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看见罗振宇笑,我就捂紧钱包

 昵称66397046 2020-01-07

本文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奶猫记(id:milkyli0529)

文:猫妹(原创)外链论坛包收录外链软文外链

罗振宇曾经评价自己:“ 我就是个商人,没有情怀,只为赚钱。”

2019年12月31日20:30,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毫无悬念地如期而至,熟悉的鸡汤味,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不知到场的1.2万观众,是否还能被这样的纯“理想 ”而打动?

谁能想到,这位当年从央视离职,自立门户的70后大叔,居然踏准知识付费领域,成功圈钱变现, 目前身家就已经超过30亿元。

作为商人,罗振宇绝对是被低估的。他 一手缔造的超强个人IP,其个人影响力已经完全渗透进《罗辑思维 》、《得到 》等一系列知识服务产品中。

一边大肆制作焦虑,一边兜售所谓的破局解药, 罗振宇的这套组合拳打得屡试不爽。

甚至冒着可能“晚节不保 ”的代价,上《奇葩说》 担任导师,更是费尽心思,推广他的《得到》app,还被李诞调侃是“搞传销”的。

正所谓:君子所行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图者大,则必有所怙。

罗振宇到底有多能装,不,能忍,多喜欢卖人设呢?

“60秒男”,是罗胖的代名词。

他曾坦言坚持早起,推送60秒语音,不多不少,刚刚60秒, 借着精益求精的人设, 圈粉无数。

我想,当深陷“两分钟”风波的东哥,看到60秒时,是否会感谢他?

知识付费没有错,可关键是罗振宇的大部分“知识”,是解构知识后的碎片化信息。

看似干货满满,实则是知识的二道贩子。

反正,不吹不黑。我挺心疼被罗胖看好过的人,一个个都......难道是知识的诅咒吗?

韭菜大师会告诉你:马云的成功可以复制!马化腾的成功也可以!

可正如李诞所说,你复制完往哪儿黏贴啊?你内存够吗?

如果说,咪蒙靠挑起男女对立,割独立女性的韭菜;那罗振宇们则是披着成功学漂亮外衣的“传教士”,大发“苦难 ”财。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让我们对知识心存敬畏。

互联网时代,信息溢出,就算你不去找信息,信息也会找上你。删选无用信息的时间和精力,让获取真正的知识的成本不断变高,这些都给了知识付费成长的土壤。

那么,知识付费到底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了呢?学习到底能不能速成呢?

其实,拆书听书,完全迎合了当下人不愿意花功夫读书,又想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懒惰心理,甚至利用人性的弱点裂变引流,麻痹更多人。

有人可能会辩解,我想学习,没人教,听书也挺好的。讲真,你不是没人教,是没有遇到真正的老师。

习惯了被人喂饭,当然懒得动筷吃饭。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抗拒复杂的知识体系,成为碎片化信息的提线木偶。

罗振宇们当然心知肚明,只是他们不愿意揭示真相。

还记得大学毕业后,罗振宇考研失败,陷入低谷,最后无奈选择北上,他回忆那时的心情:

“你看着下面的车流,看着旁边大楼隐隐漏出的灯光,一点一点在点亮,特别绝望。

你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庞然大物。将来哪辆车会是你的?你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城市拥有哪怕一盏灯?充满了绝望。”

这样的焦虑,一如现在被知识付费割韭菜的迷茫青年。

知识付费是个伪命题,罗振宇们所推崇的只是知识的影子,“得到”的幻觉。

把成体系的知识概念拆解为一个又一个小的知识点,甚至说词语,再慢慢打包兜售给你。

不是说知识付费不好,我们反对的是急功近利的速成。很多知识付费不过是玩营销游戏。

不管是倡导终生学习的【得到】 还是之前刷爆朋友圈堪比“性骚扰”的各类写作课,或者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读书会等等,都离不开制造焦虑而变现的过程。

知识是一块遮羞布,背后是无耻的商人,剥夺你的时间,掏空你的积蓄,最后还数落你的无能,警告你996是你的福报。

对于这些知识付费,我只想说:你不配!!

学习知识,最难得可贵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记得韩国恐怕电影里,经常会以只会咬人的僵尸为卖点。这些僵尸完全没有思考能力,最大的爱好就是——见人就咬,有的还不能见光,犹如行尸走肉。

想想多可怕,一个异类僵尸的出现,就要拉全部正常人作为陪葬。

可僵尸曾经也是人,只是当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主动权,只能任凭他人摆布。

这难道不像某类洗脑的知识传销吗?

如果某天,我们都

习惯了听书式碎片化的学习;

习惯了同质化的信息流推送机制;

习惯了填鸭式急功近利的被动吸收;

习惯了不再思考的轻松与懒散......

没有自我意思,不就如同没有灵魂行尸走肉的僵尸吗?

最后等待我们的结局,是否像电影中的僵尸人一般,被有思想的人格消灭,或成为他们的工具人,牟取暴利呢?

实不相瞒,每次看到罗振宇演讲时,那标志性的微笑,我都会下意识地捂住我的钱包,看下钱包余额。

其实,选择做一条有理想的咸鱼没有什么不好。

知识付费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设,那些成功学的虚虚实实的故事,看得人云里雾里。

或许,我努力终生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可我并不觉得羞耻。

抛弃这些成功学的精致鸡汤,放下手机,静下心来看书,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对自我进行解剖......不是更有意义吗?

承认自己的欲望,比掩耳盗铃式的盲目努力,会更接近目的地。

总有人拿 10000 个小时定律,来掩盖过度努力的害处。下苦功夫修炼,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要找准趋势与方向。

知识付费或许是治疗焦虑的保健品,求得一剂心理安慰,可治标不治本,还伤害钱包。

作为成年人,既然大道理都懂,欠缺的就是学习后的思考与行动。

学习是件难得的事情,因为难,才有所得。

要想驾驭知识,不让知识凌驾于人之上,就得有胆去颠覆传统。

先成为自己,才能选择是成功,还是成仁。

还有,罗胖,求你别再打我们穷人钱包的主意了,油腻。

作者简介:猫妹, 文字成瘾者,一个游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90后文字乞丐,个人公众号:奶猫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