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教育子女: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

 sb6711 2020-01-07

“吸引我从事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让你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你没有必要为成功而打扮。”

巴菲特曾说:“现实是,工业社会的逐利性使我们认为,努力挣钱,再花钱买到你很少用到的东西,你就会得到满足,但你从中永远得不到快乐。多即是好的概念使我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何不尝试一下少即是多呢?你会从中找到另一番天地。”

到底是一份你喜欢的工作重要,还是一份可观的薪水重要?

也许苏茜、霍华德、彼得最有权力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只要愿意,他们就可以在华尔街大展身手,在父亲的帮助和指点下轻松地赚取大量的真金白银。这在别人眼里唾手可得的机会却被他们放弃了,是他们不差钱?或者已经过上了极其富庶的生活?

巴菲特教育子女: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

答案又是否定的,在巴菲特的子女中,苏茜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打工才能买上一两件“奢侈”的衣服;霍华德办农场找父亲借钱,还得给父亲支付和银行一样的利息;而彼得干脆直接向银行借贷买房子!

原来,巴菲特家族有独特的家族价值观——崇尚工作而非报酬。

首先,崇尚工作并不是很多人的错误理解。有些人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就是每天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即使他对这份工作毫无激情,甚至心生厌恶,按照上述思路,单纯的努力、压制自己的喜好和时间上的付出,都算得上是基本的美德。

但这根本不是美德,这只不过是自己在折磨自己罢了!或者毫不客气地说,这是惰性和缺乏想象力的表现。为什么你不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干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或者下定决心换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呢?

巴菲特告诉孩子们:良好的工作态度,首先就在于发掘自我。当从事你喜欢的工作时,就算工作多么艰辛,多么劳累,你都会有一种开荒的快感,甚至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神圣感。

在孩子们的回忆里,父亲巴菲特大多是时候都是在家里工作。他会长时间待在书房里研究大量深奥的书籍。“后来我才知道,他读的是《价值线》和《穆迪投资》——数以千计的公司及其股票的统计分析等内容。”即使巴菲特研究的都是看起来很鼓噪的课题,但他依然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就像彼得所说:“他在研究那些内容的时候,可以轻松达到类似佛教僧人深思禅经那样的境界。”

巴菲特说,这些在外人眼里乏味到极点的工作,为什么他自己能保持如此源源不断的激情?首先,他从不为钱而工作,虽然最后他也获得了金钱,但这是工作的副产品——对巴菲特投资才华的肯定。真正的是工作的实质:激发他无穷的好奇心,验证他对实际业绩的预测能力,体验挖掘价值和新机遇的可能性。

巴菲特认为,崇尚工作报酬而非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报酬随时有可能被人夺走。有些人在谈论对待财富的态度的时候,会认为他们是在谈论工作态度。他们声称自己非常看重勤勉、自律和毅力,但他们并非真正推崇这些素质。他们真正推崇的是这些素质带来的财富。他们崇尚的是收益,而非过程。

但是凡是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都知道你获得金钱的机会很容易被人偷走。假如有人在自身无错的情况下公司倒闭了,那是否就能由此推断:他前一天很成功、后一天很失败呢?假如有杰出的企业家,因为国际大环境的动荡失手,是否就因此认定他已经一无是处了呢?

巴菲特教育子女: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

巴菲特曾经碰到过一个名校毕业的学生,他的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巴菲特问他:“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么?”他回答说:“可能继续读个MBA吧,然后去华尔街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钱也能挣到更多些”

“那么你就不想出去旅游或者找个女朋友么?而且据我观察,你对金融投资什么的一点都不敢兴趣……”

“我倒是想去非洲拍摄下野生动物,可是,您知道,我需要更多的钱来生活。”

巴菲特给他的意见是:“等一下,你才这么年轻,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的最好的还要强十倍,现在你要再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就好像是把黄金埋进土壤里吗?而且你已经挣得不少了,你应该选择你真正热爱的行业。”巴菲特给他的告诫是,不要只是因为让自己的简历看上去风光无限,而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选择那些自己热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周五天连轴转,有时周末都要用来加班,究竟值不值得呢?无论是刚走出校门踏进职场的学生,还是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老员工,都会被这类问题所困扰。如果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我们便无法集中精力工作,以致在职业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只有对此有了充分的认识,获得了完美的解答,我们才能信心满怀地奋然前行。

事实上,古今中外大凡卓有贡献的人无不对此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正是领悟了工作的真谛所在,这些人才迸发出了超乎常人的热情,正是在正确的工作观的激励和引导下,才作出了超越常人的卓越成就。所以,每个参加了工作的人,首先必须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想从平庸走向卓越的人,尤其要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因为只有正确的工作观才会使人产生持久而强大的工作热情,正确的工作观是成功路上的指路明灯。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不把薪水作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工作当做自身进步的阶梯。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想进皇家科学院工作,知情人告诉他:“在那里,工作是十分劳累的,报酬却很少。”法拉第毫不在乎地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总而言之,你是在为自己工作。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最为重要,薪水不是主要目标,发展才是工作之本,成功才是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工作所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是看不到工资背后的成长机会的,当然也不会重视自己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事实上,决定他未来发展的恰恰是这些技能经验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现在他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巴菲特教育子女: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

卓越的人士都具备这样一种认识,在工作中他们都更加看重自己所做的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成长和机会,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不是去关注自己能挣多少钱。因为他们知道: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正是这种正确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比同职位的其他人成长得更快,也将更早获得成功。

工作不仅是挣钱的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个人爱好的平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与价值都需要通过工作才能体现出来,在工作中获得完善和提高。哪怕你是旷世奇才,没有了工作的平台,你的才能也只能储存在体内而不能发光。工作可以使我们释放能量,让我们体验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所以说,工作就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巴菲特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孩子们,彼特依然记得,当年,身穿卡其布裤子和破毛衣的父亲在书房里踱步,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圣洁的平静表情,他说自己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就是真正的快乐,工作的快乐。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就在他心头埋下了一颗种子,让他一路奔向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事业。“他从来不教导我什么,他希望我学习的,都是用他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生命本很短暂,我们工作、奋斗正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能够把自己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如果把金钱当做唯一的指标,这样的生活是乏味而缺乏激情的,我们完全可以看的更远,站的更高,从更加高深的层面来看待问题。崇尚工作,而非报酬,让有限的生命发出璀璨的光芒。

巴菲特教育子女:从长远来看,获得挣钱的本领比挣钱本身更重要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欢迎您在留言区交流。您的认可和鼓励,是我们精进的最大动力!恳请您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不胜感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