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孤独中,给你写最热烈的情诗 |「为你读诗」

 昵称39188644 2020-01-04


蒙克 [挪威]

孟非&黄菡「为你读诗」 From 为你读诗 03:06

为你读诗×非诚勿扰十周年  特别呈现

听 · 爱的声音


风 空(选段)


作者:仓央嘉措
为你读诗:孟非 | 主持人

我用雅鲁藏布江

滔滔不绝地思念着她

我用圣山的祥云

默默地证悟佛法

如果从一个地方出发

能同时到达两个相反的地方

我将骑着我梦中那只忧伤的豹子

冬天去人间大爱中取暖

夏天去佛法中乘凉

马辉、苗欣宇 译

选自《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紫图图书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们学完了爱的全部


作者:狄金森 [美国]
为你读诗:黄菡 | 学者

我们学完了爱的全部——

词汇,字母——

短篇,巨著——

然后,闭合启示录——

但是在彼此的眼睛里

却看见一种无知——

比童稚更加神圣——

彼此相对,都是孩子——

都试图阐明一门

谁也不懂的学问——

啊,智慧是如此博大,

真理是如此复杂。

江枫 译

选自《狄金森诗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仓央嘉措(1683—1706),诗人在其著述中,《仓央嘉措情歌》流传最广。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20岁开始写诗,1858年后闭门不出。她留下诗歌 1775首,生前只发表过7首。她对诗歌有着独到的定义:“如果我有一种切身的感觉,好像天灵盖都被揭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

我无法告诉你,但你能感受

「留言」:为你所爱,写三行情诗 

爱,先于生命。

——狄金森

有两种对仓央嘉措的看法。

一种,认为这是一个生活放荡的情僧。理由来自他所写的大量的情歌,比如“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甚至别人写的情诗也被误认为是他的,比如那首被广为流传的《见与不见》。“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仓央嘉措是严格意义上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并不是民间传说中的浪子活佛。他的那些情诗只是影射政治,并没有情爱的成分。

到底哪种对呢?网友议论纷纷,各取所需。

我倒以为,仓央嘉措诗歌的魅力,正在于他作为领袖与浪子之间的巨大纠葛。在《风空》里,我们便看到了这种矛盾的力量:“我用雅鲁藏布江/滔滔不绝地思念着她,我用圣山的祥云/默默地证悟佛法。”在一些人眼里,情和佛法是不可相交的两端,但仓央嘉措却在这两种强大的力量前安坐下来,“同时到达两个相反的地方。”

作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修行之人,在佛法和尘世之爱里挣扎,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再来看另一首诗的作者,狄金森。这是一个终身未婚的独身女子,住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在家里做饭,做针线,照顾缠绵病榻七年之久的母亲。她生前默默无闻,没有人知道她,更不知道她写诗。

有意思的是,仓央嘉措和狄金森,一个是佛法的修行者,一个是在家的独居女子。两个最孤独、最没有尘世生活的人,却都写下了感情最炽烈、打动无数人的情诗。

爱情,也许真的不是凭借肉体的接触就能写好的。狄金森曾说,自己是孤独的,而孤独又是迷人的。这种孤独,仿佛有助于狄金森更好地去体验爱情。仓央嘉措也是如此。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许都有一个幻觉,以为从“词汇,字母”到“短篇,巨著,然后,闭合启示录”就学完了爱的全部。但可能我们还是一无所知。我们发现,“智慧是如此博大,真理是如此复杂。”

采访黄菡的时候,她说:“爱情的理想境界,大约就是狄金森诗里说的,是比童稚更加神圣的状态。”“彼此相对,都是孩子。”

2020年来了,亲爱的读者,祝你能找到爱情理想的模样。

撰文 | 湘人彭二

校对 | 西格玛


  非诚勿扰·孟非&黄菡诗意分享 

Q:你认为爱情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孟非: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爱情应该有的样子就是八个字:彼此欣赏,相互需要。

Q:有句话叫“诗意来源于生活”,分享你最近觉得很诗意的一个时刻吧 

黄菡:就是此刻啊。我在回答问题,我的猫睡在我面前,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不为任何人所动,让这个冬天的夜晚充满了柔软和温暖。
为你我受冷风吹 林忆莲 - Love,Sandy

你如何用爱将我包围,那深情的滋味

- 诗歌音乐 - 

配乐分别剪辑自音乐人Joe Bongiorno的作品Hand In Hand,出自专辑 Mesmerized - Solo Piano;音乐人 John Boswell的作品Love,出自同名专辑;音乐人John Herberman的作品Love Story,出自专辑Mon Amour


▎诗意的人


孟非

著名主持人,主持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新相亲大会》《我们恋爱吧》等节目,曾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黄菡

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点评嘉宾。

▎这12首给四季的情诗,你听过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