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父说:行善有度,恰到好处

 芨芨草01 2020-01-05

文/芨芨草

红叶满山的季节,我和朋友去爬山。路过寺院的时候,顺便去看望老师父。师父正好有客,见到我们,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起坐。

我们也不好意思立即就走,于是坐了下来,一起闲聊了会。坐下来才知道,原来来见师父的客人是来寻求解惑的。他说他有一件事,窝心了好长时间。

这客人说,自己一直不是吝啬的人,也喜欢乐善好施,但就是弄不懂,为什么人心会贪婪成这个样子?

原来,这客人从十几年前就一直资助他的堂弟。本来自己是一片好心,也不求堂弟回报什么,但没想到,堂弟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向自己要钱,并且数目一次比一次多。

最后一次,这客人终于有点生气了,所以对于堂弟的借钱给予了拒绝。但没想到,这一拒绝,竟然让堂弟十分恼火,两人因此吵了一架。

所以,这位客人来找师父解惑,是不是自己做错事了,才会有这样的“报应”?

师父听完,微笑着说:“你帮过度了,过度了反而不好”。师父于是给我们讲了“过度”的道理和例子。

一,行善有度,恰到好处

听着师父的话,我不禁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个小故事,也是关于行善的。其实,行善是一种好的行为,但如果不把握行善的度,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也给他人带来更坏的后果。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一间寺院的附近,有一只山羊受伤了,于是有很多只山羊 从四面八方赶来照顾它。寺院的师父于是问弟子们,那只受伤的山羊最后会怎么样?

众弟子纷纷说,那只受伤的山羊最后伤好了,也懂得了报恩,于是也总去做好事。

师父却说:“不是,山羊最后死了。”

死了?弟子们十分不解,问为什么山羊会死了?师父说,因为来照顾受伤山羊的其他健康山羊太多,于是他们吃光了寺院附近的青草,这只受伤的山羊反而被饿死了。

本来是做好事想来照顾受伤的山羊,最后却夺走了它赖以生存的草地,让受伤的山羊活活饿死。

这个道理,其实就和前面这位总是资助堂弟的客人一样。他以为自己是发善心做好事,却没想到反而激发了堂弟的贪婪之心和懒惰的性格。因为人一旦有伸手就能得到的东西,就很难再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打拼。这位堂弟就是这样。他把堂兄给的钱当成是理所当然了,所以得不到的时候,他就发火,就会觉得堂兄不够意思。

人性的贪婪,有时是出人意料的。所以师父最后说:“行善有度,恰到好处”。帮助别人,应该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会演变成另一种结果。

二,做人有度,拿捏分寸

师父还说,不仅是行善要有度,做人也要有度。比如这位堂弟,就属于做人无度的例子。本来,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是要感恩的,也应该知道,别人帮你,不是应该的,而是好心。

只有知道了这个度,并把握了这个度,人才不会有贪婪之心。很多时候,做人不拿捏分寸,就容易迷失自己。

师父说,以前有个施主,为人很是猖狂,觉得自己做人做事都是对的。比如说,家里什么事都得他拿主意,别人一提意见他立马就翻脸;比如说,在跟朋友交往中,也要凡事以他为主导,稍有不顺他的意,他也立马就翻脸。

所以,弄得别人都怕他,也烦他,宁可躲着他,也不愿意和他当面说话。这样的人,也是做人无度的。

后来,这位施主无意中结识了师父,在师父的教导下,性格变了很多。至少,现在做人做事都学会收敛了,知道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以自己为中心等。

人是感性动物,情绪是最能左右心性的东西。如果人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学会掌握做人的尺度,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所以人生,不管做人做事,都要有一个“度”。这度,其实就是一把尺子,控制着一切的标准;这度,也是一个界限,告诉你,哪里是不该跨越的。

听着师父的教诲,我也思考着自己的做人做事,告诫自己也要好好把握这个“度”,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适度”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