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十大纯粹好书

 冬可燃冰 2020-01-05

2019年的最后一天终于悄然而至,

而阅书无数的我们,

也充满诚意地将这份书单推荐给你。

早日与它们邂逅,

你将收获灵魂的深思与成长。

01

《门槛沙》

《门槛·沙》,像牡蛎壳里的珍珠,在你爱的中心,我孤独——影响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加布里埃尔·布努尔的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埃德蒙·雅贝斯诗全集中文版首次面世

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埃德蒙·雅贝斯在其诗歌及其他文类《问题之书》《相似之书》《界限之书》著述等中,均贯穿因其特殊经历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审视和所置身文化经典的研究和反思,勾勒并界定出一幅后现代主义文化景观,对20世纪后半叶的诗人和作家们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融多重身份和角色于一身的埃德蒙·雅贝斯,善于运用片段暗示总体的方法以及马赛克式的诗歌技巧,将各样的文类和创作模式融入诗歌,把诗歌重新表现为情感、理性、哲学和历史复杂的统一体,挑战了诗歌的构成观念,为后现代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国当代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

02

《貂之舞》

1963年10月9日22点39分:2亿零7千立方米的土石从托克山崩裂,坠入当时号称世上最高库瓦琼水坝内的人工湖,引发海啸般的效应。激起的惊涛骇浪,高达200多米,席卷了整座山谷,淹没谷中的森林、房舍,夺去宝贵的生命。那一度存在的一片天地,本已永远从这个世上消失了,而现在竟奇迹般地在本书中复活。

作者毛罗·科罗纳在悲剧发生时只有13岁。他留守家乡,与岩石紧相依偎,与动物情同手足,成为森林之子。他将昔日的影像珍藏在记忆宝库中,正如他在本书中所言:“有时,当思绪回溯过往的时光,我会忆起那些脸孔,重新看到他们天真无邪、充满希望的笑容。”

本书收录26则短篇,描绘他的家乡厄多,也描绘生活的辛劳、人生的苦难,与生命的曙光,字里行间,更不时披露出他对自然界所怀抱的特殊而神祕的情感。其史诗般的悲壮色彩,揉合传奇、寓言、写实的文风,在自然散文中独树一帜。在这本充满自然秩序与生态伦理之书中,毛罗·科罗纳的文字直截了当,毫不做作,他以雕刻家的视野来雕刻自己的文字,被称为“在精简中自有一股神奇的魔力”。

03

《黄河十四走》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建者,率领考察队14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

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黄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80年代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2019书业年度营销金案

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04

《松阳传家》

位处浙江西南部的松阳,因为种种历史机缘,保存了丰富的村落建筑以及乡土传统文化、生活习俗,这在江南甚至全国也可以说是少有的。正是从松阳的文化价值判断出发,在松阳县政府的支持与委托下,汉声团队历时两年,17次深入松阳,深入田野考察,翻遍松阳历史典籍,拜访当地学者文人,访谈干部群众,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对松阳民间传统文化、地方风物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汉声》独特的文化视角,以“如实闻、 如实见、 如实写”的方式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松阳的岁时风俗、 聚落建筑、 手工技艺,系统全面挖掘了松阳活态的文化遗产,展现了松阳百姓朴实无华的精神意蕴,描绘了松阳着力打造升级版农耕文明的探索实践。

全书分为“开天辟地”“图像篇”“历史篇”“岁时风俗”“聚落建筑”“手工技艺”“论述访谈”等篇章对松阳的文化进行集中呈现,堪称一本新颖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察报告,图文并茂,有专业记者拍摄的大量图片,又有记录风俗文化的详细文字,直观、喜读又发人深思。

05

《与虫在野》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生活方式最多样的动物,有100万种以上,而全世界已知的动物也不过150多万种。当你身处荒野,与一只虫子对眼而视,是一种什么感觉?《与虫在野》的作者半夏是最有话语权的人之一。她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写作经验的生物学毕业生,五年来俯身大地,用人类的单眼、相机的镜头与虫虫们的复眼对视,著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与虫在野》。

