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人百味】第六期:刘婕——传世茶画,诉说唯美的珍藏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1-05

从制茶到饮茶,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但有物质方面的文化享受也有精神层面的文化渗透。都说诗词是茶文化的推动者,而画作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写照。在中国,茶文化处于上升趋势的发展,文人雅士以诗词歌赋赞颂茶的不在少数。而作为画家,爱茶也不能落后,很多画家更是将煮茶、品茶等等记录于画中,令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鼎盛时期。

《惠山茶会图》局部

明 文征明

传世的茶画之所以可以源远流长并成为时间的朋友,一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水准,二是因为它真实的再现了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足印。

《陆羽烹茶图》

元 赵原

透过这一幅幅传世的茶画,我们可以一路追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而茶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

《烹茶洗砚图》

清 钱慧安

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联的部分。而从元朝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艺简约化的同时追求与自然契合,文人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了解茶画,本期“茶人百味”请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研究者刘婕老师,将专业知识和茶文化相结合,引领茶客,穿越时空,共同感受中国的大美。

刘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研究者、手绘涂鸦爱好者、市美协会员、秦川艺校美术教研室主任、擅长中国画、油画、水粉、彩铅等……可是这些带光环的名衔都不足定义和修饰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80后美学工作者,反而是她的美学思想和生活态度,更让我们动容和感动。

她,爱茶,也爱画。爱茶之人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对美好的追求和传承。刘婕老师说:“一盏茶,一幅画,一段历史,一个回眸,心之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我们有更重要的理想信念放在心之中央,也同样把爱好小心翼翼的放在心之侧。在忙碌之后,手边可以有一道茶,除了解渴,亦可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云林精舍。小心翼翼的展开画卷、欣赏茶画,更是人生一大乐事。似水流年,呢喃细语与君同;茶香袅袅,落我素衣心之侧。”

第六期茶事预告:传世茶画,诉说唯美的珍藏

时间:2017年6月14日 晚7点

地点:勒泰二楼(热风品牌左侧通道) 文滙栖居(原席殊书屋)

费用:80/人 有伴手礼

报名:关注锦晓楠熹微信公众号,留言:“茶画报名”姓名+电话+出席人数

内容:茶画欣赏

茶会主讲人:刘婕

茶品:太行茶仓 2009年 桂青种黑茶

微信咨询:juduoduo777

1、 阎立本:斗茶图(唐)。阎立本,唐代早期画家,擅长画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画。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整个画面人物性格、神情刻画逼真,形象生动,再现了唐代某些产区已出现的斗茶情景。

2、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五代)。绘画充分表现了当时贵族们的夜生活重要内容──品茶听琴。画中几上茶壶、茶碗和茶点散放宾客面前,主人坐榻上,宾客有坐有站。左边有一妇人弹琴,宾客们一边饮茶一边听曲,从画面上人物神态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都被那美妙的琴声迷住了。

锦晓楠熹:品牌创建于2016年,由策划人、媒体人、评茶师组成。以弘扬匠人精神,传播传统文化为宗旨,倡导积极悠然的生活方式,致力于传播文化之正能量,以现代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并使之受惠于广大受众。

我们愿意做一切美好的传播者,不为名利,只为坚守这一份责任,感谢你的驻足陪伴。欢迎关注“锦晓楠熹”。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