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吃了打蛔虫药,没有看到虫子排出来?

 益寿堂999 2020-01-05

李药师正在店里上班,外面进来了一位大爷,向李药师咨询:“我们家孙子今年七岁,平时喜欢吃一些生的蔬菜瓜果,也喜欢贪玩,接触脏东西也多,洗手的习惯也差,前面一段时间老是说肚子痛,到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是有蛔虫,开了一盒叫“安乐士”(甲苯咪唑)的打虫药。

但是服药一天之后,检查了大便,没有看到虫子,请问药师,是不是医生开的打虫药没有效果啊?”李药师听了大爷的话,微笑着说:“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类肠寄生虫除了能引起腹痛,厌食,磨牙和营养不良之外,还能阻塞肠道,或者寄生虫钻进肠道,肝脏,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你们家孙子服用的是一种苯并咪唑类驱虫药,服药后还要耐心等上几天,才能看到虫体的排出,所以服药一天没有看到打下来是正常的。”大爷听了李药师专业又耐心的解释就放心了。

一般人认为,服用了驱虫药,能马上排出虫体就是好药,这种错误的民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主要是传统的驱虫药毒性都比较强,常常与泻药组成复方制剂,如哌嗪加上酚酞,此类驱虫药的机理是将虫体麻痹,让虫体抓不住肠壁,这样就有助于泻药和肠蠕动将虫体排出体外,但是这种驱虫药对成虫,幼虫和卵都没有杀灭作用,只是排出体外而已,可以继续污染环境而造成寄生虫再次传播。

常用药区别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像甲苯咪唑,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可以广泛用于治疗蛔虫,钩虫,饶虫,鞭虫等,其机理是选择性与不可逆的抑制其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糖原耗竭,三磷酸腺苷产生减少,影响其生存。

所以,像苯并咪唑类驱虫药用于去除肠道寄生虫,可以使虫卵污染土壤的机会大为减少,就不存在像传统驱虫药的重复污染现象,苯并咪唑类驱虫药独特的杀虫机理,给药后也不需要服用泻药,通常在服药后两到四天后虫体才排出体外。所以文章开头的案例中大爷的孙子服药一天后没有虫体排出是正常的。

肠道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

1、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常剪指甲,不要在地上玩耍,不要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

2、搞好粪便管理,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做肥料;服用驱虫药后,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还要注意服药后是否有药物反应和排虫情况。

▍内容来源: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