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3%的交易成本可能会拿走你90%的利润!

 thqdybn1va 2020-01-07

文章转载自力场作者:一米时光

张潇雨老师在得到有一门投资课,教普通人怎么做投资,课程讲的非常精彩,也常常使人深刻思考。建议大家可以买来听一听!

印象中最深的一节课,讲的是关于交易成本的。

张潇雨老师因为是为普通人介绍的投资课,所以对于股市配置这块,推荐普通人做的是购买指数型基金,甚至可以买遍整个世界的精选基金,以期对冲掉必要的风险,同时享受到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地股市的红利。因为,哪个国家股市表现得好是根本无法预测得到。

提起基金投资,我们普通人关注得都是收益率,而且通常关注得都是历史收益率,但是对于管理费率却并不是那么在乎。因为,基金投资得费率看起来好像是不太起眼得,一般也就是申购的时候1.5%左右,赎回的时候可能又发生1.5%左右(具体是多少根据基金不同,和持有基金的时间不同,而又各自变化)。也就是说,基金一般一年的管理费最多在3%左右。

令人吃惊的是,假设我们投资一个产品,平均年化收益是10%(稳健产品中比较高的收益了),管理费是3%的话,如果我们分别投资10年和20年,最终我们获得的收益,和那些没有管理费的产品来说,差距是很大的。实际上,10年期限的投资又40%利润被人拿走,20年期投资的收益将有一半的收益都归了别人。

假设我们一开始投资了100块钱,按照10%的每年回报,十年之后你的100块钱会变成259块钱,二十年之后你的100块钱会变成673块钱,分别翻了接近3倍和7倍。但是经过各种机构的“雁过拔毛”,按照7%计算,你的100块钱会变成多少呢?十年之后是197块,二十年之后是387块。

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投资十年计算,你的利润被别人拿走了40%;如果按照二十年计算,你的利润被别人拿走了50%,高达一半之多。

这个公式计算如下:

但如果管理费率是1%的话,10年期限的投资又14%利润被人拿走,20年期投资的收益将有20%的收益都归了别人。

也就是说,管理费的高低,对长期投资收益影响非常巨大。哪怕是不起眼的3%和1%的区别,但最终收益是云泥之别。

如果举一个巴菲特投资的例子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巴菲特在投资界是神一样的存在,从1956年开始的60年多里取得了高达60,000倍的收益。也就是当初投资了1万美元,最终将变成6亿美金。这个收益是在巴菲特不是发行基金方式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是通过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的。也就是没有管理费用的,如果一旦又2%的管理费用,则65%的收益没了;3%的话,则79%的利润都没了。

注:上面图的年化收益是倒退出来的。网上有数据说40多年的年化是18.7%,前面还有些年份年化比较高,没有查到60多年的年化是多少。

张潇雨老师说,如果按照一般私募基金来说,典型费用结构是所谓的“2+20”,就是每年管理费是2%,如果赚到了钱,基金经理和你二八分,你拿80%,他拿20%。一旦这样的话,巴菲特最终会拿走你96%的投资回报,而那六亿美金只能变成2,000万美金。

但实际上根据我计算的规则,根本没有这么多,如果是60年来算的话,几乎是100%的钱都被拿走了。不知道是不是我公式错误?因为每年公司要从你的利润中拿走20%,来年收益中用来计算复利的本金又变少了上年利润的20%,最终算下来,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也就是说,在管理费(或者说交易费率)上面一个不小心,时间的复利是根本不存在的。

另外,也可以说明,如果你买私募基金,年化没有个40%,基本上是会太划算的,因为算下来,十年也不过是五倍的收益。当然,对于大体量资金(富豪阶层)来说,这样的收益那是太牛逼了。

同时,对于频繁交易来说,每次交易的手续费,其实也会通过时间积累和放大。对于交易频度和费率对最终收益的影响,我这里没有数据。只是简单类比,我想也是巨大的吧。韭菜们除了因为高买低卖造成了损失,频繁交易肯定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原因。

正如张潇雨老师说的那样:尽量降低交易成本,是快速提高真实收益的最佳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