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腐植酸植保之路艰难而光明

 海底丛林 2020-01-04

在肥料领域,腐植酸被誉为黑金肥料、黑珍珠肥料、底色肥料,甚至被冠以“肥料之王”的称号。腐植酸在化肥上的功劳的确是出类拔萃,随着行业的发展,与腐植酸先关的肥料产品系有近24种,如:腐植酸复混肥和腐植酸有机肥等,国家地方及行业先后出台了近28条标准,腐植酸的肥料事业可谓是如火如荼。

相较于腐植酸在肥料行业,腐植酸在植保领域的研究也历史悠久,只不过到了近几年人类才渐渐发现并认识到腐植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一、腐植酸在植保领域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证明腐植酸可作为天然的抑菌、虫剂;表面活性剂;农药增效剂、缓释剂;植物长调节剂等。

1.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众所周知,腐植酸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表现非常突出,也正是这个原因腐植酸一直活跃市场的各个角落。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老师介绍,随着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腐植酸的抗逆作用会显得更加出类拔萃,腐植酸能有效防治棉花的黄枯萎病,也是因为其能有效地调动植物的抗逆能力。

当今,腐植酸类物质作为广谱的抗逆的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成果遍及作物、农药、土壤改良等农业的方方面面,腐植酸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低温冷害,促进植物对营养、水分的吸收。腐植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主要是源于腐植酸萜类、酚/醌类具有抗病、抗冻 、抗干燥等抗逆作用。另外,已有研究者证明腐植酸内含有在吲哚乙酸、赤霉素等典型的内源激素。

作为优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腐殖酸已经靠多重身份如“刺激素”等在肥料领域大放异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别,虽然目前还没有在农药领域成功登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作为辅助,腐殖酸早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最得力的农药“助剂”

作为助剂,增效和延长持效期是腐植酸最优秀的品质。

虽然腐植酸类物质结构复杂,但是在近几十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腐植酸与农药配伍,对某些植物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为其特殊的气味,驱虫效果也相当不错。腐植酸类物质的分子量从几百到几百万,大小不一,官能团种类多样。这些特质正是成为优秀助剂所应该具备的。已经有多项试验证明无论是和杀菌剂、杀虫剂还是和除草剂一起使用,腐植酸都可以显著地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腐植酸盐类及黄腐酸盐类在这方面的效果特别明显。

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彩凤老师介绍,他们团队先后将黄腐酸和杀菌剂、杀虫剂以及除草剂配合使用,试验结果证明:黄腐酸对甲霜灵锰锌的药效可提高20%—30%,也可以将杀虫剂的持效期从5-7天延长至21天,对草甘膦的效果同样如此。张老师特别强调,黄腐酸对生物农药(如Bt)的增效效果最为突出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腐植酸类物质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效显著(如表所示)。据曾宪成老师介绍,部分腐植酸盐类的杀菌效果很好,如腐植酸铁和腐殖酸铜,前者对葡萄的黄叶病防治效果很突出。当前,也有部分腐植酸类物质已经或正在登记:如黄腐酸铜等。

部分腐植酸类物质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效

二、腐植酸的植保之路,道阻而艰

虽然腐植酸具有天然优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腐植酸的植保之路一直不能像在肥料领域一样快步向前。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1.腐植酸结构复杂,研究难度大

虽然腐植酸类物质使用历史悠久,但是因为其种类复杂,来源纷杂,分子量从几百到百万大小不等,结构复杂。这些基本特性的复杂性,导致腐植酸类物质的研究困难重重。截止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腐植酸类物质仅仅只能通过分子量、光谱等辅助措施进行检测和鉴定。林林总总这些基础研究的困难,从根本上制约腐植酸的发展和应用。

2.腐植酸的评价体系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假货横行

因为腐植酸结构的复杂性,也因为现有市场的不规范性,目前国内外对于腐植酸类物质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也不规范。因为评价体系的不规范,致使腐植酸的管理混乱,进一步导致假货横行。就腐植酸的来源来讲,以黄腐酸为例,其来源有矿源、化工和生物质等,据业内专家介绍:当前有企业使用味精副产品和蔗渣来生产黄腐酸,这样的产品虽然短期效果不错,但长久而言可能对土壤造成更大的伤害。

