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话的修养

 天天快乐者 2020-01-05

有一年夏天,齐景公背上长了个大疖子,宣布放假。国中最显赫的两个世袭贵族高子、国子来探病,齐景公哼哼道:“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长了个大疖子,二卿想看看?行,看吧。”

高子首先上前,掀开景公的上衣,大疖子赫然在目。他伸手摸了摸,感觉一阵温暖,大概疖子内血液循环正旺,细菌和白血球杀相互厮杀,沸反盈天。

景公问:“烫不烫手?”高子说:“有点烫。”景公又问:“多烫,打个比方试试。”高子就说:“烫得像火一样。”景公心想,像火,像火我不就早自 焚了,心下摇头,又问:“色彩呢?”高子说:“像没熟的李子。”景公心想,不靠谱,没熟的李子有青有黄,那到底是青是黄呢?再问:“有多大?”高子说:“豆子那么大。”景公心想,豆子多了,青豆还是蚕豆,若是青豆,比你眼睛也大不了多少,我宣布政府放假,岂不是太娇气了。继续问:“有没有破皮?”高子说:“破了,像皮鞋裂了条缝。”景公想,我的皮肤有牛皮那么粗糙?我好歹是个国君啊,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心里很难过,高子这家伙,世世代代贵族,从小上贵族学校,但文凭恐怕有水分啊,赶明儿我得调他的毕业论文来看看。

君臣又闲谈了一会,高子、国子两人告辞。一会晏子又来探病。景公一向对晏子很敬重,特意派人出去致歉:“寡人生病,不能穿戴整齐出来迎接,麻烦夫子自己进来罢吧。”

晏子进去,立刻吩咐下属准备盥洗用具,说要亲自替景公洗沐身体,察看疖子。景公很感动,心想,这才是真正爱我吗,把我当亲人看待,心里一阵温暖。问道:“烫不烫。”晏子回答:“烫,像丽日一样。”景公想,丽日,阳光,啊,多美好的东西,又问:“色彩如何?”晏子道:“像苍青色的玉。”景公想,君子比德与玉,青而润泽,真美。再问:“大小呢?”晏子答:“如玉璧。”景公想,玉璧在背,光明澄澈,大小也符合实际,最后问:“有没有破?”晏子回答:“破了,像玉珪一样,尖锐的裂痕。”景公想,不错,如金如锡,如珪如璧,君子之美德啊。晏子这家伙,不愧闻名诸侯,我齐国之宝啊,心里很高兴。

君臣又闲谈了一会儿,晏子告辞出去了。景公叹道:“我不见君子,不知道野人之笨拙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是和修养相配的,一个人的言辞,可以暴露他的文化修养。高子、国子两家,乃齐国的世卿,和国君同姓,传了几十代,可谓不折不扣的贵族,照理应该吐辞文雅,结果一说话竟暴露了自己的不学无术。把景公的伤口比喻成火、李子、豆子、皮鞋缝,好像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农村户口,靠种果树和补皮鞋谋生,国家白养他们几十代了,要是派出去参加外交活动,一开口准保笑掉诸侯大牙,有辱国格;而晏子呢,比喻成丽日、苍玉、玉璧、玉珪,总不脱贵族日常习见之物,这才是庙堂之卿啊,派出去外交,折冲樽俎,真是我齐国的骄傲。

一个人不管多有权有势,没文化还是不行的,你一开口就像个农夫,像什么样子。我们不能瞧不起农夫,农夫也是很伟大的,在他的工作领域,他也有重大贡献。但职业不同,措辞的要求必然不一样。

有人或许以为,晏子这个人才不对,是阿谀奉承,拍景公马屁,或许对晏子了解不多,在《晏子春秋》这部书里,几乎绝大多数都是晏子训齐景公的话,训得很难听,说他在位以来,把国家搞得一团糟,景公每次都唯唯认错。这样的大臣,岂是佞臣。

我看到的,只有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老头,他吐辞优雅,温恭煦妪。那一刻,他和景公不像君臣,而像好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