这本“与虫书”绝不是一本科学的专业论著,给读者正而八经地讲述知识、搞科普,它用图文并茂、文图互证的方式,讲述自己寄情自然的亲历故事。作者特别强调自己不是生态摄影师也不是分类学家,她五年来只用手机近距离拍摄虫子,用镜头去看渺微的虫子们的一生,看它们如何生存,看它们的爱情和繁衍,看它们几亿年来生存在地球上的非凡技艺。万物皆奇迹。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野阅微”是作者近年来累积的自然观察笔记;“人虫对眼录”以图片和图说的形式,以日期为序,展示了作者于春夏秋冬四季中拍到的各种虫,生趣盎然;“念虫恋虫”是由观虫觅虫而生发出的一些“散金碎玉”和即时性的感悟,用“微博体”的形式表达作者的自然观,作者认为,当人类克己复礼地对待自然,并与自然生发了真正的感情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更宜居的生态环境。

(第二届“十大自然好书奖·自然生活奖”

《十月》杂志社第四届“琦君散文奖·特别奖”)

06

《问津变》

生在世俗,永远避免不了生活的庸碌与人生的迷茫,现代人很容易陷入心理的“绝境”中,如若无法突破绝境,就会对于生命与人生产生怀疑和绝望。知名作家计文君携的新作《问津变》意在与读者一起问津人生,剖析现代人的心理绝境。

人生步步是绝境,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来自社会和他人的伤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心理推上悬崖峭壁,前后两难,进退维谷。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绝境的存在,原因不同,形式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被困住的内心与思想。在计文君看来,绝境不同于简单的困境或逆境,这种无路可走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对现有价值实现路径的否定,也可能实在既有路径上遭遇了彻底的失败,再也无法生成生之意义。“真正的绝境就是意义感缺失,也就是失去了行动力。”

而《问津变》中的男女主人公甘田和艾冬,就各自面临着童年阴影、意外流产、抑郁症,各种各样的痛苦与忍耐。当潜意识里牢不可破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各种牢固的价值体系和情感体系都变得极其脆弱时,艾冬远离了廉价的励志鸡汤,选择了从绝境中出走,直面恐惧和伤痛,踏上了自我修行之路。

计文君说:“小说家只负责提问题,不负责给答案。”把生活中的困境与矛盾一一镶嵌到小说中,以一种俯视、透视的角度用虚构出来的人物映射现实的人生,是计文君写作的特点。同时,我们也能从她笔下的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读它,一定是因为它可能与你有关。”

07

《昌耀诗文选》

《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昌耀诗文选》是昌耀作品的一部经典性选本。选本采用编年体的形式,并简化为两大板块,第一编为诗文板块,包括诗歌和散文体作品;第二编为理论板块,包括谈论诗歌的文章和创作访谈。旨在保持其一生创作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对整个作品的精选以压缩篇幅总量,来凸显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与外围作品,进而勾勒出诗人精神艺术世界的复杂演化过程和逻辑关系,以便读者抓住要领,径直进入其腹地。

“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昌耀生前即被称作中国新诗运动史上的大诗人,相信通过这个选本,这位博大、神秘、苍茫,由我们这个民族多难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血脉、道德力量、山河魂气所造就的大诗人,会更为清晰地向我们走来。

本书以《昌耀诗文总集(增编版)》为主体,增编精选昌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读者理出一条清晰阅读昌耀诗歌的路径。此外,此版堪称严谨并具有专业性的昌耀选本,是诗歌评论家、《昌耀评传》《海子评传》作者燎原教授严谨遴选、呕心之作。

08

《漆蓝书简》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是一部由心灵呈现的空间之书,黑陶以手中的笔,以及历时数年、行程数千里的行走,完成了本书的写作。50篇文章,叙写了大约50座江南乡镇,如石门湾、千岛湖镇、灵溪、梅山、天堂寨镇、浙源、屺亭、淹城等,地域范围涉及江苏、 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他自觉避开了那些世人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而将目光投向广大的“被遮蔽的江南”,在展现江南人文底蕴的同时,也令读者看到一个不熟悉的,深广、激烈、厚重的江南。

该书在南方黏稠的话语里徜徉,在地方史的地理深处研磨,触摸到南方湿地文明背后的秘密。那些黯然随风飘逝的故事,风雅或朴拙,甘醇亦痛楚,平淡而隽永……浸润山岳大地,深染古风乡气,黑陶笔下的江南是扎扎实实的文化中国,穿透文字,进入血脉。

