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探秘宋太宗的千古奇冤是如何炼成的?

 新用户1165JJUL 2021-11-03

赵光义谋害赵匡胤之说,最早是出自对一段野史片段的误读。后世没有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进行分析,不能理解太祖为何传弟不传子,而产生了阴谋说。近年来,部分学者也认为是谋害。如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上,就认定是赵光义谋杀亲兄,此看法遂渐成主流。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相关史料进行一个全面分析,洗刷可能存在的不白之冤。是非与否,请大家阅后自行判断。

一、从没有任何一本史书记载赵光义谋杀了亲兄。

这一点必须首先明确。这一点如果不明确,下面我们就没法继续分析下去。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描述到赵匡胤之死时,都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提到过赵光义有杀人嫌疑。说赵光义有谋杀嫌疑,不仅没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也没有。

不仅没有证据能直接指控他杀人,或者有人听别人说过他杀人,其他包括他准备作案工具,安排人手,犯罪后毁灭罪证等等间接证据也一概没有。

我们现在定一个人的罪,要经过公检法机关,若干道司法程序。即便如此,在当事人认罪,还有若干证据佐证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冤案错案。更何况,对于完全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了谋杀宋太祖行为的太宗赵光义,就武断的认为是他杀的人,实在有失公允。

我还发现:凡是认定宋太宗赵光义谋杀亲兄篡位的学者,分析到这件事情都是说:我认为如何如何……,都是建立在判断、怀疑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些学者虽然认定是宋太宗赵光义杀人,但没有一个人能提供出具有说服力的依据来。都是在基于怀疑、猜测的基础上。

这个大前提确定以后,我们再来对相关的史料进行梳理分析。

二、赵光义是当时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这一点也是必须重点解释清楚的。之所以会有“阴谋论”出现,就是因为后人认为太祖的儿子已经成人了,皇位应该由儿子继承,“金匮之盟”系事后伪造,这完全是想当然。其实在当时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客观形势决定了只能是赵光义做继承人。如果时局很稳定,赵德昭继承皇位完全没问题。但是,赵匡胤驾崩的时候,国内外形势极不太平。南唐刚刚平定才一年,国内需要安抚。五代十国的分裂动乱局面并没有结束。还有吴越王钱俶政权、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政权、北汉政权等,都时刻威胁着宋朝的统治。此外还有与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亟需去平定、收复,这也是宋朝的既定国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 ,在宋之前都是短命王朝。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宋朝刚建国不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继承人的问题,而是保证王朝的安全、使王朝能长期发展下去的问题。我们现在知道宋朝存在了200多年,但在当时,政权能不能稳定,江山能不能巩固,谁的心中也没底。

正是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有了“金匮之盟”的约定。据《宋史·魏王廷美传》:“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

关于这个说法,在司马光的《涑水记闻》、王禹偁的《建隆遗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都有类似的记载。我们知道,对于史书记载,如果只有一个记录,可以认为是孤证,如果多处记录都记入了同一件事,说明能够得到印证,一般史学家都是予以采信的。可是偏偏“阴谋论”者,认为这件事是太宗事后篡改史书。

在当时,赵光义是唯一能够承担这个责任的继承人。960年陈桥兵变时,赵光义21岁,参加了兵变,经受过大风大浪,当时赵德昭才9岁。宋太祖死的时候,太宗37岁,赵德昭25岁,赵德芳17岁。赵德昭经过的磨练少,政治上还不成熟(关于这一点,下面我要讲到),赵匡胤对他是处于一个逐步培养的阶段,难以堪当大任。

而宋太宗继位后,除了与辽国作战不利,燕云十六州问题没有解决外,其他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2.赵光义处于事实上的储君地位。后人都以赵匡胤没有立太子,而认为他没有明确接班人。这是因为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不了解。在当时那种乱世里,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自唐天佑以来,中国多故,不遑立储贰,斯礼之废,将及百年”。王朝更替频繁,都不立太子。那么,谁是接班人呢?按照惯例:亲王兼任首都行政长官就是皇位的接班人。

