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背后

 南山梵境 2020-01-04

提示:本文787字,阅读时间约3-4分钟

古有一俗语典故,现多用于求贤。大体的故事是这样的:

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只当了一个下大夫。他见纣王无道,又受到妲己的迫害,逃出商朝都城朝歌。他来到渭水边隐居,天天钓鱼。他钓鱼与众不同,杆短线长,钩直无饵。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天,西伯侯姬昌经过渭水,回西岐去。他听说姜子牙是位贤人,就亲自来请他到西岐去。姜子牙故意回避,躲在芦苇丛里不出来。姬昌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双命人抬着礼品,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被文王封为丞相,帮助文王、武王伐纣,创立了周朝。于是,便有了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为了求贤,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那我们有没有想过除了求贤外,这故事还有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是姜子牙一心等伯乐明主,不愿随意踏入尘世的坚定心念。他可以不入朝堂,可以孤身一生,但一旦入了,便是全心全意地辅佐,不猜忌,不担忧,不畏惧,不等待。

故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最终有武王伐纣功成的结果,无非是两个原因。一因世人非皆有才之人,而现况所迫,乱世需有才之人,故有才之人,只要坚持下去,必能等到明主。二因时事造势,姜子牙以直钩钓鱼,以自言自语来进行话题扩散营销,一传十而十传百,十传百而引文王,方有其后愿者上钩。

由此来看,太公可算是最早的话题营销代表人物了,不像现在的话题营销主要运用新媒体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口碑来进行洗脑广告式推广宣传,他那会能以一人之言传于千家,传至文王耳中,成功地把自己给高价推销出去,已经算是商业成功的典范了。

(小芒芒不茫)一个生活的冷静观察者,专注于有温度的原创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