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粥才不是一碗容易的粥

 繁星1 2020-01-04

早团圆

盼新年


作者丨张雪松

有句老话“腊七腊八,冻死叫化(乞丐)”,今天是腊八,是三九的第七天,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在这数九寒天,能吃上一大碗热乎乎、香喷喷的腊八粥,对于忙碌一天的人来说,确实是一大美事,更不要说对于古代饥寒交迫的穷人了。

在传统社会中,每逢腊八这一天,官办粥场、各大寺庙、善堂祠堂等,都会向穷人施粥。

《礼记·檀弓》有言:“为粥与国之饥者。”

施粥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慈善活动,腊八施粥确实是古代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

腊八施粥的历史渊源很古老,前秦时,有“腊祭”,即在岁末用宰杀后的动物祭祀祖先神灵。

秦汉时“冬至后三戌曰腊,祭百神”,即冬至以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祭的时间。

晋代以来,以十二月为腊月,开始出现“腊八”的说法。腊祭时宰杀的动物很多,祭祀后,这些肉人们一时吃不完,就风干储藏,留待以后慢慢食用,现在“腊”肠等各种“腊味”的名称,都来源于此。

东晋以后,佛教开始在我国流行,出现了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天成道(成佛)的传说。

梁武帝之后,规定僧人必须断绝酒肉;梁武帝甚至要求国家典礼及民间各种祭祀活动都尽量用素。释迦牟尼是佛祖,祭祀佛祖,自然更不能杀生,寺庙僧人开始在腊八这天熬“七宝五味粥”来敬奉佛祖、布施世人。

嵩山少林寺发放(不能用‘施’了吧)腊八粥

腊八吃粥、施粥的风俗在我国产生和流行,是民间腊祭祖先与佛教的腊八敬佛相互融合的结果,实际上既是中国传统祭祀风俗影响到佛教的一个具体体现,又是佛教用素食、敬佛、布施、慈悲等观念改造中国传统祭祀礼俗的一个结果。

从现有史料来看,佛教腊八施粥的盛行,是从宋代开始。

佛教有慈悲普度的传统,我国历代僧人,都积极投身各种慈善事业,而宋代政府更是大量委托佛教寺院负责如修桥补路、水利建设、济贫医疗、养老慈幼、公墓义冢等共同福利事业。

佛教腊八施粥的盛行,及在民间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是与佛教积极参与赈济活动分不开的,虽不乏宗教含义,确实是“为粥与国之饥者”。


清代雍和宫施粥 

在传统社会,以寺院为主导的粥场,确实救济了不少百姓。

相传“按大清律,粥场施粥,筷子浮起,人头落地”。当时许多粥场施粥,都要求是筷子插入后能立住的稠粥。

影视剧照:施粥赈灾

腊八施粥,更是穷苦百姓翘首以待的一次难得美味,腊八粥在民间有如此广泛的影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除了汉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庙宇也加入了腊八施粥的行列,雍和宫的腊八粥在清代十分有名,还是清王朝宫廷“指定腊八粥”。

北京雍和宫发放腊八粥。

马三立先生生前有段很有名的相声叫《开粥场》,里面说所施的腊八粥——

“粥果全份,小米儿一斤,黄豆一升,江米半斤,豆角半斤,大麦米半斤,五斤小枣儿,三斤栗子,半斤桃脯,半斤莲子,四两乌豆,四两白豌豆,薏仁米,荔枝肉,梭子葡萄干儿,一样儿二两,青丝、红丝两样儿二两,瓜子仁、榛子仁,一样儿二两,金糕二两,半斤冰糖块儿,三斤黑糖,五斤白糖,玫瑰蜜供一样儿二两,高香一股,顾及带二十三祭灶供一份。”

当然,普通老百姓是吃不上这么丰厚的腊八粥了。

清代三朝大学士、工部尚书祁寯藻有《打粥妇》诗:“长椿寺前打粥妇,儿生六月娘十九。官家施粥但计口,有口不论年长幼。儿食娘乳娘食粥,一日两盂免枵腹。朝风餐,夕露宿。儿在变,儿亡独,儿病断乳娘泪续。儿且勿死,为娘今日趁一粥,掩怀拭泪不敢哭。”

可见当时老百姓的疾苦,也从侧面体现出腊八施粥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仅从温饱层面看,施粥已经远没有以往那么重要。

不过近年来,北京、西安、广州、杭州、苏州、徐州等各大中城市,甚至乡镇的许多寺院、药铺等,都恢复了腊八施粥的传统,如北京广化寺、灵光寺,河北柏林禅寺、河南少林寺,苏州寒山寺、西园寺……为广大民众在冬日里,增加了祥和的欢乐气氛,同时又宣扬了慈悲仁爱的传统理念。

佛教大乘精神,素以奉献社会福利事业为宗旨,中国自古又有爱民的思想传统,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下形成的腊八施粥风俗,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腊八时节粥意浓。各种谷类、豆类,熬制成一碗粥,富含各种营养,又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念,是物与物的百味调和,更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就近寺院讨粥喝 为了环保,请最好自带饭盒哈!

本文转自指尖国学(ID:zjgxcn),腾讯佛学经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