江南之于黑陶有股神秘的幽力,来自文明创始者悠远的呼唤,一个个个体灵魂复活,需要通过印证而抵御被时代遗忘。时间都是曾经,瞬间可以铸就历史,而我们常常忘了从何而来!山丘、田野、湖泊、村貌的自然景观无声消隐、改变着,而大地上的生活者被线性前进的历史观裹挟,疏于回首。

黑陶认为,“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此种遮蔽,时日已久。就黑陶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任其在其中行走和书写。

(第十一届“万松浦文学奖”)

08

《樱花乱》

日本古谚语说:“樱花先于其他花开放,勇士也要先于常人。”但樱花的花期通常只有七天,古谚语中一花一人的描述,似乎也带着某种暗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日本人骨子里的“物哀之叹”许是来源于此。在作家萧耳的新书《樱花乱》中,作者从多年日本文学典籍的阅读中,从去奈良、京都的日常生活与行走中,从日本民族相关节日仪式中等生发出自己的思考。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对日本文化的描述、探寻,其中交织着个人对东方文化的探寻和对日本国民性的深究。全书分为《花落》《刀霜》两辑,写百合、梅花、红叶、浮舟……也写巫师、和尚、美人、寺庙……本书笔触细腻,情感缠绵,观察细微,思考独到,是关注、思索日本日常与文化的上乘之作。书中,萧耳写花叶舟雪、写舞伎花魁、写僧人武士;也写樱花易逝,美人薄命,武士落魄。

著名批评家、作家李敬泽在《樱花乱》序言中写:“花事无成败,人事难免成败。”但萧耳淡化了成败坚硬的含义,反而由心底过滤出“淡然处之”的态度。李敬泽表示,这种态度与紫式部、清少纳言非常相似。她们的作品如果放在中国,或许会写成《甄嬛传》《延禧攻略》,但是同样描写的是宫里的事情,她们的心思却不在成败之上,成与败在她们眼中只不过是花开花落,这一点差异对于我们来说值得回味,这也是充斥在《樱花乱》整本书里的情感基调。

10

《儿童粮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70年70部——儿童粮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原创儿童文学献礼丛书”已于2018年底开始陆续上市。该套丛书由“儿童粮仓·童话馆”和“儿童粮仓·小说馆”组成,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近70年以来的童话和儿童小说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中短篇成果,其作者都是活跃于儿童文苑多年的创作中坚力量。丛书主编之一束沛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另一位主编徐德霞,长期坚守“孩子阅读的纯净乐土”。

该套丛书策划于2016年,是向新中国70华诞的献礼,其中童话馆计划出版30本,小说馆计划出版40本,试图对70年来童话、儿童小说创作进行回顾、总结和梳理,集中展示一批有成就和影响、有代表性作家的精品佳作。丛书作者有张天翼、严文井、金近、黄庆云、洪汛涛、葛翠琳、金波等前辈作家,也有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张之路、曹文轩、常新港、周锐、冰波、彭懿等作家,还有世纪之交和新世纪以来涌现的殷健灵、薛涛、李东华、黑鹤、韩青辰等年轻作家,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当代儿童文学队伍的构成和强大阵容。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若要孩子们亲近母语,首先应为儿童提供丰富而多样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经典作品,并最终要养成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逸趣。徐德霞认为,儿童天生喜欢童谣、故事和童话,因此儿童文学阅读是儿童亲近母语最好的内容载体、途径和形式。如葛翠琳的《野葡萄》,通过白鹅女的传奇经历,表达了对纯真、善良和美好的追求。“黄澄澄的梨子像金钟一样在树上悬挂着”,“藤蔓上悬结着深红色的野葡萄,薄薄的果皮像珍珠一样透明,亮晶晶地闪着光,深绿色的叶子,像翡翠一样,遮满了山崖”,优美的语句朗朗上口,可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滋润心灵。而70年来的儿童文学创作,不乏诸多趣味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的佳作。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描述了一条小溪流抵制诱惑、奔流不息,最终汇入大海的故事。“他不断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作品语言简洁明快,适合儿童阅读,蕴含哲理和诗意。此外,《儿童粮仓》系列作品全部采用小32开的开本,比大32开略窄10mm, 别致之余,更加方便小读者拿在手中阅读。此外,护封用有涂层的平滑的艺术纸四色印刷,内封用单独的潘通专色印刷,在童书中已属“最高配置”。

(入选“2019年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中国教育报2019年度“教师推荐的十大童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