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的担当精神与民族大义

 好运常在 2020-01-06


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


霍去病

(一)

汉代成语中体现的一种担当精神与民族大义,以及勇于献身和英雄主义,二千多年来始终为后人赞赏和推崇,因之成为中华民族文代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而万世留芳。

首先是汉朝的股肱之臣、民族英雄、大司马霍去病将军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出自曹植的《求自试表》:“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为了国家的安危,黎民的福祉,心系边疆,敢于担当,舍身忘家,霍去病毅然拒绝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官邸。说出了光耀千古的时代最强音,强敌匈奴外患尚未清除消灭,怎么能考虑自己的房宅府邸呢?体现了他先国后家的高尚情怀和献身报国的誓言铿镪,同样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有为青年。

因此,人们深深敬佩他。后世诗人累累借用此典。杜甫《后出塞》有:“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霍嫖姚”,一直是军人口中最响亮的名字。韩翃《送刘将军》有:“阙下来时亲伏奏,胡尘未尽不为家。”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有:“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徐铉《赋得霍将军辞第》:“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一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成为历史最高的标杆,让人永久仰而敬之。

 

(二)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劝其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坚决不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苏武牧羊:苏武:汉朝时陕西武功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苏武牧羊和鸿雁传书成语典故中呈现一种民族大义。持节牧羊,不辱便命,而彪炳史册。

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汉书·苏武传》中引出的成语典故不少,一有:“白发丹心”,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二有:“斧钺汤镬”,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三有:“啮雪吞毡”,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降武,乃幽武于大窖中,绝其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终不屈。四有:“屈节辱命”,苏武豪气干云地回答匈奴单于的劝降。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这些典故都表现了大汉苏武的视死如归,威武不屈,不辱使命,以全民族大义和大丈夫气慨。

苏武《报李陵书》有:“永存不朽”:“向使君服节死难,书功竹帛,传名千代,茅土之封,永在不朽。”这句话也说的响当当的豪迈,而苏武身上所焕发出的这种伟大精神也确实永存不朽。

苏武有刚烈顽强不屈的一面,也有情深义重温柔的一面。他在《诗四首》中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结发夫妻”始为夫妻间最形象的成语。还有:“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让“天各一方”成为一种隔断友情,远离亲人,最痛苦的思念。

 

(三)

再就是东汉的陕西扶风人的班超,弃文从武,留给后人最有名的成语典故“投笔从戎”。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中载:“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关乎班超的成语还有“燕颔虎颈”,是说班超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堪称当年超一流的帅哥。有看相算命者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再就是那句闻名天下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了。永平十六年,班超终于有了他“立功西域,以取封侯”的机会,他投笔从戎,随窦固出酒泉,扫荡车师一带的匈奴势力,破匈奴呼衍王于天山。班超以假司马率偏师击伊吾,与匈奴大战于蒲类海,斩获甚众。班超首战,崭露头角。接着他被派遣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鄯善(原楼兰国),就是在他到达鄯善后的一次突袭匈奴人的战斗前。当时匈奴人有130多人使团也来到鄯善,班超只有36人,兵力悬殊。班超在此紧要关头,斩钉截铁地号召手下,发出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誓言,并说:“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果然,机智果断的班超,乘夜黑风高,一击成功,全歼匈奴人。当他提着匈奴使者的脑袋,拿给鄯善王广看时,“一国震怖” 鄯善王广“遂纳子为质”。

班超投笔从戎这一为国为家,敢于担当,义不容辞的“大丈夫”壮举和献身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学子。尤其是在唐代,文人似乎都有追慕汉代雄风的情结。他们认为边塞立功并非只属于武将,文人照样可以在边塞大有作为。渴望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获得历史认可的一种生命价值。诗仙李白《田园言怀》中赞曰:“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说:“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顾。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王勃《滕王阁序》有:“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他们以班超万里封侯的业绩来激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立功边塞,功昭日月,青史留名。

尤其是唐代诗人祖咏,他和班超一样,开始都是在官府中抄写公文的一介书生,后来效班超投笔从戎,向皇帝请发长缨,来到边塞,写下了一首气势雄伟,雄浑壮丽的诗篇《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让笔者读之感动莫名。

后人效仿赞美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和诗篇,数不胜数。而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华民族面临最危机关头的抗日战争中的《中国远征军军歌》了。歌中一开始就是:“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其中“绝域轻骑催战云”说的就是班超率36人在鄯善国那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突袭匈奴使团的战斗。和远征军开赴中缅边境血战日寇相同的境况。

 

(四)

还有东汉名将马援的“马革裹尸”这句成语,军人为国牺牲的一种献身精神最酣暢淋漓的体现,更是振聋发聩,摇撼人心。每当读出这一句话,我都会激动得浑身发冷、热血沸腾。

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 ,伏波将军。是秦人慷慨悲壮之士的典型,是“秦人的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 捐躯赴国难,是我们民族精神 “国魂”之体现。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中载马援的誓言:“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即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忠” 就是效忠国家,显得尤其高尚。而能精忠报国,战死在沙场,则一直是无可争议的尽忠!所以,后世千百万热血男儿,真正的军中英豪壮士,都以能马革裹尸为最高荣誉。

令人感动,可歌可泣的是马援六十二岁时,仍请缨披甲领兵远征。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圆了他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夙愿,这种民族精神铸就了马援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马援六十二岁披甲远征,真正是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还记载马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而“老当益壮” 这一成语就出自马援。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也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马援引出的成语故事还有“画虎不成反类狗”。出自他的《诫兄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后汉书·马援传》还记载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马援幼年丧父,年轻时家里很穷,后来他在西北经营游牧,发了财,叹息说:“凡殖货则产,贵其能施账也,否则守钱虏耳。”马援不愿做守财奴,于是将自己挣得的钱财全部分给了亲戚朋友。

后代推崇赞美马革裹尸诗篇,层出不穷。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 “马革裹尸当自誓”, 宋朝诗人黄人杰有诗:“马革裹尸男子志”。明代张家玉有诗:“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清代徐锡麟有诗:“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代龚自珍有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而唐代李益有诗:“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宋朝苏东坡有诗:“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孙中山先生为英年早逝讨袁英雄蔡锷题的挽联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就说的班超和马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