(本报记者 王一 整理)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耿朔、仇鹿鸣 编

中华书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