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格教育(4)永远信任孩子

 博阳书屋 2020-01-05

      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时,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斯宾塞

      父母的信任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但有些父母经常挖苦、讽刺孩子,言语中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如“就你那破锣嗓子,还想当歌星?做梦吧”、“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看你将来怎么办”、“别逞能了,你哪会做这个”、“小孩子懂什么啊,一边玩去”这种极其“不信任”孩子的语言随处可以听见。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行呢?父母对孩子的否定通常是以自己的直觉为依据。例如,孩子个子不高,父母就认为孩子不能成为篮球明星;因为孩子的成绩差,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可能领导别人;因为孩子不听话,父母就觉得孩子将来没出息。其实这些都是家长自己的主观臆断,如果家长经常不信任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

      所以,父母与其怀疑孩子,不如给他一份希望。

      (1)变指责为期望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说:“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如果孩子不讲卫生,你与其指责孩子脏,不如对孩子说:“大家都喜欢和讲卫生的孩子玩。”让孩子明白,你希望他讲究卫生。这样,你就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会自觉地朝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的方向努力。如果你指责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这样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他很可能采取对抗的态度,结果会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糟糕。

      (2)不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行为

      当孩子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时,你应该首先去欣赏孩子的“出格”,而不是立即纠正孩子。例如,你让孩子画太阳,孩子却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这时候你应该露出惊讶的表情,说:“哦,太棒了,真是与众不同。”接着,你再问孩子:“为什么要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呢?”这时候,孩子可能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从海水里看到的太阳是蓝色的,所以我就画了个蓝色的太阳。”听了这些话,你还会纠正孩子的“出格”吗?不会的,你会为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感到骄傲,并给予孩子赞赏。

      相反,如果你看到孩子的“出格”行为时首先就打击孩子:“这是什么?你搞什么呀?哪有蓝色的太阳?”这样你就伤害了孩子,孩子会觉得很委屈,因为他确实见过蓝色的太阳。所以,父母先不要急着纠正孩子的“出格”,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出格”。

      (3)别人夸奖孩子,你默认便是

      很多家长喜欢互相夸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当众的时候,夸奖别人的孩子也是获得孩子家长好感的重要手段。当你的孩子被人夸赞时,如果你不认同,也没必要纠正,更没必要把孩子的缺点全都说出来;如果你认同,那么就附和对方的赞赏,再给孩子一些夸奖吧,这会让孩子非常高兴。例如,别人当着你的面说:“你们家的孩子真灵巧,做事利索得很!”你接话说:“是啊,孩子确实挺灵巧的。”孩子听了这些话,一定会感觉很好。当然,他还会比以往表现得更好。

      在父母信任的眼神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充满自信,信任的力量在于让孩子觉得“我能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信任的眼神和肯定的话语,都会成为他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所以,即使开玩笑,也要避免说消极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