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前是晋王、任开封府尹。和赵光义完全一样。赵光义继位前也被封晋王,任开封府尹,加同平章事、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又被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位列宰相之上。由于宋朝是取之后周,所以赵光义当时这个身份,等同于周世宗柴荣继位之前,其寓意不言而喻。

再如:后梁太祖朱温曾想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遂封其为博王、任开封府尹。

后唐李嗣源封其继承人李从荣为秦王、任河南尹,兼中书令。

后晋石敬瑭因儿子年幼,也没有传位给儿子,传位给了年长的侄子石重贵,石重贵继位前,封郑王、任开封府尹。而石重贵继位后,又封石敬瑭的儿子石重睿为开封府尹,这可以说是另一个版本的金匮之盟。

再看赵德昭,赵匡胤一直没有给他封王,任其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摆明了是把他放在培养锻炼的阶段,完全没有立他为接班人的任何意志表示。

而赵德芳,由于还年轻,赵匡胤授其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刚踏入政坛。与皇位继承更是毫不相干。

根据《宋史·太祖纪三》记载:帝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进一步印证了赵光义的储君地位。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后人添加的,为了美化赵光义。要知道《宋史》是元朝丞相脱脱等人编撰,完全没有必要去美化赵光义。“阴谋论”者对凡与赵光义有利的史书记载,一律斥之为后人美化,或者是赵光义令人篡改史书。偏偏对野史记载的内容断章取义并加以采信。真让人不知如何说才好。

此外,五代十国传弟不传子的现象很常见。如:吴越国主钱佐因子幼,“以其弟倧袭位”。让其弟钱弘倧继位。又如:建隆元年(960年),南平国主高保融去世,因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遗命其弟高保勖继位。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勖去世,复传位高保融之子高继冲。这也可看作是金匮之盟的另一个版本 。做法和“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如出一辙。

大家如果把这些事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赵匡胤传位给他的弟弟,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一点都不奇怪。赵光义作为接班人,并非不明确,而是早已明确,并得到公认。

三、究竟怎么会有“烛影斧声”的说法?

《宋史·太祖本纪》上如此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客观表述赵匡胤50岁的时候驾崩。没有写到有任何不正常的地方。在古代,一个封建帝王50岁去世,活得不算短,再也正常不过。赵光义自己活了58岁。宋史是元朝人编撰,应该不会故意隐瞒什么东西。说明元朝史官,也认为赵匡胤是正常死亡。不过,正由于是元朝人编撰,所以在此我不将之作为第一手资料。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只记录到后周,没有涉及宋朝的历史。但他在《涑水纪闻》中记载:“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应为王继恩)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应为程德玄),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之所以引用这一大段,是因为我认为,这段记录应该是目前我们最能采信的一份史料。司马光是北宋史学家,距离宋太祖年代相隔时间又只有几十年。

在这里,司马光说,宋太祖深夜晏驾,宋皇后令招赵德芳进宫。对宋皇后的这个行为,我们至今无法解释。因为宋皇后并不是赵德芳的亲生母亲,她如果要招宋太祖的儿子,也应该是赵德昭,怎么也轮不到赵德芳。我们只能解释为:宋皇后乱了方寸,赵德芳可能住得又比较靠近,就让太监赶快去把太祖的儿子喊来。也有可能她觉得赵德芳年龄小好控制,将来立他为皇帝,自己可以仿效吕后临朝称制。

可是派去的太监比较讲政治。他知道赵光义是早已确定的法定继承人,这个时候肯定要让赵光义来主持大局。而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并没有立即去,而是表示要与家人商议。赵光义为何如此?说明这件事来得太突然,自己此时入宫就意味着继承皇位,历史上皇位争夺的血腥教训太多,自己作为继承人,又安知不会落入别人的圈套?因此他其实是很犹豫的。在情况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你要让他立即做出选择,确实有点困难。等到临到门口,太监说要去通报一下。旁边的医官说,直接进去,理所当然,要通报什么?

