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京津冀协同治理,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昵称45199333 2020-01-06

“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南偏移不可避免,这是由地理经济规律和空间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表示,在南北经济失衡的背景下,北方地区需要推进集聚发展,打造集中紧凑的城市群,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发挥引领作用。

今日,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所长肖金成、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柯文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等专家出席论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肖金成认为目前京津冀地区最大的短板在于,河北的发展水平与北京、天津存在巨大落差。他建议提升京津双引擎对河北的带动辐射作用,扩大河北的城市规模,改善河北地区产业发育不良的问题。

在探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时,柯文进表示目前京津冀区域产业定位还不够明确,缺乏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产业链断链、缺链现象明显。同时,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足,导致北京疏解出的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转移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柯文进建议,京津冀各地需要依托重点园区,聚焦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开展强链、补链和延链工作。

【可持续城市能够避免大城市病】

在谈及以可持续城市理念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时,赵弘以北京为例,提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交通结构不合理这两个根本性缺陷叠加,使北京大城市病提早爆发。”

赵弘指出北京在建设新城、卫星城上没有抓住关键,没有找到卫星城建设的内在机理。目前清河、望京、北苑、天通苑、回龙观等边缘集团距离中心城太近,而且承担单一居住功能,加上没有快速交通作支撑,反而给全市造成了巨大的“潮汐式”交通压力。

在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方面,赵弘表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结构中占主导(80%)、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结构中也占主导(80%)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比北京、东京两个城市的交通结构,赵弘指出目前北京轨道交通体系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地铁覆盖范围不够,二是市郊铁路的缺乏。

科技创新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针对目前北京在研发领域的不足,叶堂林表示北京应打造“国际研发人才自由港”,打造重点产业领域的研发平台,加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力度,推进京津冀全域内的全产业链布局。

文/搜狐城市翟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