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的边疆1:西域到底对我国到底有多重要?

 炫叶楓雪 2020-01-06

西域有两个定义,狭义的是指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天山以南,河西走廊以西,青藏高原以北,葱岭以东的那一块地方,也就是今天中国的南疆;广义的是指广大的河西走廊以西。本文所问应该是侠义的西域,我国自汉代开拓以来的南疆。

那么这块地方东边是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北边以天山隔蒙古高原,南边距青藏高原不过一座山的距离,而西边是广阔的中亚以及欧洲。

因此,西域的价值也就是这几个方面了:

1、汉帝国:隔绝青藏高原部落与蒙古高原上草原帝国的联系,便于中原帝国各个击破。

这应该是宋朝以前,西域对中原帝国最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了。在东北的女真人崛起以前,中原王朝的外在最大威胁大多来自北方的蒙古高原,秦汉时是匈奴,五胡乱华有四个民族出自北方,鲜卑、柔然先后从北方崛起;而到了隋唐,北方的突厥汇集了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众多英主的耻辱。唐代后期北方逐渐走向没落,而蒙古族是最后一只来自蒙古高原的威胁者。


经过东汉的再次开拓,曹魏和西晋终于毫不费力的继承了这笔政治遗产。

然而五胡乱华打破了中原帝国的窝里斗,五胡十六国中,西域政权前凉张轨、西凉李暠都是汉人。可见汉帝国对西域的控制是成功的。

这是中原帝国第一次掌握西域的300余年,掌控了西域和河西走廊,中原帝国就能在草原帝国和青藏高原间游刃有余,稍有作为就可纵横东亚。曹魏对匈奴的压制最能说明问题。

2唐帝国:巩固北方的统治,伸向中亚的触角

第二次成功实施这个战略的是唐帝国。隋帝国建立时,河西走廊已经在握,然而隋帝国还没来得及实施西域征服战略就土崩瓦解了。农民起义与生活困苦、经济消耗过大不无关系,而且隋朝已然很强大,然而外交军事并用也不能征服北方草原帝国突厥,正是因为西域还在突厥手里。这让帝国周边的突厥、吐谷浑、吐蕃相互联系,构筑起一道扼制隋帝国的防线。


可见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是成功的。然而先贤们的努力,抵不过唐帝国后世的不争气。这一次丢失让西域不仅从政治上,更从文化上和意识形态上与中原越来越远,直到今天仍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3经济意义

丝绸之路是一条广为人知的经济带,丝绸之路的两端分别是中原和中亚、欧洲,而丝绸之路的核心,便是河西走廊和西域。

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与西域各国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东汉政府的使节更是到达了中亚和欧洲。因此以西域为中心的商路逐渐建立起来,并因为东亚、中亚、欧洲三大文明的交流和贸易,逐渐繁荣起来。由于中原帝国最畅销的便是丝绸和陶瓷,因此这条商路便被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

            

然而这一切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而逐渐没落。赵宋帝国没能掌握西域这块要地,而横在西域和中原之间的西夏又经常与赵宋帝国发生军事冲突。于是宋帝国大力发展海路运输贸易,泉州等港口成为新的东方海上贸易中心,而海上贸易的发展也为宋积累了更多的财富。虽然宋不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帝国,然后宋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帝国却是后世公认的。

这样的情况下,西域的经济意义在10世纪以后逐渐下降。

3、马匹产地和草原

在古代,马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而骑兵是特种兵一样的存在。在火器已经盛行的13世纪,将骑兵战术运用炉火纯青的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其巅峰时期也不过十余万主力骑兵而已。骑兵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中原是没有合适的大片草场的,而且中原马匹质量一般,其耐力、速度、爆发力均不算上乘。中原帝国的优质马匹来源有三个地方:蒙古高原、陇西地区、西域。

汉武帝在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后发现,在祁连山南麓往西、西域盆地以内,古代存在着大量优质草场,这里出产的马匹质量上乘,很适合作为战马。为何汉唐军事强盛,而宋帝国的军事总是孱弱?河西走廊和西域大片草场适合战马的饲养,导致骑兵的数量和质量差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为何汉武帝会因为汗血宝马多次进攻大宛呢?就是因为汉武帝大量对匈奴作战消耗了大量马匹导致骑兵数量和质量跟不上。而大宛马质量好,汉武帝本想拿过来配种的,但是发现还是纯种的好,偏偏大宛王不舍得进献更多汗血马。

因此,西域在古代是中原帝国重要的马匹产地之一,它是中原帝国保持强大的重要因素。

4、文化交流意义

            

因此,文化交流传播意义是巨大的,这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