据业内腐植酸企业管理人员分析:当下肥料市场假货横行的局面,看似火热,实则在慢慢腐蚀腐植酸的发展,如果不加以规范可能会毁了这个行业。

对于腐植酸在植保领域的发展,为了避免像肥料行业的混乱,包括张彩凤在内的行业老师呼吁行业从源头抓起:高门槛制定腐植酸类物质的鉴定检测标准,要定量定性地进行检测,如明确来源、明确分子量、光谱峰值单一等等。

3.农药登记制度严格

腐植酸类物质在植保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原因,应该和现在农药登记制度有很大的渊源。农药作为植物生产中一类特殊的投入品,严格要求是必须也是食品安全的基础。腐植酸的优秀毋庸置疑,但是其复制的结构显得与农药登记制度格格不入。如何在农药登记和优秀的腐植酸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当下研究和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下已有很多腐植酸研究者和从业者正在不断寻找这个平衡点:

像张彩凤老师,在用无数次试验验证腐植酸作为植保产品的优秀,她也在积极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尝试是不是可以让腐植酸的登记效仿中药的登记模式。

像曾宪成老师,不断传播腐植酸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腐植酸。

像无数工作在一线的企业人员,一次次试验,只为证明腐植酸的与众不同。

像无数农业媒体,用语言和信息化途径加速推进腐植酸的发展。

……

当下,虽然腐植酸的植保之路艰难,但是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腐植酸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都是那么的信心满满,腐植酸最被看好的发展方向主要是:(1)不断扩大腐植酸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方向的功效,尤其是提高植物抗逆能力方向;(2)以助剂的身份,助力农药减量增效计划,保护环境安全;(3)与农药配伍,深入解决土传病害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腐植酸同样。不管是结构,还是政策,这些都只是暂时的障碍。正如曾宪成老师所讲:只要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和推广,腐植酸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会推动行业的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9-09-12 16:30

1634阅读

农资头条

在肥料领域,腐植酸被誉为黑金肥料、黑珍珠肥料、底色肥料,甚至被冠以“肥料之王”的称号。腐植酸在化肥上的功劳的确是出类拔萃,随着行业的发展,与腐植酸先关的肥料产品系有近24种,如:腐植酸复混肥和腐植酸有机肥等,国家地方及行业先后出台了近28条标准,腐植酸的肥料事业可谓是如火如荼。

相较于腐植酸在肥料行业,腐植酸在植保领域的研究也历史悠久,只不过到了近几年人类才渐渐发现并认识到腐植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一、腐植酸在植保领域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证明腐植酸可作为天然的抑菌、虫剂;表面活性剂;农药增效剂、缓释剂;植物长调节剂等。

1.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众所周知,腐植酸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表现非常突出,也正是这个原因腐植酸一直活跃市场的各个角落。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老师介绍,随着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腐植酸的抗逆作用会显得更加出类拔萃,腐植酸能有效防治棉花的黄枯萎病,也是因为其能有效地调动植物的抗逆能力。

当今,腐植酸类物质作为广谱的抗逆的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成果遍及作物、农药、土壤改良等农业的方方面面,腐植酸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低温冷害,促进植物对营养、水分的吸收。腐植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主要是源于腐植酸萜类、酚/醌类具有抗病、抗冻 、抗干燥等抗逆作用。另外,已有研究者证明腐植酸内含有在吲哚乙酸、赤霉素等典型的内源激素。

作为优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腐殖酸已经靠多重身份如“刺激素”等在肥料领域大放异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别,虽然目前还没有在农药领域成功登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作为辅助,腐殖酸早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最得力的农药“助剂”

