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麻醉逻辑 侧卧位对于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来说太过平常了,很多手术要求术中侧卧位,甚至有些科室的大多手术都是侧卧,如胸外科、泌尿外科;此时,监测血压就是个问题:由于两侧上肢与心脏水平高度差距明显,无创血压测出来的结果会有误差,那差距到底有多少呢?有没有更个体化的方案预测这个误差?本文我们试着谈谈这个问题。 多数时候,作为一线麻醉医生遇到这个问题请教上级医生,大多数可能会被告知相差10-20mmHg,袖带在心脏水平以下就偏高,反之就偏低。一般来说,测量血压时要求袖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仰卧位平腋中线、坐位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那侧卧位呢?基本无法达到与心脏同一水平;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距离左上臂肱动脉约为15cm(即11.0mmHg),距离右侧上臂肱动脉约为25cm(即18.4mmHg),能否按照以上误差校正得到真实血压水平?比如,右侧肱动脉测压的右侧仰卧位病人测的血压为138/85mmHg,校正得到实际为120/67mmHg,这样的结果对吗?如果是静态液体,以上的过程无懈可击,但人体的血管是具有张力且血管中的血液高速流动,简单的差值校正可能并不正确。查阅有关侧卧位对无创血压影响的文章[1,2,3],发现此类研究并不多且发表均较早,质量也不高,可能大家都不屑于研究这么“简单”的问题,但研究结果却有个惊人的发现。实际测量清醒患者平卧位与侧卧位肱动脉血压,发现袖带低于心脏的肱动脉血压(袖带在下面),结果与仰卧位血压无统计学差异;而测量高于心脏侧(袖带在上面)肱动脉血压明显低于仰卧位,平均低14~17mmHg。这是一个惊奇的发现,袖带在上面测量的血压低于仰卧位且降低的幅度都在预料之中,但反之实验发现没有统计学差异,如果实验可信,那强烈建议侧卧位患者无创血压监测下侧上臂,测量结果无需校正!为了验证这个结果,我对一位同事进行实际测量,测量过程中安静无血压骤变因素,袖带绑于右侧上肢,测量仰卧位、袖带在上、袖带在下侧卧位血压,得到以下结果:虽然实验结果多次被验证,但证据仍不充足,且入选病人均为清醒患者,全麻患者是否可能会有所差异?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显然,实验结果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是明显的。3.袖带在上侧时,建议翻身前的最后一组与翻身后的第一组血压差值作为校正值。
参考文献:
1.丁振江, 王虹, 辛红菊, et al. 体位对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J]. 临床荟萃, 2004, 19(20):1169-1169. 2.郭志昌,李红卫,李晋平. 体位对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11):861-862. 3.方亚群, 丁振江, 郝志敏, et al. 老年人不同体位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J]. 广东医学, 2010, 31(10):1367-1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