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砚有“三师”

 砚遇不断龚波 2020-01-07

治砚有法度,有取舍。既有“三不”,亦有“三师”。

           

师古人

无论是修学还是制砚,对传统的研习,是治砚人必选的路径。

师古人,即师传统。书画也好,砚雕也罢,从艺者沉潜专注于技与艺的探寻,不断奋进,期间,会一次又一次地遇到瓶颈与困惑,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挣脱束缚与枷锁。若遇到停滞不前的境况,必然需要上下求索,回溯传统的源头寻找突破口,从相关元素中找寻灵感,以求在一次次的蜕变中使艺术造诣更上层楼。

想要突破传统的砚雕形式并非易事。从艺之初,我也曾没有什么传统的概念,而是偏重于雕刻技法。当走到了某个阶段,才幡然醒悟传统的重要。

古人没有今人的知识量宽泛,他们通过符号或简单文字表达,其实也是由感性继而概念化呈现出来的。传统,是由具象到抽象,结合手艺人对当下的理解表达出来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道生一,一生二......从而有八卦,生生不息的意象。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化,慢慢又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变得具体了。启蒙之后,最终又会慢慢回归感性。

无论是对自然界的认知,还是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哲学离不开自然与社会两大属性的结合。

回到当下,治砚人无论要生发出何种构思,首先要端正一种态度和方向——先师古人。师古不泥,化之为我。有了传统的根基,可以慢慢进入另一阶段。

师自然

上古时候,仓颉造字,俯仰天地,象形指示,始创文字。将自然象形,变成文字,形成一种可以交流的媒介。一笔一划,随着人们的高度提炼,以便于交流。所谓文化,“化”有接受、启蒙的意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无论是书画还是其他艺术门类,回溯源头,都可见其透过人的理解产生变形,有想象出来的意象。但是,如果过分造作,则反而“匠气”了。

从艺者走到某个阶段,又向自然接触、靠近,借与自然界相关的东西表达想法,且谓之“借尸还魂”,以表现心中神韵。自然现象如何在治砚技法中体现?行走山水之间,山川、草木、虫鱼,细致观察,原始自然之物令人敬畏,也能为砚雕技法带来灵感。将自然手法融入砚雕艺术,融万物于刀笔之中,也是一种路径。

师自然,并非完全临摹。透过对传统或古人器物理解,并结合对当下与自然的解读,将其有机融合砚雕技法,这也是自一种我心性的启蒙。

现代生活和审美趋势,注重空明、简约。人生走到一定的阶段,都或会有这种追求。对器物的理解也如是。好比画者的“留白”,水墨画计白当黑,这与传统哲学息息相关,并非完全割裂。回到砚雕上,则是着重避免雕刻时候出现“多此一举”,避免过于繁复的雕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创作有暗示、提示的手法。透过一方砚,要表现出某个主题或某种意象,线条、块面都有传递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如砚台《绳》,取象成方,而“方”有“规行矩步”之意,“绳”有尺与标准的概念,绳在古代是用于量度之物,是“尺”的概念,是法度准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准”就是“绳”。

师心源

创作者,必师心源。对传统吃透,把握准确后,最终还是要表达、要创作出来。得于心,应于手,这有一定的难度。

临摹缺少了创作者的思考。师心源,必定是对传统理解后才进行的创作。它不是临摹,但一定有传统的风骨。

对传统的理解由最初的感性,到理解后形成理性,是谓心源,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又是一种感性。这三者,中间环节才是最关键要素,后者只是结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创作是一个吸收、消化、表现的过程。为何有的从艺者走到某个阶段,只剩下模仿?缺乏思变,少了思考,敏感性与创造力从何谈起?

美术源于最初的感性认知。师心源非简单的认知,更非临摹照搬,从心源而来,有自己意味,这是最难的。随着从艺者对传统的深入了解,不断研究治学,变成自己的理解认识,回到意识层面,表现出来又不一定完全是传统的面貌,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再现容易,临摹、借物观象、照搬照抄,但是不代表创作者的水平。因此,个人对传统的消化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再现与表现,区别太大了。如现代设计,讲究构思,我看“设计”工业化意味明显,而构思则包含设计者的综合想法,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人们看艺术品展览是否有共鸣,就是思绪、情绪的理解与否的区别。

话说为何有人在从艺的道路上固步自封?也许是“怕”,怕失败。从艺者不能够过于在乎旁人的评说,要不断地往前探索,不断尝试,不断突破。逾越藩篱,尝试不同的突破口,进入一个广大的艺术空间,有如我们行走在羚羊峡栈道,若要亲近帆影涛声,一览碧水拍岸的别样江景,就得靠自己寻寻觅觅。虽然不易,但出口总会有的。

师古人、师心源、师自然,三者是一个有趣的循环,相互离不开。

手艺人勤勉躬行,不甘平平,积累点滴,而又环环相扣,不敢自暇,一日一。渐求学问贯通,以期日臻圆满之境。各自持守,不舍昼夜,尽其心力,乃为艺为人之道。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