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使用“足三里”穴的历史沿革

 我爱你文摘 2020-01-07

古代的“肚腹”,泛指整个消化系统,肚腹的病变,即一切消化道病证,均可优先选用足三里穴来治疗。足三里是胃经的“土中之土”穴,对本经、本腑、相表里的脾及上下一脉相承的三焦、小肠、大肠(《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以及相关联的肝、胆(肝主疏泄,经脉挟胃,胆主分泌精汁,以助消化,这与脾之运化功能极其相似)等一系列病证能起到通治作用,虚补实泻,寒温热清。以足三里穴治疗“肚腹”病证,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肝胆疾病等,疗效迅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足三里的治疗速度和效果,明显要超过中西药物。

古人以足三里养生保健,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华佗就以本穴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即身体虚弱和各种慢性虚弱病证)。到了唐宋时代,由于艾灸疗法的盛行,用艾灸足三里防病保健就更为广泛了,唐代医书《千金方》中所记:“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足三里就是其中的主要穴位。说的是唐朝盛世,一些达官贵人喜欢到江浙一带和天府之国四川旅游,注重养生者身上总是要带上一些艾,休息的时候就在足三里等穴上施灸,则瘴疠温疟毒气就不能伤人。

宋代医书《医说》中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想要平安无恙,就必须长年不断灸足三里穴,因所灸处经常会灸出水疱,故以“常不干”言之。

浅谈使用“足三里”穴的历史沿革

《针灸资生经》一书中就记载了前人灸足三里等穴预防中风的经验:“但未中风时,二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胫上发酸、麻、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宜急灸足三里、绝骨四穴。”说的是素有头晕目眩(相当于高血压)的患者,在还没有中风的前两个或三四个月,如果一侧的上下肢不时发酸、发麻、发软,手持物容易掉,下肢沉重,容易摔倒,这是将要发生中风之先兆。应该急灸足三里、绝骨(足外踝高点直上3寸)4穴。因为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使人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故被后人誉为“长生灸”“长寿灸”。

1937年元旦,日本政府卫生省(即卫生部)向全国发出通令,号召掀起一个“人民三里灸健康运动”。原志免太郎在书中奉劝军队当局和大工厂厂主们,废除对士兵和工人的鞭鞑之惩罚,以施灸(瘢痕灸)代替之,则惩罚与保健并顾。并希望上自大臣,下至国民,皆体验三里之灸,以建设世界第一健康之国土。足三里强身壮体、防病保健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浅谈使用“足三里”穴的历史沿革

我国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解放军医务人员在环境艰苦、药品缺乏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在延安和平医院开设了针灸门诊,以足三里穴为主,防治感冒、疟疾、肠炎等疾病,为保障广大军民的身体健康、支援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也都以刺灸足三里开展过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肠炎、细菌性痢疾的工作。例如陕西省原延安县医院曾在感冒流行区域为818名未病者针刺足三里1次(用补法),两个月内,被针刺者无一人发病;对已病者刺灸足三里、大椎等穴,其治疗效果也超过口服APC。1959年5月哈尔滨市流行小儿痢疾,死亡率很高。医务人员在一家幼儿园为144名幼儿针刺足三里穴,发病率仅为0.7%,而未针刺的幼儿发病率却高达8%。

现代有人还戏言说针灸1次足三里,就等于喝一碗老母鸡汤。足三里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从古至今,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由于后天之本亏虚、气血生化无源引起的贫血、眩晕、肢软无力、神经衰弱、产妇乳汁减少,以及由于中气不足、脾虚下陷引起的久泄、久痢、遗尿、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尤其是胃下垂)等,刺灸足三里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穴的强身健体功效已被古今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明,验之临床,疗效确切。

浅谈使用“足三里”穴的历史沿革

现在我国旅游事业日益兴盛,但是不少人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水土不服、旅途劳累,很容易感冒或者闹肚子什么的,影响旅游。如果在旅途中能每天灸灸足三里穴,就能提高免疫力和对外在环境的适应性,调节胃肠,从而适应旅游中的气候、饮食等,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保障旅游的顺利和愉快。由于刺灸足三里既能强身防病,又能消除疲劳,所以,在日本也有“不灸足三里,勿为旅行人”“旅行灸三里,健步快如飞”等说法。在旅游事业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史料所记,不能不予热衷于旅游的人们一定的启示!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