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故事之九——捉狐

 昵称63703230 2020-01-04

我们都知道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擅长写关于狐妖的离奇故事,而这篇《捉狐》,则是《聊斋志异》全书第一篇描写狐妖故事的文章。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聊斋志异》故事之九——捉狐

图片源自互联网

《聊斋志异》之九——捉狐

原文:孙翁者,余姻家清服之伯父也。素有胆。一日,昼卧,仿佛有物登床,遂觉身摇摇如驾云雾。窃意无乃魇狐耶?微窥之,物大如猫,黄毛而碧嘴,自足边来。蠕蠕伏行,如恐翁寤。逡巡附体:着足,足痿;着股,股耎。甫及腹,翁骤起,按而捉之,握其项,物鸣急莫能脱。翁亟呼夫人,以带絷其腰。乃执带之两端,笑曰:“闻汝善化,今注目在此,看作如何化法。”言次,物忽缩其腹,细如管,几脱去。翁大愕,急力缚之;则又鼓其腹,粗于碗,坚不可下;力稍懈,又缩之。翁恐其脱,命夫人急杀之。夫人张皇四顾,不知刀之所在。翁左顾示以处。比回首,则带在手如环然,物已渺矣。

翻译:孙老翁,是我亲家孙清服的伯父,一向很有胆量。一个白天,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觉得仿佛有什么东西爬到了床上,然后就觉得身子摇摇晃晃,轻飘飘的如同腾云驾雾。他心中暗自琢磨,难道是被狐狸精魇住了?便眯缝着眼偷偷一看,见一只动物想大猫那么大,长着一身黄毛,绿色的嘴巴,从脚边慢慢地爬过来。它蠕动着往前爬,像是怕老翁惊醒似的。它悄悄地贴到孙老翁的身上,挨着脚,脚瘫;靠着腿,腿软。待它刚刚爬到腹部,孙老翁突然坐了起来,猛地按下,把它捉住,两手掐住它的脖子。它急得乱叫,却怎么也挣脱不掉。

《聊斋志异》故事之九——捉狐

图片源自互联网

孙老翁急忙把夫人喊来呼喊夫人,让她用带子捆起它的腰,勒紧带子两头,笑着说:“听说你善于变化,今天我就在这里盯着你,看你怎么个变法。”说话间,它忽然把肚子缩得像细管一样,差点儿脱开带子逃掉。孙老翁大吃一惊,急忙用力勒紧带子。可它又鼓起肚子,像碗口一样粗,硬的再也勒不下去。孙老翁稍微一松劲,它又缩了下去。孙老翁怕它跑了,叫夫人赶快把它杀掉。老夫人慌忙中四处寻找,竟不知刀放在什么地方。孙老翁向左看着,指示放刀的位置。等回过头来,手中只剩下一个环状的带子,而那狐狸已经渺无踪影了。

通篇看下来,这篇写狐妖的小说,文章短小精悍,也比较符合蒲松龄先生刚创作《聊斋志异》时的方式。尽管文章很短,但是却将小狐妖从一开始准备附人身体到最后狡猾逃脱描写得十分生动,让人似乎在眼前看到这只小狐妖一般。从这篇文章开始,蒲松龄先生描写狐妖的序幕就正式拉开了,未来会讲到更多《聊斋志异》中的狐妖故事,故事主角也慢慢开始人话,甚至神化,故事情节也会慢慢丰满起来。

《聊斋志异》故事之九——捉狐

图片源自互联网

除此之外,记得上学时学过另一篇《聊斋志异》中的文章,《狼三则其二》,里面有一句话也挺符合这篇《捉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不过这也幸亏文中的孙老翁机智果断,否则或许就被狐妖给害了,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