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5类降糖药物,先了解一下

 向看前 2020-01-07

糖尿病作为目前医院内分泌科室的一大常见疾病,其治疗手段与方法也一直为大家所好奇。

今天,白话君继续和大家聊一聊:糖尿病与降糖药物的那些事

图1口服降糖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2种手段

第一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胰岛素治疗

也有很多人认为,一有糖尿病离不开胰岛素的治疗,这种观点在临床上是不科学的。

想要降低血糖,胰岛素是一种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更多时候,临床上针对糖尿病的治疗,往往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口服降糖药物。

与第一种相比,口服降糖药物往往具有简便,痛苦小等有点,因此也一直为医生与病人所青睐,但是,同为降糖药物,其侧重点则各有不同。

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5类降糖药物,先了解一下

图2胰岛素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大致可以分为5类

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格列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而这五种药物,在使用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1.磺脲类

作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不依赖血糖浓度,临床适用于2型糖尿病,因为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彻底的缺乏,胰岛功能完全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而此类降糖药物也是对胰岛功能有一定要求,因此,临床上多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此类降糖药的副作用则是低血糖反应,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2.双胍类

双胍类降糖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血糖药物,与只能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磺脲类降糖药物不同,双胍类降糖药物与胰岛素结合可以治疗1型糖尿病,同时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正因为如此,双胍类降糖药在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中应用十分广泛。副作用则是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乳酸性酸中毒。

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5类降糖药物,先了解一下

图3双胍类降糖药

3.格列酮类

此类降糖药物作用机理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降糖效果,以求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血脂。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抵抗明显者。副作用则是会导致体重增加。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为第4类型的降糖药物,此类降糖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餐后高血糖者。

药物机理主要是抑制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通过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可也正因为抑制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则是会导致胃肠反应。

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5类降糖药物,先了解一下

图4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理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降糖药物多种多样,可每种药物的机理与适用范围,副作用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患糖尿病后,绝对不可以异想天开,自己给自己诊治,也不能因为上次医生的开药,从而默认一直使用此类药物。

谨遵医嘱,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调整降糖药物的种类与剂量,才是控制好血糖,取得糖尿病良好预后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