作为助剂,增效和延长持效期是腐植酸最优秀的品质。

虽然腐植酸类物质结构复杂,但是在近几十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腐植酸与农药配伍,对某些植物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为其特殊的气味,驱虫效果也相当不错。腐植酸类物质的分子量从几百到几百万,大小不一,官能团种类多样。这些特质正是成为优秀助剂所应该具备的。已经有多项试验证明无论是和杀菌剂、杀虫剂还是和除草剂一起使用,腐植酸都可以显著地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腐植酸盐类及黄腐酸盐类在这方面的效果特别明显。

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彩凤老师介绍,他们团队先后将黄腐酸和杀菌剂、杀虫剂以及除草剂配合使用,试验结果证明:黄腐酸对甲霜灵锰锌的药效可提高20%—30%,也可以将杀虫剂的持效期从5-7天延长至21天,对草甘膦的效果同样如此。张老师特别强调,黄腐酸对生物农药(如Bt)的增效效果最为突出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腐植酸类物质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效显著(如表所示)。据曾宪成老师介绍,部分腐植酸盐类的杀菌效果很好,如腐植酸铁和腐殖酸铜,前者对葡萄的黄叶病防治效果很突出。当前,也有部分腐植酸类物质已经或正在登记:如黄腐酸铜等。

部分腐植酸类物质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效

二、腐植酸的植保之路,道阻而艰

虽然腐植酸具有天然优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腐植酸的植保之路一直不能像在肥料领域一样快步向前。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1.腐植酸结构复杂,研究难度大

虽然腐植酸类物质使用历史悠久,但是因为其种类复杂,来源纷杂,分子量从几百到百万大小不等,结构复杂。这些基本特性的复杂性,导致腐植酸类物质的研究困难重重。截止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腐植酸类物质仅仅只能通过分子量、光谱等辅助措施进行检测和鉴定。林林总总这些基础研究的困难,从根本上制约腐植酸的发展和应用。

2.腐植酸的评价体系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假货横行

因为腐植酸结构的复杂性,也因为现有市场的不规范性,目前国内外对于腐植酸类物质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也不规范。因为评价体系的不规范,致使腐植酸的管理混乱,进一步导致假货横行。就腐植酸的来源来讲,以黄腐酸为例,其来源有矿源、化工和生物质等,据业内专家介绍:当前有企业使用味精副产品和蔗渣来生产黄腐酸,这样的产品虽然短期效果不错,但长久而言可能对土壤造成更大的伤害。

据业内腐植酸企业管理人员分析:当下肥料市场假货横行的局面,看似火热,实则在慢慢腐蚀腐植酸的发展,如果不加以规范可能会毁了这个行业。

对于腐植酸在植保领域的发展,为了避免像肥料行业的混乱,包括张彩凤在内的行业老师呼吁行业从源头抓起:高门槛制定腐植酸类物质的鉴定检测标准,要定量定性地进行检测,如明确来源、明确分子量、光谱峰值单一等等。

3.农药登记制度严格

腐植酸类物质在植保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原因,应该和现在农药登记制度有很大的渊源。农药作为植物生产中一类特殊的投入品,严格要求是必须也是食品安全的基础。腐植酸的优秀毋庸置疑,但是其复制的结构显得与农药登记制度格格不入。如何在农药登记和优秀的腐植酸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当下研究和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下已有很多腐植酸研究者和从业者正在不断寻找这个平衡点:

像张彩凤老师,在用无数次试验验证腐植酸作为植保产品的优秀,她也在积极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尝试是不是可以让腐植酸的登记效仿中药的登记模式。

像曾宪成老师,不断传播腐植酸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腐植酸。

像无数工作在一线的企业人员,一次次试验,只为证明腐植酸的与众不同。

像无数农业媒体,用语言和信息化途径加速推进腐植酸的发展。

……

当下,虽然腐植酸的植保之路艰难,但是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腐植酸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都是那么的信心满满,腐植酸最被看好的发展方向主要是:(1)不断扩大腐植酸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方向的功效,尤其是提高植物抗逆能力方向;(2)以助剂的身份,助力农药减量增效计划,保护环境安全;(3)与农药配伍,深入解决土传病害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腐植酸同样。不管是结构,还是政策,这些都只是暂时的障碍。正如曾宪成老师所讲:只要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和推广,腐植酸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会推动行业的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