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强三成掌门人是印度裔,为什么印度成为世界CEO摇篮?

 昵称73091218 2020-12-26

“理工优先”造就了今日印度


近日,来自《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掌舵人都是印度人。其中,不乏像谷歌、微软、万事达卡等全球知名企业。
比如近期大火的谷歌CEO“劈柴哥”——桑达尔·皮查伊。他于2004年加入谷歌,2015年10月接任Google CEO,2019年12月接任母公司Alphabet CEO。皮查伊此前就被委以重任带领Alphabet渡过一系列难关,在2019年末除了掌管谷歌,皮查伊还被委以管理Alphabet其他“烂摊子”的重任,这些项目目前都在赔钱。
而互联网巨头微软此前早已迎来了自己的印度裔CEO,萨提亚·纳德拉2014年接替史蒂夫·鲍尔默出任微软首席执行官。
而另一名印度人山塔努·纳拉延于2007年接替Adobe前CEO布鲁斯·奇岑,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为什么印度会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CEO“摇篮”呢?

教育环境使然

经过梳理可以发现来自印度的高管有这样一个共通性:普遍家庭背景几乎很普通,但教育背景过硬。大多数在印度顶尖高校完成本科教育,然后在国外知名大学深造。

他们通常有耐心在同一家公司慢慢升职,而不是为了更多的薪水跳槽。而且他们普遍拥有出色的沟通和管理技能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

要理解这样的特点得从印度国内教育追根溯源。

众所周知,印度人口众多,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出人头地非常困难。印度的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只有把数学和科学学好,才能读印度最有名的科技学院,然后拿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如果想读到印度理工学院这样在全国闻名的学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印度的名校,接受初等教育,然后才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进行学习。

事实上,每年印度都有上千万高中毕业生,但是名校的录取名额却是有限的,这点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的高校录取的人数还不到参加高考人数的1/3。很多学生为了考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缩短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有人为了赢得考试改变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隐忍,可见印度著名高校入学考试的压力是多么大。

很多中国大学生人认为,在进入大学之前,需要努力读书,但是一旦考上名校之后,就可以放松了。

对印度的学生来说,更加刻苦的学习才刚刚到来,即使他们考入名校,压力依然很大。即使是在周末,他们依然在苦读。为什么印度高校学生如此努力呢?因为在印度,像印度理工学院这样的高校,招收的都是全国最顶尖的学生。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顶尖的人才只是聚集在十几所学校里,竞争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学生要想在顶尖的人才中做出更优秀的成绩,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皮查伊的印记

这点在谷歌CEO皮查伊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皮查伊出生于印度金奈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家境困难,但皮查伊的父母很注重教育,培养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皮查伊这样回忆过自己的童年:“我能拿到什么就读什么。我读狄更斯的书……打板球,看书——这就是生活的全部。你从来不会觉得缺少任何东西。”

学生时代皮查伊是一名勤奋刻苦的学生,在高中曾经担任板球队的队长,最终他考入了印度最顶级的大学——印度理工大学,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霸。

大学本科期间,皮查伊主修冶金学,但是辅修了大量电子工程的课程,编写过一个国际象棋游戏的程序,最终他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前往斯坦福攻读硕士学位。

皮查伊之后又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毕业后才走上自己在谷歌的“开挂人生”。

除了印度学生足够刻苦外,作为金砖国家,印度的IT行业世界闻名,印度的科技人才也众多,庞大的科技人才成就了世界IT企业“CEO摇篮”的基因,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背景故事。

由于先前的英国殖民政府着重培养行政人员,致使印度缺乏足够的理工人才,从而拖后了印度重工业的发展进程。

因此,尼赫鲁在教育方针上定下了“以理工优先”的政策,设立以理科为主的高等学府,并将大量资源拨到这些理科学校。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很多印度人就产生了惯性思维,只要理工大学才是最好的学校,只有学理工才是最好的人才。印度理工学院被认为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录取率只有2%,而且专收精于物理、化学和数学的专才,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还要难很多。

印度理工院校确实也名副其实的强悍,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难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理工学院的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而且还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才能得分。所以,有很多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早早就锻炼出过人的解难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后,对一些印度学生来说,电脑科学是他们必修的课程。而印度的基础教育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分析能力。虽然印度的教学方式曾被人批评为“死记硬背”式的教学,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值得思考和借鉴。

优秀的双刃剑

一些数据统计表明,近十年在选择来美国创业的科技人才中,将近30%的企业拥有一名印度创始人,而在硅谷的科技创业公司中,有将近16%的公司是印度人创立的。除了自己创业外,很多印度科技新人也受到美国科技公司的欢迎。

印度成为科技企业CEO摇篮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方便了相关人才与外国公司交流,继而减低外国企业在印度的成本,给印度的软件行业创造了优势。

这也造成了印度国内现在的一个困境,本国人才流失严重,虽然印度拥有众多高素质人才,但大部分企业精英都在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流动。特别是语言无障碍也使得印度科技人才移民变的便利,作为全球最大的移民来源国,印度人口大多涌向了美国、英国等传统东道国。

© 好文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财经下午茶

微信号 : featea

微博:@下午茶财经

▇ 欢迎加入

茶粉的大家庭

网络 |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