请注意:宋太宗入宫没有带一兵一卒。如果是阴谋篡位,或者内心有鬼。单身进宫是不可想象的。如果真有如此重大的阴谋,不可能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阴谋论”则揪住这个医官出现的时机做文章,认为他非常可疑,可能是宋太宗安排这个医官作案,谋杀了赵匡胤。这个观点简直不值一驳,司马光写这件事时记录到医官,再也正常不过。此时不写一写医官,应该在什么时候写?

宋皇后看到了赵光义,马上也反应过来:“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如果赵光义不是合法的继承人,皇后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烛影斧声”从何而来呢?出自北宋的一个和尚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没错,就是一个和尚写的。这个和尚比较喜欢跟上层官员打交道,和司马光是同时期的人。

这个和尚怎么写的呢?他先说了一段魔幻故事:说是有一个无定道士,是个神仙一般的人物,曾经准确预算出赵匡胤黄袍加身。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赵匡胤死的那一年,他又突然出现。赵匡胤问他:自己还能活多久?道士说:今年10月20日夜里,如果天气晴朗,你还能再活12年。如果天气不好,那就要准备后事了。这话说完,他就消失了。

到了10月20日,天气非常好。赵匡胤还很高兴,想不到突然天气陡变,雪雹骤降。赵匡胤一看这个情况,知道自己命不久也。他记得这道士讲的话,赶紧宣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赵光义进宫,交代后事。两个人一起饮酒:“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拄斧截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这根本就是一个和尚编了一段神话故事,将赵匡胤死亡,赵光义继位说成是一种天意,其出发点是为了神话皇室。“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是为了表现太宗对承继大统谦让,“不可胜”。想不到弄巧成拙,后人就揪住这一段加以发挥,说赵匡胤死时,赵光义是唯一的在场人,因此嫌疑最大。

阴谋论”者还抓住“玉色温莹如出汤沐”这句话做文章,说赵匡胤死了以后皮肤晶莹,好像刚洗了澡一样,这是中毒的症状。拜托,这是神话皇帝好不好?皇帝出生时,红光满屋,体有异香,死了以后浑身发出玉石一样的光。这都是史书中常见的描述,根本当不了真。这些居然都可以成为谋杀的证据?

然后就是《续资治通鉴长篇》了,这是一本史料价值极高的著作。这本书引用了和尚文莹的记录,但有部分情节作了改动:“初,有神降于盩厔縣民張守真家,自言:我天之尊神,號黑殺將軍……神言:天上宮闕已成,玉门開。晉王有仁心……上聞其言,即夜召晉王,屬以後事……太祖英武,其達生知命,蓋有如此者。文瑩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文瑩所言道士,不得姓名,豈即張守真耶?”认为无定道士可能就是张守真。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取材十分丰富,除宋代的实录、国史外,还大量采用经、史、子、集,笔记小说、家乘志状等,其特点是“宁失于繁,勿失于略”。对于他所收集到的史料,生怕遗漏,统统收集录入。所以研究这本书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意义不大。无非就是引用了文莹的材料而已。

再有就是明朝人编的《宋史纪事本末》,部分内容引用了文莹和尚的说法:“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至此,“烛影斧声”故事成形,“阴谋论”开始出现,赵光义杀人嫌疑坐实。

关于赵光义谋杀说,还有宋末元初人徐大焯的《烬馀录》,说赵光义垂涎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并进行调戏,被赵匡胤发现后杀人。好像赵光义如此一个雄才大略之人,没见过女人似的。这个情节其实来源于杨广和隋文帝的故事。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专门论述过赵光义和花蕊夫人之事的荒诞性。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看看,在此不再赘述。

四、从宋太宗继位后看“阴谋论”能否成立?

1.当时有没有人怀疑?从所有的史料中,都能看到:太宗继位后,政权平稳。当时的所有人,包括皇室成员,文武大臣,没有任何人对太祖的死因提出过质疑,也没有任何人对太宗继位的合法性提出过质疑。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做不到一手遮天的。如果真是谋杀,根本无法做到堵住所有人的嘴。

2.登基后按照“金匮之盟”约定来。封其弟赵廷美,也就是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封赵德昭为节度使、武功郡王,赵德昭是在赵光义手上才封的王。赵德芳也被封为节度使。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

3.皇位继承人的死亡。按照“金匮之盟”,太宗之弟赵廷美是其皇位第一顺序继承人。但赵廷美暗中企图早日篡夺皇位,阴谋泄露,被罢免了开封府尹,之后又迁居房州,到了38岁就死了。皇位的第二顺序继承人赵德昭。随太宗攻打幽州时,一天夜间突然遭到敌军袭击,而此时太宗不知去向。于是一些将领就打算拥立赵德昭为帝,主持大局。但后来宋太宗又出现了,这件事就没成功。战争结束后,赵德昭就向太宗建议给将领们赏赐。太宗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他们。”这个话说得就非常重了,赵德昭心理压力很大,回家就自尽了,年28岁。另外就是赵德芳,皇位继承暂时与他无关。他就是评书演义中的八贤王的原型。太平兴国六年在他23岁时,突然有一天夜里“寝疾薨”,也就是睡觉睡死了。

阴谋论”者据此认定:这三个人死得蹊跷,可以推定是宋太宗谋害。

我们来看看宋太宗自己的子女。赵元偁、赵元份、赵元杰,都是30出头就死了,没有赵廷美活得长。他最喜欢的赵元僖上早朝时忽然觉得身体不适,回家就死了,年二十七岁。宋太宗悲痛哭泣,追赠为皇太子,还有一个儿子赵元亿死得更早,早夭。但没有任何人怀疑过他的这几个儿子是死于他杀

如果上面死的不是太宗的儿子,而是太祖的儿子。“阴谋论”者 就会说:铁证如山了!不是宋太宗害死的,他们怎么会死?

只能说赵匡胤、赵光义家族就是这么个基因。加上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二三十岁就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能据此得出任何他杀的结论。也从没有哪一本史书讲太宗有加害的嫌疑。

按照古代政治的游戏规则,要想搞一个人,正常的是让人上书弹劾,然后定一个谋反、巫蛊之类的罪名害死。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要说叫一个皇帝搞暗杀,杀了这么多人,当时还没人怀疑,总之我在史书其他地方没看到。

阴谋论”者最揪住不放的是赵德昭之死,因为他是太祖的嫡子。“阴谋论”者认为皇位应该由他来继承。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下面的将领要拥立赵德昭为帝,相当于又一次黄袍加身。关键是就算太宗死了,还有赵廷美,轮不到赵德昭当皇帝。赵德昭由于政治上不成熟,没有坚决推辞。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其他朝代,那是典型的谋反。可由于赵德昭是太祖的儿子,赵光义没有好处理这件事。

事情已经发生了,赵德昭应该怎么办?应该赶紧请罪,求得太宗的理解。而不是为底下人讨赏。这个时候你去讨赏,还不是自讨没趣?史载太宗得知其自尽也非常惊悔,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说:“痴儿何必如此?” 赵德昭死的时候,赵廷美还没有被贬。太宗要害人,也应该先拿赵廷美开刀。

我的结论是:赵光义谋杀亲兄,是后人出于猎奇心理,无法理解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做法,因此对赵匡胤的儿子没有能当上皇帝感到愤愤不平。从而捕风捉影,对一段野史的记载断章取义,选取其中一小段加以发挥、想象、推测,导致以讹传讹。

出于个人水平所限,可能分析的不够全面,如果对我这个解释不满意,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